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关于“理想汽车销量大跌”的新闻,再配上一句增程技术是不是要被淘汰了,我脑子里总会蹦出一句:“咋的,增程是你亲爹,理想感冒你就给亲爹下病危通知呗?”事情有那么简单吗?这种一锤子买卖的逻辑也太省事了吧。
回头想想,大家是不是都喜欢用“销量下滑”直接和“技术过时”画等号?这就好比你家包子铺生意不好了,你就怪面粉不行了。理想卖得差,难道是增程的锅吗?你让长安、吉利、零跑、小鹏这些投身增程的品牌情何以堪?你让宝马、大众宣布要推增程的新车是自杀型发疯吗?显然不是。
其实理想销量掉队,归根结底最大问题不是“增程没戏”,而是自己被对手逼得没招了。你看看哪家的新能源价格战不打得飞起?该打的牌都亮了,理想的那个“家用大车”的护城河早被冲得啥也不剩了。其实现在新能源还没到谁能代表技术天花板的地步,这点儿变动谁敢说就判了增程死刑?这话绝对站不住脚。
咱们问个问题:你发现没,现在大家都在“增程”和“插电混动”之间玩起创新花样?过去定位很死板,插混要兼顾油电,增程就专注电机纯电驱动。现在呢,插混和增程的技术边界一点点打破,电池大了、快充多了、三电效率高了,都在往“用电多、用油少”的路子靠。这就像过去你吃火锅分清汤和麻辣,现在流行鸳鸯锅,谁都想两边都捞到好处。比亚迪DM-i都快变成增程了,上汽DMH、长安、领克新平台也都强调电驱为主,整这些强制纯电模式,说白了就是让你更像电车,用起来更省,体验也好。
*你说插混和增程谁牛逼?*
别急,问题不在于谁牛逼,而是你用在什么地方。比如你家买辆小车上下班买菜——纯电就很合适,便宜还实惠。日常代步就几公里一趟,电池大点儿,三五天充一次电,跟充手机一样简单。而且纯电车结构简单,连发动机、变速箱都不用,养护几乎不要钱,工厂规模化导致纯电车型比油车便宜得多,什么零跑、五菱宏光一到十万块纯电小车,顶多比电动车贵个几千块。你要嫌充电难,那是你没家用充电桩,电网铺开速度也很快了。
*小车用纯电,为什么大车都爱增程?*
你仔细想啊,人到了中产、甚至更有钱有闲,开车需求就变了。大车装得下全家人、出门自驾更舒服,真去野外、山区没电没桩的地方咋办?纯电做大车吧,要么电池巨贵,要么续航虚标,一遇上冬天、山路、电池掉电快得离谱。再说,有一部分人对“不能随时加油”心里还是有疙瘩——你别跟我扯什么充电桩遍地开花,我老婆孩子大夏天在沙漠堵车,万一电量告急怎么办?心理安全感,就是香。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买增程车的人,是新晋“接盘侠”吗?*
“接盘侠”这词不是新鲜玩意,可真的轮到增程车头上,我还真觉得冤枉。你买新能源肯定比买纯油车聪明许多,至少动力系统更先进,体验也更有科技感,车机、辅助驾驶一天比一天卷得厉害。就算增程车今后慢慢让纯电赶超,你现阶段买能享受更低用车成本、也没啥里程焦虑,还能保值更多。这和股市里最后一棒明知公司快完蛋才高价接货压根不是一个道理——你现在花三十来万买个“能油能电不中断”的大车,对比十年前三十万买个油车,你觉得谁接盘了?
还有一个细节别忽视了——增程车和纯电车的保值率到底差在哪?纯电最大担心就是电池老化,这玩意儿三星苹果都被骂过,汽车就更不用说了。一块电池十年后能不能支撑七八百公里?敢打包票的不多。增程车有个发动机兜底,即使真到了电池老化得不行,发动机走机肉照样驱动发电,你总不会被直接堵在高速上等拖车吧?再不济,跟老爷车一样,把机器主件养护到位,留下的价值总比全电车高一些,能多卖点钱。
不得不说,现在新能源的大趋势是各种技术混合,插混在向增程转型,增程在细分领域发力,中端平价插混打“省油省电”,高端大车拼“舒适续航”,小型城市用车走“纯电经济适用”。如果说哪个技术会一夜之间垮塌,我是不信的。你要说有人“接盘增程”,纯粹就是把讨论技巧用错地方了。因为技术进步从来不是一刀切,一代没了后一代就接。插混变增程,增程再混上纯电,最后大家都奔着体验和成本优化去,你买的车能开得久、用得舒服,怎么就成了“冤大头”?
还有一点,很多人低估了增程的技术潜力。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增程车的能效和油耗跟插混基本持平,而纯电模式下已经能达到带着一大家人城市通勤不充油的效果。大厂们的增程系统不断迭代,功率更高,热效率更好,800V快充带来的便利不是吹出来的。尤其是跑高速、长途自驾,每逢假期自驾都吓破胆,充电排队什么的,增程就像安心护身符,谁愿意舍弃啊?
*你仔细琢磨琢磨*,汽车买的是配置和体验,不是某个技术的“血统正宗”。你的生活里是否真的需要纯电?有没有条件安充电桩?长途多不多?买车的朋友想清楚这些关键需求,无论是增程还是纯电,你不是来当谁接盘侠,你是花了钱,选了现在最适合自己的解决方案。
所以啊,别老拿理想销量说事,也别动不动就把科技路线画个句号。机动车这个行业从来就没什么“最后一棒”这么吓人的事,更别说新能源还在风口浪尖上卷着。在未来五到十年,增程绝对会是主流大车动力的标配之一,纯电会在小车领域越来越普及,插混在家庭主力车市场还会有很大影响力。谁终结谁,这事还早着呢。
*再说回来,买增程车=接盘侠?*你觉得你现在享受了双动力无焦虑、用车更顺畅、还能多保值些,接盘谁的盘了?真站在用户的立场,不想被谁忽悠进坑,还是得多看多试,有变化就调整,每一代都能享受更多。那些喊着“增程已死”的人,多半是为了蹭热度、贩卖焦虑。实际用车体验才是王道。
你说值不值,问问自己的钱包、自己的家人、自己用车频率,别被朋友圈那点儿“接盘侠论”带偏了节奏。增程,不背理想销量的锅,也不背行业的黑锅,更不背“接盘侠”这个虚名。*最终怎么选,都该是你自己说了算,别听太多风就是雨。*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