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捕捉器成噩梦?内行揭秘,这三类车可闭眼入,省心又省钱!

最近准备买车的朋友们可能都听过一个词,叫“颗粒捕捉器”,一听就让人头疼。

网上随便一搜,全是车主们的抱怨,说这东西简直就是个“祖宗”,伺候不好就堵,油耗能从正常的百公里六七升,一下子飙到十五六升,动力也变得软绵绵的。

有位车主就说,自己新买的丰田卡罗拉,才开了八百公里,这个装置就堵了,去店里清理一次花了好几百块。

颗粒捕捉器成噩梦?内行揭秘,这三类车可闭眼入,省心又省钱!-有驾

更吓人的是,据说要是彻底堵死,换一个总成可能要花上两三万块钱。

随着现在国六B排放标准全面推行,市面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新款燃油车都装配了这个东西,这让很多想买车的人心里直打鼓:这车到底还能不能买了?

其实,大家不用把颗粒捕捉器想得那么可怕。

咱们得先弄明白它是个啥,为啥会堵。

说白了,这个颗粒捕捉器,就是在汽车的排气管里加装了一个高精度的陶瓷滤芯,它的作用就像是给汽车尾气戴上了一个高端口罩,专门用来过滤尾气里那些叫PM2.5的细微颗粒物,过滤效率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咱们国家为了保护环境,让天更蓝,空气更干净,才强制要求安装这个装置。

所以,它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个环保功臣。

问题在于,口罩戴久了会脏,这个陶瓷滤芯也一样。

它把碳颗粒捕捉下来之后,需要一个“自我清洁”的过程,专业术语叫“再生”。

这个过程需要在排气管温度达到550摄氏度以上时才能启动,把拦截下来的碳颗粒燃烧掉,变成二氧化碳排出去。

一旦这个“再生”的条件总也达不到,滤芯里的碳颗粒就会越积越多,最后就堵住了。

所以说,大部分堵塞问题,与其说是质量问题,不如说是我们的用车习惯和它“八字不合”。

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城市里普遍存在的短途驾驶。

很多人买车就是为了上下班代步、接送孩子,每天开车的单程距离可能都不到五公里。

车子刚点着火,发动机还没彻底热起来,水温都没到正常位置,目的地就到了,然后就熄火走人。

在这种频繁冷启动、低速短途的工况下,排气管的温度可能连两百度都到不了,距离再生所需的550度差得远呢。

碳颗粒就只能被动地堆积在滤芯里,日积月累,不堵才怪。

颗粒捕捉器成噩梦?内行揭秘,这三类车可闭眼入,省心又省钱!-有驾

尤其是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外界气温低,发动机和排气管升温更慢,堵塞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其次,不正确的保养和油品选择也是一大诱因。

有些车主为了省点保养钱,不使用厂家指定的机油,随便在路边店换个便宜的。

殊不知,适配国六B标准的车型,对机油有特殊要求,必须使用低灰分机油,机油桶上一般会有“C3”或“SP”之类的标识。

普通机油里的添加剂燃烧后会产生一种叫“灰分”的物质,这种东西是无法通过高温再生烧掉的,会像水泥一样把陶瓷滤芯的微孔彻底糊死,造成永久性的损坏,到时候就只能花大价钱更换了。

同样,为了省每升几毛钱的油费,经常去一些小型加油站加质量不稳定的汽油,如果汽油里硫含量超标,燃烧后会产生更多的硬质颗粒物,加速滤芯的堵塞。

有数据显示,超过一成的堵塞案例,都和用错了机油直接相关。

再者,确实也和一些车型的“先天体质”有关。

比如一些小排量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像1.2T、1.5T的机型,在设计上为了追求燃油经济性,在市区低速行驶时,其排气温度本身就相对偏低。

而且在某些特定的转速区间,它们产生的颗粒物反而会比大排量发动机更多。

这就好比一个人的基础代谢比较慢,还特别容易产生体内垃圾,自然就更容易“堵”。

前几年,确实有部分品牌的特定车型,因为这个问题遭到了集中的投诉。

不过,大家也不用因此就对所有燃油车失去信心。

汽车厂家也不是傻子,面对铺天盖地的用户反馈,这几年一直在进行技术升级和优化。

到了现在,只要我们选对了车型,颗粒捕捉器堵塞的风险已经可以降到很低了。

第一类可以放心选择的,是那些经过技术升级的成熟车型。

比如大众的一些主力车型,早期版本确实存在再生逻辑不够智能的问题,但现在的新款车型,无论是软件程序还是硬件布局都做了很大改进。

新的控制程序可以在市区三四十公里的时速下,就能在车主无感的情况下自动完成再生过程,你正常开车上下班,它自己就把清洁工作给做了。

颗粒捕捉器成噩梦?内行揭秘,这三类车可闭眼入,省心又省钱!-有驾

有些车型甚至把颗粒捕捉器安装得更靠近发动机,利用更高的废气初始温度,从源头上就减少了碳颗粒的生成。

这样一来,正常家用驾驶,堵塞的概率已经非常低了。

第二类是那些“天赋异禀”的车型,比如大排量自然吸气或者混合动力车。

像丰田凯美瑞、亚洲龙搭载的2.0升及以上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它们的排气温度天生就比较高,再生过程会轻松很多,甚至有些车型因为基础排放控制得好,根本就不需要安装颗粒捕捉器。

而丰田和本田的混合动力车型更是优等生,它们的发动机大多数时间都工作在最高效的区间,本身产生的颗粒物就少,加上智能的电控系统会见缝插针地安排发动机进行再生,所以你几乎听不到混动车主抱怨堵塞问题。

第三类,也是最值得我们骄傲的,是一些从发动机技术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新车型,特别是我们的一些国产品牌。

它们没有走“打补丁”的老路,而是直接通过提升发动机的燃烧效率来降低颗粒物排放。

比如长安的最新款车型,用上了燃烧压力高达500bar的超高压直喷系统,能把汽油雾化得像烟一样,燃烧得极其充分,尾气中的颗粒物排放直接就符合了国六B的标准,所以它根本就不需要安装颗粒捕捉器。

这就好比别人还在研究怎么疏通管道,我们已经从源头上实现了垃圾分类和减量,这背后体现的是强大的技术自信和实力。

当然,选对车只是第一步,养成良好的用车习惯同样重要。

很多车主踩了坑,就是因为用车方法不对。

比如,很多人以为只有跑高速才能让颗粒捕捉器再生,对于天天在市区里转的上班族来说太不方便了。

其实,现在大部分车都支持原地手动再生。

找个安全通风的地方,停车挂空挡,等水温正常后,踩住油门让发动机转速保持在两三千转,持续十几二十分钟,就能完成一次深度清洁。

另外,保养的时候千万不能图便宜,一定要用厂家认证的低灰分机油,并且去正规的大型加油站加油,保留好相关的票据,万一真出了问题,这些都是你维权的凭证。

最后,不要等仪表盘上的故障灯亮了才着急。

黄灯亮起,说明已经中度堵塞,需要尽快处理了;如果亮了红灯,说明堵塞已经非常严重,继续开下去甚至可能损坏发动机。

有条件的话,可以每次保养时让师傅用电脑检测一下堵塞率,如果数值偏高,就提前做一次主动再生,防患于未然。

总而言之,颗粒捕捉器是顺应环保大趋势的产物,与其谈之色变,不如学会如何与它和谐共处。

选对车、用对油、养成好习惯,它就不是什么噩梦,而是一个默默守护我们呼吸健康的“环保卫士”。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