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依靠M03销量实现快速增长,但也较大幅度拉低了整体平均售价,未来低价策略将成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我觉得,小鹏的这次跑得飞快,主要还是靠M03的销量冲上去了。这个车预售价定在35万到37万,听着挺高的,但实际上,能接受这个价格的消费者毕竟少。尤其在这个细分市场里,纯电动车续航能到四百多公里的都少得可怜。你国内常规家庭用车,续航300公里以内都没人再当回事了,更别说四百多了。而且,从我观察的市场反馈来看,用户买车更在意的是能跑多远、用着好不好、价位合理。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岚图梦想家的表现就很有意思。纯电版销量极差,月销量不到500台,但插混版本,月销能达到6000台左右。这差别咋理解?其实很简单,换个角度说,市场上还是偏向增程或者插混。纯电车虽然技术看起来牛,但他们的市场接受度和价格匹配还不是很理想。市场上的真实反馈是,用纯电续航到四百多公里的车,价格还得再低点,才能打动用户。

小鹏依靠M03销量实现快速增长,但也较大幅度拉低了整体平均售价,未来低价策略将成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有驾

这让我想问,为什么小鹏偏偏要把预售价定在35万?一方面,想争夺中高端市场,想用智能配置吸引用户,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单纯用性能或者续航拉不起来销量。是不是因为对自己产能的信心不足,想靠价格压一把?但老实说,30万区间,竞争真是特别激烈。比方说腾势D9的入门价格大概在30万出头,如果小鹏真把售价从这个区间压到30万多点,可能销量会明显提升。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计算过,假设一辆车利润在5-7万之间,通过月销5000台,整车的平均售价都能拉起来。这么折算,增加销量比涨价更划算。人家买车的心理很简单:值不值这个价,续航够不够用,配置到不到位。你让他们花35万,觉得还可以理解,但如果只需30多万,实在很有吸引力。

这个价格策略不光是拼价格。我记得我朋友买车时,曾经抱怨:你看看这内饰,灰蒙蒙的,没有一点高端感,跟个快要退出时代的性价比车似的。我当时没多想,但回头想,小鹏的内饰配色上还得再努力点。你知道,我上次还翻了下相册,G9那款晨晖棕确实看着高级点,但其他车型的配色普遍偏单调,像是色调都在商量什么,结果没什么特色。尤其在坐进去那瞬间,没有一点哇,真高级的感觉。

小鹏依靠M03销量实现快速增长,但也较大幅度拉低了整体平均售价,未来低价策略将成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有驾

你是不是也在想:内饰颜色和搭配真的能影响体验?我觉得,不能只满足于软装拼色这个层次,得有人专门研究色彩搭配,抓住那种高级感能带来的心理影响。像我知道的,有些品牌请专业室内设计师帮忙改造,效果就截然不同。小鹏要想公司商务接待用,家庭用车都得好看点。

问题来了: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只要内饰不够亮眼,用户其实很快就会觉得这个车不够档次。尤其是他们这批商务和家庭用户,对细节很敏感。就拿X9来说,搭载了图灵芯片,智能化水平真心不错,试驾时那互动也还算灵敏,基本不太堵车摸索一番就能掌握。可能有人会说,这样的硬件跟档次不搭,但我觉得,倒是个行的通的方向。

只是,智能驾驶还是那句话,行业第一梯队,但出现一些误判也是难免。我见过有车在高速上误判前车距离,还是得靠人稍微盯一眼,尤其是夜间或者天气不好的时候。视觉系统毕竟还在发展阶段,而且,以后还能不能完全依赖?这个问题我一直在想。

你会不会觉得,虽然智能好,但要做到天衣无缝还得时间?我记得有朋友调侃说:这车里那大屏幕,挺炫,但我更想要的是那种直入心扉的质感。其实我也这么觉得。硬件可以再好,内在的高级感觉,才是留住人的关键。

小鹏依靠M03销量实现快速增长,但也较大幅度拉低了整体平均售价,未来低价策略将成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有驾

另一件事还挺让我觉得‘奇怪’——续航。官方说452公里纯电续航,这个数据其实听着挺不错,但我自己用心算了一下,实际用起来,可能到300+就很够了。这就是普通用户的心声——只要不用频繁充电,又能跑远点就行。再配上那个60升油箱,宣传说1602公里的综合续航,估计真实能跑到1400公里左右,也就是说,走长途还是挺方便的。

说到这里,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我买这车,是不是还得考虑维修、保养、后续配件、甚至是否能改装?我知道,现在电车终身质保已成趋势,但其实在我看来,电车也有瓶颈,比如改装权限都特别有限。要是觉得内饰不满意,还能自己换个色么?我猜,可能还得看厂家的政策。

(这段先按下不表。)

小鹏依靠M03销量实现快速增长,但也较大幅度拉低了整体平均售价,未来低价策略将成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有驾

我常想,未来的市场对价格敏感度会不会变?假如说,用户比较在意的是性价比、续航、外观。那么低价的乘用车是不是反而更有潜力?不过也有个风险,这次的低价策略,可能会压低整体品牌的高端感。

至于问你:你觉得,小鹏的低价策略会给未来带来什么样的火花?它对整个行业的影响是否会更大?我一直觉得,未来两年,价格战会愈演愈烈。如果所有厂家都开始拼价格,拼品质,拼配置,最后谁更能坚持下去?这个答案,恐怕得赶个神仙才能出得来。

这大概就是我对当前市场的微妙体会,当下一款车从价格、配置到内饰、智能,再到未来潜在可能,都是个复杂的拼图。

小鹏依靠M03销量实现快速增长,但也较大幅度拉低了整体平均售价,未来低价策略将成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有驾

【问题结束了】,你觉得,低价策略究竟算个好办法,还是只是市场不得已的无奈之举?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