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誉为“奶爸神车”的本田奥德赛,如今正陷入一场空前的信任危机。 2026款新车以23.58万的起售价上市,却依然配备手动侧滑门和织物座椅,车机屏幕甚至在全系入门版本上直接消失。
在国产新能源MPV标配电动门、冰箱沙发大彩电的对比下,这款昔日的日系标杆显得格格不入。
2026款奥德赛近日正式上市,价格区间为23.58万元至34.08万元。 新车提供了6款配置选择,但外观设计几乎完全延续了旧款风格。
前脸依旧是熟悉的宽大镀铬格栅搭配LED大灯组,侧面标准MPV造型和双侧滑门结构未有改变,车尾的扰流板和横向尾灯组合也毫无新意。
车身尺寸数据成为这款车的硬伤。 长4861mm、宽1820mm、高1712mm,轴距2900mm的参数,放在当前MPV市场已经显得格外局促。
作为对比,腾势D9的车长达到5250mm,轴距3110mm;传祺M8宗师版车长5212mm,轴距3070mm。
奥德赛一直强调的“灵活性”优势,在消费者对“大空间”的强烈需求面前失去了说服力。
真正引发争议的是新车的配置表现。 入门版23.58万元的车型虽然新增了前后雷达,但仍然采用手动侧滑门设计。
方向盘材质为塑料,座椅采用织物面料且不支持电动调节。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价位的车型竟然没有配备中控屏幕,全车仅提供2个扬声器。
次低配车型终于搭载了10.1英寸中控屏,新增AI智能助理和50W手机无线充电功能。 但这些所谓的升级在国产车型面前显得微不足道。
同价位的传祺M8已经配备L2级辅助驾驶、真皮座椅和电动侧滑门,理想L8则提供了大尺寸联屏和智能座舱系统。
动力系统成为奥德赛最受诟病的部分。 新车继续搭载2.0L混合动力系统,综合功率158千瓦,匹配E-CVT变速箱,油耗数据保持在5.88L/100km。 这套系统虽然成熟可靠,但放在2025年的市场竞争中已经明显落伍。
当前国产MPV普遍采用插电混动或增程式电动技术。 腾势D9 DM-i纯电续航最高达到190公里,支持快充和外放电功能;传祺M8混动版同样具备插电能力。 这意味着这些车型不仅能上绿牌、免购置税,日常使用成本也远低于奥德赛。
市场销量数据反映了奥德赛的困境。 2024年上半年,奥德赛在中国市场的月销量已长期维持在2000台以下,而腾势D9的单月销量屡破万辆。 曾经加价销售的日系MPV,如今在终端市场已经出现大幅优惠。
消费者反馈同样不容乐观。 在某汽车论坛上,一位准车主写道:“23万买手动门和布座椅? 国产车这个价位已经能给到空气悬挂和后排屏幕了。 ”类似的评论在各大平台随处可见,反映出消费者对车型价值的重新认知。
业内人士指出,奥德赛的问题在于产品迭代节奏与中国市场脱节。 当中国品牌每年进行车型更新、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时,奥德赛的改款仍然停留在小修小补阶段。 在智能驾驶、座舱体验、能源形式等关键领域,这款车型已经全面落后。
二手车市场的数据同样说明了问题。 奥德赛虽然保值率依然较高,但与巅峰时期相比已经出现下滑。 特别是混动车型的电池寿命问题,开始成为二手买家的顾虑焦点。
与竞品的配置对比更加明显。 顶配34.08万元的奥德赛,仍然需要选配才能获得全景影像、自动泊车等基础功能。 而同价位的极氪009已经标配双叉臂前悬、空气悬挂和智能防撞系统。
在座椅配置方面,奥德赛第二排座椅的功能性也被国产车型超越。 传祺M8后排提供按摩、通风、加热功能,小鹏X9甚至支持后排娱乐屏幕和冰箱选装。 这些配置在家庭用户和商务用户中都备受青睐。
智能驾驶系统的差距更为明显。 2026款奥德赛仅提供最基础的驾驶辅助功能,而国产20万级别MPV已经普遍配备高速NOA导航辅助驾驶,支持自动超车、匝道通行等高级功能。
充电便利性成为压倒性的优势对比。 插电混动MPV日常可使用纯电行驶,每公里电耗成本不到0.1元,而奥德赛的混动系统虽然省油,但每公里油费仍在0.4-0.5元之间。 对于家庭用户而言,这种使用成本差异极具说服力。
市场格局的变化同样显著。 2023年MPV销量前十名中,国产车型已占据七席,日系品牌仅剩奥德赛和艾力绅两款车型入围,且排名持续下滑。
经销商层面的反馈也证实了这一趋势。 多家本田4S店销售人员表示,来看奥德赛的客户往往会对比国产新能源车型,最终因为配置和动力形式的差距而选择其他品牌。 一位销售主管坦言:“现在只有品牌忠诚度很高的老客户还会考虑奥德赛。 ”
产品定位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奥德赛的空间表现虽然优于轿车,但第三排座椅仍然局促,无法与车长超过5.2米的国产MPV相比。 后备箱空间在满员情况下也显得捉襟见肘。
安全性配置的差距同样值得关注。 2026款奥德赛低配车型仅提供4个安全气囊,而同价位国产MPV普遍配备6-8个安全气囊,部分车型还增加了中央气囊和膝部气囊。
娱乐系统体验更是天差地别。 奥德赛的车机系统仅支持基础功能,而国产车型已经搭载高性能芯片,支持5G网络、车载KTV、游戏投屏等丰富应用。
从用户群体来看,奥德赛的客户年龄层明显偏高。 35岁以下的年轻家庭用户更倾向于选择科技感更强、设计更前卫的国产新能源MPV,这对品牌的长远发展构成了挑战。
制造工艺方面的优势也在消失。 曾经日系车引以为傲的装配质量和漆面工艺,如今与一线国产品牌相比已经不再明显。 甚至在内饰用料方面,国产车型大量采用软质材料和真皮包裹,质感表现反而更胜一筹。
售后服务政策同样存在差距。 国产新能源品牌普遍提供三电系统终身质保、免费充电权益、上门取送车等服务,而传统合资品牌的售后模式仍停留在基础保养层面。
市场促销策略反映了真实处境。 奥德赛在终端市场已有2-3万元的现金优惠,但销量依然不见起色。 相比之下,部分国产新能源MPV需要等待数月才能提车。
产品线单一问题日益突出。 奥德赛仅提供一种动力总成和两种座椅布局,而国产品牌提供纯电、插混、增程多种动力选择,4座、6座、7座多种座椅配置,满足不同用户需求。
设计语言的老化是最直观的问题。 奥德赛的整体造型已经五年未有重大更新,而国产车型每年都会推出改款,保持设计语言的新鲜感和现代感。
品牌价值正在被重新定义。 曾经本田品牌是技术和品质的保证,但现在年轻消费者更认可智能科技和用户体验,传统品牌光环的加持作用正在减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