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迪拉克最近好像有点开窍了,或者说,是有点想开了。
不是说车造得有多么天翻地覆,讲真,XT4这车,你第一眼看过去,还是那个熟悉的味道,浓眉大眼,一身腱子肉,搁在美剧里就是那种能一拳干翻三个混混,然后还能开着车去参加女儿毕业典礼的硬汉爹。精神,确实精神,车灯棱角分明,像两把淬了火的匕首,格栅一张大嘴,好像随时要吞掉前面那台慢悠悠的卡罗拉。尺寸嘛,4米6,一个标准的紧凑型SUV身材,没啥惊喜,但也没啥毛病。
但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当下的车圈,已经不是你好好造车就能活下去的时代了。这是一个修罗场,一个黑暗森林,所有人都在拼命。你看那帮新势力,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样,今天我800V,明天他激光雷达,后天他直接搞个大沙发塞车里,恨不得让你在车里直接生娃坐月子一条龙。他们走的是“闪电战”路子,用技术和配置的饱和式攻击,把消费者直接干蒙,让你在眩晕中就把单给下了。
另一边,是BBA这种老牌宗门。奔驰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徽。它卖的不是车,是一种身份,一种“我虽然不懂车,但我买了奔驰就说明我混得还行”的社交货币。这是品牌玄学,是信仰。会买奔驰E的人,你跟他聊什么零百加速、智能座舱,他都觉得你有点可笑。他要的就是那个氛围,那个感觉,那种爱,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那么问题来了,凯迪拉克这种不高不低,不上不下的选手,该怎么办?论技术堆料,它干不过新势力那帮疯子;论品牌信仰,它跟BBA比又总是差着那么一口气。它就像一个修炼了五百年,卡在金丹期瓶颈的修士,往前一步是元婴大道,往后一步就是道消身殒。
所以它选择了第三条路,一条非常清奇,甚至有点“不务正业”的路——卖保险,啊不,卖安全感。
XT4这车,你要是坐进去,第一眼可能会有点失望。中控一个8英寸的屏幕,在2024年这个时间点,简直就是一股清流,不,是一股泥石流。隔壁理想的屏幕能看世界杯,蔚来的NOMI能跟你讲笑话,小米的SU7能直接控制你家电饭煲。而凯迪拉克这个屏幕,感觉就像个老年机,还是个压缩毛巾版的老年机。
但凯迪拉克好像直接不装了,摊牌了:“是是是,我的屏幕小,我的车机傻,我的内饰看起来就像个直男的卧室。但是,我能救你的命。”
这就是这台车,乃至整个现代凯迪拉克的核心:安吉星(OnStar)。
讲真,这玩意儿才是凯迪拉克最值钱的东西。什么ABS、EBD、安全气囊,现在哪台车没有?这都是基础的金钟罩铁布衫。但安吉星不一样,它是个活物,是个在你出事之后能帮你喊救命的“电子菩萨”。
我们来构建一个荒诞化的场景。假如,我是说假如,你开着一台堆满激光雷达和超算芯片的智能电车,在一个雨夜的高速上,因为一个轮胎打滑,Duang,撞上了护栏。车子自动双闪,自动解锁,甚至自动给你弹出了安全提示。然后呢?然后就没了。你可能头破血流,可能意识模糊,车机再智能,它也只会说:“检测到碰撞,已开启安全模式,祝您生活愉快。”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但如果你开的是这台XT4。同样的情况,碰撞发生的一瞬间,安吉星的后台一个红灯就亮了。一秒之内,一个声音就会从车顶的喇叭里传出来:“先生/女士,您好,这里是安吉星,我们检测到您的车辆发生碰撞,请问您需要帮助吗?”
如果你还能说话,你说需要,那边直接帮你接通120和122。如果你不能说话,那边会直接根据GPS定位,把救援力量派到你脸上去。
就问你怕不怕?
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这是个哲学问题。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一个大爷会从哪个刁钻的角度冲出来。同理,一台车最极致的安全,不在于有多少主动避险功能,而在于当所有避险都失效,你脸结结实实亲吻上方向盘之后,有没有人能第一时间把你从铁皮罐头里捞出来。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此的感触尤其深。年轻的时候喜欢零百加速,喜欢声浪,觉得开车就是人车合一,秋名山见。现在呢?我现在开车,脑子里想的是房贷,是孩子的学费,是我要是挂了,我老婆会不会带着我的存款改嫁给隔壁老王。说真的,我最近在研究怎么用空气炸锅做脆皮五花-肉,感觉那个火候控制比造车难多了。在这种心态下,什么驾驶乐趣,什么智能座舱,都比不上那个小小的红色SOS按钮给我的安全感。
这玩意儿是真的能救命的,妈的。
所以凯迪拉克XT4的逻辑就通了。它不是在跟别人比长板,它是在用自己的长板去攻击所有人的短板。它在赌,赌消费者在经历了各种眼花缭乱的技术轰炸之后,会返璞归真,回到对“活着”最基本的需求上来。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当所有人都还在讨论怎么把蛋糕做得更好吃的时候,凯迪拉克说,我们来聊聊食品安全问题。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凯迪拉克就是直接告诉你,别的蛋糕可能有毒。
当然,这也是一种无奈的阳谋。因为在别的赛道上,它确实卷不过了。当你的技术和设计无法形成碾压优势时,贩卖“安全感”就是最好的手段。写到这我感觉我有点疯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它在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方式告诉你:我的车可能没那么好玩,但它能让你活得更久,去玩别人的车。
所以凯迪拉克XT4这车到底好不好?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代表了一种车企在掀桌子式竞争下的生存策略。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凯迪拉克选择给自己和车主都套上一个“复活甲”。这种选择,谈不上高明,甚至有点鸡贼,但它非常有效。
它让你觉得,多花点钱买个美国牌子的车,好像也不是在交智商税,而是在给自己的命上保险。这种感觉,本身就值回票价了。你买的不是车,是那个红色按钮按下去之后的安心感,一种现代社会的赛博护身符。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