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初,广汽丰田赛那在全国多地经销商给出"史无前例"的优惠,顶配车型从原价30多万到22万出头就能开走!
这价格一出来,评论区画风变了,丰田这是怂了?
GL8、腾势D9要被打脸了吧?
30万买的车主哭晕在4S店!
要知道,赛那2021年刚进国内那会儿,顶着"加价神车"的光环,经销商加价2-3万都得排队抢,现在降价8万狂甩,这背后到底发生了啥?
是国产新能源MPV把合资逼到墙角了,还是丰田憋着大招准备反击?
咱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这事儿。
降价8万还不缩水配置?赛那这次到底在"空间、油耗、座椅"上玩了什么花样?
先说重点,2025年11月,广汽丰田赛那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经销商给出了疯狂优惠,以2.5L双擎豪华版为例,官方指导价30.98万,终端实际成交价能到22万左右,部分地区还送价值2万的装潢大礼包。
当时很多人懵了,这是要清库存退市了?还是被国产车逼得没活路了?
结果仔细一看配置单,打脸,这车不仅没阉割配置,反而把"空间、油耗、座椅"三大核心卖点全拉满了!
具体怎么个"拉满"法?
咱们一项项扒。
一是空间"偷"出豪华感,车长超5米,第三排能坐成年人
赛那的车身尺寸是5165×1995×1785mm,轴距3060mm,比别克GL8还长5cm,妥妥的"移动大客厅"级别。
但光大还不够,是空间利用率高,第二排配的是双侧电动侧滑门加两张独立航空座椅,带腿托、加热、通风,座椅前后滑动范围达700mm,能一路滑到中控台下面,靠背能调到140°接近半躺,"老板座"体验拉满。
第三排不是那种"临时应急"的小板凳,而是真能坐人的座椅,1米75的成年人坐进去,头部还有两拳空间,地板几乎全平,脚不用蜷着,短途1到2小时OK。
官方还做了个对比实验,同样坐满7个成年人,GL8第三排乘客得"膝盖顶前排"、坐半小时腰酸背痛,赛那第三排能轻松跷二郎腿、坐2小时不难受。
周末全家出游,后备箱还能塞下3个28寸行李箱加两个婴儿推车,实用性吊打一众竞品。
二是油耗"捅破"混动天花板,5.66L每100km,还能喝92号油
赛那搭载的是丰田第四代THS混动系统,2.5L自吸发动机加双电机,综合功率183kW,WLTC综合油耗低至5.66L每100km。
实测数据真实,城市堵车工况约6.5L、高速巡航5L左右,比同级别2.0T燃油MPV省一半油钱,油耗10L以上。
这车喝92号汽油就够了,按现在油价8元每L算,跑100km才52块钱,一年跑2万公里油费也就1万出头。
对比同级别插混MPV,比如腾势D9 DM-i,赛那的优势在于"没有续航焦虑",不需要找充电桩、不用担心电池衰减,加满一箱油,65L能跑1100公里,说走就走。
这对于经常跑长途、或者没有固定充电桩的家庭来说,简直是"省心神器"。
三是座椅"下放"埃尔法级体验,第二排堪比"头等舱"
赛那的第二排双独立座椅,配置豪华到离谱,座椅加热3分钟屁股就暖和、通风5分钟后背不出汗,腿托能抬起来"葛优瘫",还配了独立小桌板加阅读灯加双USB充电口。
商务接待时,客户坐第二排能享受"老板级"待遇,带娃长途时,孩子坐第二排能睡得舒舒服服。
当时很多人吐槽,这配置不就是埃尔法的"平替版"吗?
结果一看价格,埃尔法落地80万以上,赛那22万就搞定,性价比谁顶得住?
当时很多人觉得丰田就是吃老本、卖情怀,搞什么降价都是噱头,结果赛那这一波"空间加油耗加座椅"三连击打脸,20万出头的MPV,空间比GL8大、油耗比插混省心、座椅舒适度吊打一众国产车,这配置拉满程度简直是"降维打击"!
丰田为啥"割肉降价"?
MPV市场这三年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可能有人要问,丰田赛那当年可是"加价神车",为啥现在降价8万割肉卖?
难道是卖不动了?
其实这背后藏着国内MPV市场近三年的"大变局",国产新能源MPV疯狂崛起,把合资MPV逼到了墙角。
先看大环境,国产新能源MPV三年"屠榜",合资市场份额暴跌
2023年之前,国内MPV市场还是合资品牌的天下,别克GL8常年霸榜,月销稳定8000以上,丰田埃尔法加价20万一车难求,本田奥德赛也能月销5000台,但2023年之后,画风变了。
2023年6月,比亚迪腾势D9上市,主打"插混加7座大空间加智能座舱",入门价32.98万,上市首月销量破5000台,3个月后月销破万,把GL8拉下神坛。
2024年,国产新能源MPV"井喷",理想MEGA虽然翻车,定价太高,但逼出了"家庭用户对MPV智能化"的需求,传祺E8、极氪009、岚图梦想家全挤进20到50万价格带,把合资MPV的市场份额从2022年的65%压缩到2025年的不到40%。
2025年前10个月,腾势D9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月销稳定1.5万以上,成为30万级MPV销冠,传祺E8月销也稳定在5000台左右。
用户的需求也变了,以前买MPV看的是"商务排面",GL8、埃尔法,现在看重"家用实用性",既要7座大空间,带娃加父母出游,又要省油省钱,插混或纯电,还要有点智能配置,语音控制、辅助驾驶、大屏车机。
再看赛那的"尴尬",从加价神车到月销腰斩,三年跌下神坛
赛那2021年11月上市时,顶着"丰田唯一国产MPV"的光环,首月销量就破4000台,2022年巅峰期月销能到6000以上,经销商加价2到3万都得排队抢,但好景不长。
2023年下半年,腾势D9上市后,赛那月销从6000掉到3000,用户吐槽集中在"没智能车机、混动不能充电、价格虚高"。
2024年,赛那月销继续下滑到2000以上,全年累计销量才3万台,同期腾势D9卖了12万以上。
2025年前10个月,赛那累计销量仅2.5万台,月均不到2500台,已经跌出MPV销量前五。
用户口碑"两极分化",老车主夸"省油可靠、空间大",但新用户吐槽"车机落后,还是老款小屏幕、没辅助驾驶、30万性价比不如加钱上D9"。
丰田的算盘,用"降价换市场",抢回家庭用户
丰田这次降价不是"认输",而是"战略调整",与其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被蚕食,不如主动降价"换市场",把价格从30万拉到22万,覆盖GL8、传祺E8、赛力斯M7的主力价格带,用"空间大加油耗低加丰田品质"三板斧抢回家庭用户。
而且丰田心里有底,赛那搭载的THS混动系统经过全球2500万用户验证,故障率极低、电池终身质保,二手车保值率能到70%,开3年卖掉不亏钱,这是国产新能源MPV短期内学不来的。
说白了,丰田这次是用"降维打击"的方式告诉对手,价格我能降,但20年混动技术积累和全球口碑,你学不会!
所以啊,赛那这次降价8万,表面上看是"割肉甩卖",实际上是丰田在国产新能源MPV围剿下的"绝地反击",用价格优势抢回市场,给自己争取智能化升级的时间窗口,这招能不能成,还得看2025年底的销量数据说话。
22万的赛那能"起死回生"吗?
这背后暴露了合资品牌哪些深层问题?
现在问题来了,赛那降价到22万,到底能搅动多大的水花?
那些抢市场的国产MPV会不会慌?
更深层的问题是,这次降价,暴露了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哪些"致命短板"?
困境一,智能化"掉队",被国产车按在地上摩擦
赛那最大的短板不是空间、不是油耗,而是"智能化拉胯"到令人发指,车机系统还是老款丰田UI,反应慢、功能少,没有语音控制、没有OTA升级,连手机互联都得用数据线。
辅助驾驶缺失,连最基础的L2级辅助驾驶,ACC自适应巡航加车道保持都没有。
对比腾势D9,DiLink 4.0车机系统,高通骁龙8155芯片加智能语音助手,连续对话不用重复唤醒加L2级辅助驾驶加OTA远程升级,智能体验至少领先赛那3年。
说白了,赛那现在的智能化水平,还停留在2018年的传统燃油车时代,这对于习惯了"动动嘴就能控制空调、导航、音乐"的年轻用户来说,简直是"灾难级"体验。
困境二,技术路线"站错队",混动打不过插混
丰田的THS混动HEV虽然省油可靠,但在国内市场遇到了"技术路线困境",不能插电充电,只能靠发动机给电池充电加能量回收,日常通勤成本比插混高,插混纯电模式0油耗,赛那最低也得5L油。
没有绿牌优惠,在上海、深圳等限牌城市,赛那拍牌要花8到10万,而插混MPV,如D9 DM-i能上绿牌、免购置税。
对比比亚迪DM-i插混技术,纯电续航190km,日常通勤一周不充电、馈电油耗5.9L、能享受新能源补贴,用户用车成本完胜HEV混动。
这就导致一个尴尬局面,赛那明明油耗低、品质好,但在"双重劣势"下,很难打动一线城市的家庭用户。
困境三,品牌溢价"崩塌",年轻人不再为情怀买单
以前"丰田等于省油耐用等于保值神话",但现在年轻用户,90后、95后的购车逻辑变了,看重智能体验,宁愿买国产新能源MPV,大屏加语音加辅助驾驶,也不愿买"开起来像老年代步车"的合资燃油车。
对品牌溢价不感冒,以前"买丰田等于有面子",现在"开国产新能源等于潮流加环保",品牌认知逆转。
保值率优势缩水,新能源二手车市场还不成熟,但3年后赛那能卖20万,腾势D9也能卖22万,因为电池质保加品牌力上升,保值率差距在缩小。
所以啊,赛那这次降价到22万,短期内能"止血",抢回一部分务实型家庭用户,但长期来看,如果丰田不赶紧在"智能化加电动化"上迎头赶上,未来只会越来越被动。
业内预测,2026年赛那改款如果还不加智能座舱加插混版本,可能真的要"凉凉"了。
网友吵翻了!
关于赛那降价,这些争议你怎么看?
赛那降价8万的消息一出,评论区成了"大型辩论现场",有人觉得"真香",有人担心"当韭菜",还有人质疑"智能化太拉胯不值得买",咱挑几个最典型的争议,站在第三方角度聊聊。
争议1,22万买赛那,会不会成韭菜?
万一后续还降价呢?
有网友担心,现在22万入手,万一明年降到18万怎么办?
岂不是白白当了"接盘侠"?
客观分析,从市场规律看,22万已经接近赛那的"成本价底线",广汽丰田本身利润率不高,大幅降价会亏本,继续降价可能性不大。
而且现在买还有个好处,能赶上2025年底经销商冲量,送保养加装潢礼包,比明年初买划算,当然,如果不着急用车,也可以等2026年改款,传闻会加智能座舱,但那时候价格大概率回到28万以上,反而贵。
争议2,混动不能充电,算不算"伪新能源"?
油耗真能到5.66L吗?
有网友质疑,赛那的HEV混动不能插电充电,是不是"挂羊头卖狗肉"的伪新能源?
官方油耗5.66L是不是虚标?
客观分析,丰田的THS混动属于"不插电混动"HEV,靠发动机给电池充电加能量回收,确实不能外接充电桩。
官方WLTC油耗5.66L是"理想工况",实际城市堵车约6.5L、高速5L左右,比官方数据高一点但远低于纯燃油MPV,10L以上。
至于算不算"伪新能源",这要看个人需求,如果家里有充电桩、每天通勤50km以内,插混MPV,如D9 DM-i省钱,但如果经常跑长途、不想到处找充电桩,赛那的HEV混动省心。
争议3,第三排空间真有那么舒服?
还是商家吹牛?
有网友怀疑,商家天天吹"第三排能坐成年人",实际坐进去会不会还是"膝盖顶前排"?
客观分析,根据多家汽车媒体实测,赛那的第三排确实比GL8、奥德赛宽敞,地板几乎全平、座椅厚度够,1米75的成年人坐进去头部有两拳、腿部有一拳空间,短途1到2小时OK。
但如果是长途,3小时以上,第三排座椅靠背偏直、没有腿托,舒适度肯定不如第二排,建议试驾时带家人实际坐坐第三排,看是否满足需求,别光听销售忽悠。
争议4,丰田保值率高,但赛那降价8万,二手车会不会崩盘?
有30万买赛那的老车主哭诉,当初原价买的车,现在新车都22万了,我的二手车还能卖多少钱?
客观分析,短期内1到2年确实会有影响,原价30万买的车主,卖二手车可能只能卖20万出头,心态崩了。
但3年以后保值率会趋于稳定,丰田品牌力加THS混动可靠性加低故障率,支撑起赛那的长期保值率,预计3年保值率65%到70%,依然高于大部分国产MPV。
如果打算开5年以上再换车,保值率影响不大,如果2到3年就换车,建议现在22万入手,总价低,贬值金额也少。
丰田这次"割肉降价",到底是"认怂"还是"反击"?
从2025年11月赛那降价8万这一战就能看出,合资品牌在国产新能源MPV的围剿下,早就不能再"躺着赚钱"了。
丰田这次把价格从30万砍到22万,摆明了是要用"空间加油耗加品质"硬刚到底,你国产MPV能插电、能智能,但我丰田混动20年零故障、保值率70%、油耗5L,这些你短期内学不会!
这哪是"认怂"?
分明是在给对手"立规矩",MPV市场可以卷配置、卷智能,但拼的还是"用户开5年后还信不信你这个品牌"。
但话说回来,赛那这次降价也暴露了合资品牌的"三大困境",智能化掉队、技术路线站错队、品牌溢价崩塌。
如果丰田不赶紧在2026年改款上加入智能座舱加插混版本,恐怕真的要被国产新能源MPV"拍在沙滩上"了。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22万买7座MPV,你会选"降价版"的丰田赛那,省油省心但智能拉胯,还是加钱上腾势D9,能插电能智能但保值率未知?
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