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车友群里看到个有意思的现象:不少新手司机跑高速时总在D挡和S挡之间纠结。有人觉得D挡省油,全程挂着不敢动;也有人听说老司机都用S挡,超车特别爽。可到底哪种说法靠谱?今天咱们就抛开各种专业术语,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这事儿彻底说清楚。
先说说这两个挡位的"性格差异"。我有个开了二十年长途货车的表哥,他有个特别形象的比喻:D挡就像咱们家里的节能空调,省电又安静,但你要它突然把房间温度降十度,它得慢慢来;S挡就好比大功率冷风机,一开机就呼呼吹冷风,电表转得飞快但降温特别快。这个比喻可能不太严谨,但确实能让人秒懂两者的区别。有次他开我新车跑高速,特意让我感受两种模式的区别——挂D挡时油门像踩着棉花,速度是慢慢悠上去的;切到S挡瞬间,明显感觉座椅往后拽了我一把,转速表指针"唰"地就弹上去了。
不过省油这事儿不能光看感觉。去年我和几个车友做过实测,开着三辆不同品牌的车在G4京港澳高速跑了五百公里。结果挺有意思:1.6L排量的轩逸用D挡跑出5.8L/百公里,切到S挡变成6.6L;2.0T的帕萨特D挡7.3L,S挡8.1L;就连混动凯美瑞,S挡也比D挡多耗0.5L。这说明不管什么车型,S挡确实更费油,但差距比市区小得多。有个开修理厂的朋友说,这是因为高速上发动机本来就在高效区间工作,不像市区里频繁起步那么吃油。
那为什么还有老司机推荐用S挡呢?这事儿得说到行车安全。上个月我开车去张家口,在京礼高速遇到个惊险状况:当时我在最左道用D挡巡航,右前方有辆大货车突然变道。这时候油门踩到底,车子却像老牛拉破车似的,转速表在3000转磨蹭着就是提不起速。后来在服务区,隔壁车位的老司机支招:"这种时候就该用S挡,别看多费点油,关键时刻能保命。"后来我试了试,切到S挡超车时,车子像突然打了鸡血,三秒内就能完成超车动作。
其实S挡在高速上还有两个隐藏好处。去年冬天去崇礼滑雪,遇上连续十几公里的长上坡。同行的车友用D挡开,明显感觉动力越来越软,油耗反而飙升到9个多。我切到S挡后,虽然瞬时油耗显示高点,但全程动力充沛,算下来综合油耗反而比他们低。修车师傅解释说,这是因为S挡让发动机保持最佳出力状态,避免了D挡频繁降档带来的动力损耗。还有个意外收获是,跑了五万公里拆开发动机,用S挡较多的车积碳反而更少——高转速就像给发动机做"大扫除"。
当然,省油不能光看挡位选择。我认识个网约车司机王师傅,他开混动雅阁跑高速有个绝活:快到收费站前两公里就切到S挡,利用发动机制动减速,既能少踩刹车又能给电池充电。他说这套操作下来,油耗能比全程D挡低0.3L。不过要提醒大家,这种操作需要熟悉车辆特性,新手别盲目模仿。
说到这儿可能有朋友要问:难道高速上要一直切换挡位?其实不必这么麻烦。根据我和多位老司机的交流,总结出个"二八法则":80%时间用D挡巡航,遇到这四种情况切S挡准没错——超车时、爬坡时、下长坡时、车流密集需要频繁变道时。就像做饭掌握火候,该大火爆炒时别心疼煤气,该小火慢炖时也别急着开大火。
最后分享个真实案例。去年国庆节,我表弟开新车回老家,全程D挡跑高速。在湖南段遇到暴雨,他想加速超越水罐车时,车子却像被什么拽着似的提速困难,差点酿成事故。后来在我的建议下,他学会在超车前2秒切换到S挡,现在跑高速从容多了。所以说,开车就像打游戏,了解装备特性才能发挥最大战力。记住,没有最好的挡位,只有最合适的驾驶方式。下次跑高速时,不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切换,你会发现车子原来比想象中更"聪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