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SR450X米兰首秀,国产双缸踏板要崛起?明年或引入国内!

国产双缸踏板价格有望砍半! 无极SR450X带头冲锋,2026年摩托车市场要变天

无极SR450X米兰首秀,国产双缸踏板要崛起?明年或引入国内!-有驾

以前想买台双缸踏板,雅马哈TMAX要14万,本田X-ADV也得12万起,这个价格让多少摩友只能远远看着流口水。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米兰车展上国产军团集体亮相,最抢眼的就是无极SR450X。

这台车用的398cc双缸发动机,功率31千瓦,扭矩42牛·米,比同排量单缸踏板强出一大截。 ,国产后的价格很可能只有进口车的一半。 这不是我瞎猜,看看现在国产摩托的定价策略就知道,同样排量的跨骑车,国产比进口便宜了可不止一点点。

无极SR450X米兰首秀,国产双缸踏板要崛起?明年或引入国内!-有驾

无极SR450X的配置够硬核。 前后辐条轮毂配全地形胎,180毫米的离地间隙,18升的大油箱,这些配置是冲着长途摩旅去的。 KYB的倒置前减震加上后气囊减震,在踏板车里算是高配了。 还有7英寸的TFT仪表和盲区监测,这些科技配置以前可是高端汽车才有的。

米兰车展上不止无极一家发力。 鑫源带来了250cc双缸踏板,钱江展示了700cc的大排量车型,升仕也有550cc的产品。 这些车有个共同特点:排量覆盖广,价格区间拉得开。 从2万多的入门双缸到5万左右的高性能车型,选择空间一下子打开了。

无极SR450X米兰首秀,国产双缸踏板要崛起?明年或引入国内!-有驾

鑫源用卧式并列双缸,结构更紧凑;钱江700直接上了693cc的直列双缸,配的是国际六档变速箱;升仕550用的是汽车级的CVT钢带传动。

价格优势是国产双缸踏板最厉害的武器。 同样排量的进口车要卖到8-14万,国产车可能只要3-6万。 这个价差对普通摩友来说太有诱惑力了。 国产车的配件便宜,保养成本低,长期使用下来能省不少钱。

无极SR450X米兰首秀,国产双缸踏板要崛起?明年或引入国内!-有驾

售后服务也是国产车的强项。 光阳、三阳这些台系品牌的售后网点已经够多了,和国产厂家比起来还是差一截。 无极、钱江这些品牌在全国的经销商网络更密,配件供应也更及时。 有些厂家还提供3年或5万公里的超长保修,这在进口品牌里是很难见到的。

国产双缸踏板在设计上更懂中国用户。 座高不会像欧系车那样动不动就800毫米以上,离地间隙也考虑到国内的路况。 250cc这个排量有意思,正好卡在购置税优惠的临界点上,厂家研究过政策。

无极SR450X米兰首秀,国产双缸踏板要崛起?明年或引入国内!-有驾

智能化配置方面,国产车走在了前面。 毫米波雷达、电动风挡、手机投屏这些功能,在国产双缸踏板上已经开始普及。 而同等功能的进口车,价格至少要翻一倍。

不过国产双缸踏板也面临一些挑战。 最直接的就是用户信任度问题,毕竟大排量踏板对工艺要求更高。 一些消费者还在观望,想看看首批用户的使用反馈。 外观设计也是个争议点,有人觉得国产车设计太激进,有人却喜欢这种风格。

无极SR450X米兰首秀,国产双缸踏板要崛起?明年或引入国内!-有驾

骑行质感是另一个需要关注的点。 参数漂亮不代表实际体验好,振动控制、油门响应、刹车手感这些细节,需要实际骑过才能判断。 目前这些车都还没正式上市,真正的表现如何还要等实测。

油箱容量是踏板车的传统短板,这次国产双缸踏板有了突破。 无极SR450X直接配了18升油箱,续航能到400公里以上。 这个数据已经接近很多ADV摩托车了,解决了不少摩友长途骑行的焦虑。

无极SR450X米兰首秀,国产双缸踏板要崛起?明年或引入国内!-有驾

轮胎配置也很实在。 全地形胎加上辐条轮毂,说明这些车不是样子货,考虑了非铺装路面的通过性。 180毫米的离地间隙比很多街车都高,过个沟沟坎坎不用担心托底。

市场反应已经开始显现。 一些摩托车论坛里,关于国产双缸踏板的讨论热度上升。 不少摩友在对比参数,研究定价,就等明年正式上市后下手。 经销商也在积极筹备,预计这批新车会带来一波换车潮。

无极SR450X米兰首秀,国产双缸踏板要崛起?明年或引入国内!-有驾

国产双缸踏板的出现,直接冲击了中端踏板市场。 原本想买光阳AK550或者雅马哈XMAX的消费者,现在可能会转而考虑国产车型。 毕竟同样的价格,能买到更高配置或者更大排量。

零部件供应链的成熟为国产双缸踏板提供了保障。 发动机、电控系统、减震器这些核心部件,国内厂家都能找到可靠的供应商。 配套体系的完善降低了生产成本,这也是国产车能有价格优势的原因之一。

产品定位的差异化已经开始显现。 有无极SR450X这种偏越野的ADV踏板,也有钱江700这种偏公路运动的设计,还有鑫源250这种入门级选择。 不同需求的消费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车型。

技术细节上的创新值得关注。 比如有些车型采用了湿式离合器,解决了踏板车常见的传动抖动问题;有的在车架设计上做了优化,提升刚性同时控制重量。 这些改进虽然不起眼,对骑行体验影响很大。

市场竞争带来的直接好处是选择变多。 以前买大排量踏板,翻来覆去就那几个进口品牌。 现在国产厂家加入后,消费者可以比参数、比配置、比价格,不用再被动接受高价。

经销商网络的覆盖面对销量很关键。 国产摩托车品牌在这点上优势,地级市甚至县城都有销售和维修点。 这对售后保养很重要,是对于技术更复杂的双缸踏板来说。

用户反馈机制国产品牌更灵活。 发现问题可以快速改进,软件更新也能及时推送。 相比进口品牌冗长的决策流程,国产车在迭代更新上更有优势。

二手保值率是个未知数。 新车上市初期,二手车市场还没有形成价格参考。 首批车主可能会面临较高的折旧损失,这也是部分消费者持观望态度的原因之一。

性能参数的实测数据有待验证。 厂家公布的功率扭矩是在理想条件下测得的,实际骑行中能发挥多少,还要看匹配调校。 是低转速区的扭矩输出,对城市通勤尤为重要。

安全配置的标配程度高于进口车。 ABS、TCS这些在国产双缸踏板上基本都是标配,而同等价位的进口车往往需要选配。 主动安全方面,国产车给得比较大方。

重量控制是个技术活。 双缸发动机本身比单缸重,如何在不影响刚性的前提下减轻车重,各厂家有不同解法。 有的用铝合金车架,有的优化结构设计,最终整备质量影响操控灵活性。

排放标准达标情况需要关注。 国四换国五阶段,有些进口车型认证问题延迟上市。 国产车在适应本土排放标准上有优势,能更快完成认证流程。

改装件配套产业已经跟进。 一些改装厂家开始研发针对国产双缸踏板的配件,比如护杠、尾箱、风挡等。 完善的改装生态能让车辆更个性化,这也是吸引用户的一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