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油电对决已经白热化,日产轩逸经典舒适版终端价一度跌至6.33万左右,而比亚迪秦PLUS DM-i 2025款智驾版的起售价也仅为7.98万。
表面看轩逸似乎更便宜,但仔细算算落地价,秦PLUS DM-i享受免购置税政策,绿牌在限行城市还不用额外支付牌照费用,实际落地价反而更具优势。
轩逸虽然裸车价低,但需缴纳购置税,限行城市的蓝牌通行成本也不容小觑。
动力上的差距可谓天壤之别。 秦PLUS DM-i搭载1.5L插混系统与120kW电机,零百加速仅需7.6秒,亏电油耗低至2.93L/100km,满油满电综合续航甚至能达到2055公里。
其纯电模式能覆盖大部分日常通勤,每公里能源成本仅约0.1元。 轩逸省心版则依旧采用那台1.6L自吸发动机配CVT变速箱,零百加速超过10秒,WLTC综合油耗为5.57L/100km,不仅动力响应常被诟病为“高速超车干吼不走”,每公里油费也显著高于秦PLUS。
智能化配置的对比更是像两个时代的产物。 秦PLUS DM-i全系标配12.8英寸旋转中控Pad,内置DiLink 4.0智能网联系统,支持连续语音对话、APP扩展、540°透明底盘以及哨兵模式等高阶功能。
反观轩逸,其高配车型仅提供9英寸中控屏,语音控制仅支持空调等基础操作,低配的轩逸省心版甚至取消了中控屏幕(改为储物格)、倒车影像等实用配置。
空间方面,秦PLUS DM-i凭借2718mm的轴距(轩逸为2712mm)提供了更宽敞的腿部空间,后排地台纯平,并且支持后排座椅比例放倒,后备箱空间灵活可扩展。
轩逸的后排虽有“大沙发”之称,但座椅不支持放倒,后备箱无法扩容,低配车型还缺少后排出风口。
长期的养车成本更是秦PLUS DM-i的优势领域。 其日常通勤用电成本极低,家充每公里约0.1元,月均电费可控制在100元以内。
轩逸虽然保养便宜,小保养约500元,但其年均油费相比秦PLUS要高出约3000元,对于油价敏感的用户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那么,究竟谁该选轩逸? 或许是对智能科技毫无需求、预算极度严格(低于7万)的刚需用户,或是身处北方极寒地区、对电池在严寒下的性能心存顾虑的消费者,以及部分注重低故障率和保养便利性的网约车司机。
而秦PLUS DM-i则明显更适合追求科技体验、极致经济性和绿牌政策的年轻家庭,有自驾露营需求(支持外放电)的用户,以及那些渴望L2+级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消费者。
当落地价格相差无几时,选择技术更领先、能耗更低、配置更丰富、智能化程度更高的车型,似乎是一个更理性的决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