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尚未结束,比亚迪的高端化战略已显山露水。 王传福在股东会上直言“高端化是比亚迪下一场必须打的硬仗”。
数据印证了这一决心:2025年上半年,腾势品牌均价突破42万元,方程豹在18个月内达成10万辆交付,三大高端品牌销量同比增长70%,占总销量比重升至6.6%。
比亚迪正在用技术重构高端市场的游戏规则从兆瓦闪充的普及到刀片电池的迭代,从“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到云辇智能底盘,这些技术不再是实验室概念,而是直接落地为用户体验的跃迁。
分工明确的进攻梯队
比亚迪的高端化并非单点突破,而是通过腾势、方程豹、仰望三大品牌构建了覆盖30万至百万级市场的立体攻势。 腾势作为“压舱石”,主攻30-50万元主流豪华市场,其D9车型已成为30万辆量产的新能源MPV。
方程豹以“越野+科技”切入15-45万元细分市场,豹5与钛3形成差异化产品线;仰望则凭借易四方技术和云辇-P悬架锚定百万元超高端市场,目标直指技术标杆的树立。
2025年1-8月,35万元以上新能源车市场渗透率从21%提升至34%,比亚迪的多品牌布局正踩在行业爆发的节点上。
从参数到体验的转化
高端化的核心是技术话语权。 2026款腾势N9全系标配易三方平台和天神之眼B版辅助驾驶系统,新增的尊越型以40.98万元价格提供零重力座椅等配置。
2026款夏则将TBC爆胎稳行系统、全域防晕车技术等安全功能与218km纯电续航结合,定价却下探至19.68万元起。
这些动作表明,比亚迪正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可感知的价值”例如兆瓦闪充让充电时间缩短至分钟级,刀片电池2.0使千公里续航车型价格控制在30万内。
高端技术的反向输出
海外市场成为比亚迪高端化的第二战场。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销量超47万辆,同比增长130%,在欧洲市场份额已超越特斯拉。 不同于以往中国车企的性价比策略,比亚迪在匈牙利建立研发中心,向欧洲反向输出智能化与电气化技术。
在巴西建设的整车基地整合电池、电机、电控本地化制造,带动产业链落地。这种“技术生态出海”模式,让腾势D9等高端车型在海外市场获得溢价能力。
高端车贡献利润质变
高端化直接拉动比亚迪的盈利结构优化。 数据显示,比亚迪高端车型平均单车利润约4万元,远超普通车型的0.2-0.3万元。 东吴证券预测,2025年比亚迪高端车销量达36万辆,2026年增至55万辆,届时高端车利润贡献将从142亿元提升至217亿元。
比亚迪通过技术下放降低高端功能成本如云辇-C系统搭载于20万元级车型夏,使普通消费者也能享受智能悬架体验。
当比亚迪用“技术普惠”策略将高端配置下放至20万元区间,这是否会稀释其豪华品牌溢价? 另一方面,腾势N9与理想L9、问界M8的正面竞争,究竟要靠技术参数还是情绪价值取胜?
这场高端化的硬仗,最终考验的或许是比亚迪能否让消费者为“技术叙事”而非“品牌光环”买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