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合资好车沦为笑谈,从18.59万一口气降至9万多,却无人识货

雪佛兰畅巡,这车,怎么说呢?

从将近二十万,跳水到九万多,这价格,看着是真香。

可问题是,香归香,买的人却不多。

又一合资好车沦为笑谈,从18.59万一口气降至9万多,却无人识货-有驾

搁以前,合资车降价,那不得抢疯了?

现在这情况,有点意思。

咱们先说说这车本身。

样子嘛,中规中矩,谈不上惊艳,但也挑不出什么大毛病。

前脸那封闭式格栅,加上贯穿式大灯,看着还挺精神。

侧面线条也流畅,就是那悬浮式车顶,现在大街上太多了,有点审美疲劳。

又一合资好车沦为笑谈,从18.59万一口气降至9万多,却无人识货-有驾

尾灯和小鸭尾,算是给整个设计加了点料,不然就真太素了。

跟比亚迪宋PLUS EV比,少点时尚劲儿;跟小鹏G3比,又缺了点未来感。

总之,就是那种丢人堆里找不到,但单独看也还行的类型。

空间方面,够用。

标准紧凑型SUV的尺寸,一家老小出行没问题。

前排宽敞,后排腿也能伸开,就是头顶空间略微有点压抑。

后备箱,日常够用,真要拉大件,还能把后排座椅放倒。

又一合资好车沦为笑谈,从18.59万一口气降至9万多,却无人识货-有驾

总的来说,没啥惊喜,也没啥槽点。

内饰,就一个字,简朴。

中控台干干净净,8英寸的屏幕,功能该有的都有,就是看着有点小气。

高配车型有10.1英寸的屏幕和全景天窗,稍微好点儿。

但用料嘛,基本都是硬塑料,摸上去手感一般。

跟比亚迪宋PLUS EV比,质感差了点意思;跟小鹏G3比,科技感又差点火候。

又一合资好车沦为笑谈,从18.59万一口气降至9万多,却无人识货-有驾

实用是实用,但就少了点高级感。

配置,中规中矩,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也没有。

倒车影像、定速巡航、无钥匙进入,这些基本配置都有。

高配车型还多了并线辅助、车道偏离预警这些安全配置。

但跟同级别的车比,还是差点意思。

比亚迪宋PLUS EV有360度全景影像和电动后备箱,小鹏G3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更是一大亮点。

畅巡这配置,只能说够用,但谈不上丰富。

又一合资好车沦为笑谈,从18.59万一口气降至9万多,却无人识货-有驾

动力,够用。

130千瓦的电机,265牛·米的扭矩,日常开开足够了。

518公里的续航,在城市里跑跑也够用。

跟比亚迪宋PLUS EV比,续航差不多;跟小鹏G3比,有些版本续航更长。

但考虑到畅巡这价格,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

那为啥这车降价这么多,还是卖不动呢?

又一合资好车沦为笑谈,从18.59万一口气降至9万多,却无人识货-有驾

我觉得吧,原因挺多。

首先,雪佛兰这牌子,在新能源领域,存在感确实不如比亚迪、特斯拉这些。

人家一提起比亚迪,就想到新能源;一提起特斯拉,就想到高科技。

雪佛兰呢?

好像还没找到自己的标签。

其次,营销也没做好。

酒香也怕巷子深,好东西也得宣传啊。

又一合资好车沦为笑谈,从18.59万一口气降至9万多,却无人识货-有驾

畅巡这车,宣传力度明显不够,很多人都不知道这车的存在,更别提它的优点了。

再者,产品定位也有点模糊。

这车吧,各方面都中规中矩,没啥特别突出的亮点。

现在消费者买车,都讲究个性、智能、高科技。

畅巡这“平平无奇”的风格,很难吸引眼球。

还有就是售后服务。

又一合资好车沦为笑谈,从18.59万一口气降至9万多,却无人识货-有驾

现在买新能源车,除了车本身,还得考虑充电和售后。

相比造车新势力,传统合资品牌在这方面还是差点意思。

最后,大环境也不太好。

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各种新车层出不穷,消费者选择也越来越多。

合资品牌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总而言之,雪佛兰畅巡这车,本身没啥大问题,就是各方面都差点意思。

降价是好事,但光靠降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要想真正打动消费者,还得在品牌、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下功夫。

路漫漫其修远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