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秦去跑公交了?乘客看到都直接懵了

你敢相信吗? 我在公交站台等车,眼睁睁看着一辆白色比亚迪秦朝我驶来,司机摇下车窗对我说:"235路,上车吗? "那一瞬间我整个人都懵了,这分明是辆家用轿车啊!

比亚迪秦去跑公交了?乘客看到都直接懵了-有驾

这事发生在今年10月的江苏常州孟河镇。 当地网约车司机拍下的视频显示,这辆比亚迪秦不仅顶着公交线路号,车里还装着刷卡机、投币箱,前挡风玻璃处还立着显示站点的电子屏。 司机得核对乘客的手机尾号,因为这是需要预约的"网约公交"。

从6月26日开始,常州的235路、256路、259路三条公交线路就变成了这种新模式。 原本这些线路客流量太少,用大型公交车简直是浪费资源,就连之前换上的小型"宝宝巴士"都显得多余。 最终运营方想出了这个办法:直接用5座轿车来跑公交。

比亚迪秦去跑公交了?乘客看到都直接懵了-有驾

这种网约公交的预约方式相当灵活。 车辆发车前一分钟都能预约,司机按照固定线路行驶,到站接上预约的乘客。 虽然采用了网约模式,但依然保留着传统公交的支付方式,乘客可以刷卡也能投币。

司机右侧扶手位置特意安装了刷卡机和投币器,这个细节让人感觉既新奇又熟悉。 前挡风玻璃处的显示屏同时具备报站功能和预约信息展示,让司机能清楚知道哪个站点有乘客在等候。

比亚迪秦去跑公交了?乘客看到都直接懵了-有驾

一位体验过这种公交的乘客说,他第一次看到比亚迪秦停在公交站时,还以为是谁叫的网约车。 直到看见车上的投币器和线路标识,才确认这确实是公交车。 他掏出公交卡刷卡时,感觉整个场景都很魔幻。

这种创新并非常州独有。 在广州琶洲,人们能看到小巧的电动公交车穿梭在街区;重庆的"宝宝巴士"已经成为山城一道风景线;海口则推出了各式各样的微公交和主题公交。 这些车型都比传统公交车小得多。

比亚迪秦去跑公交了?乘客看到都直接懵了-有驾

常州公交公司的负责人透露,线路改造前他们做过详细调研。 那些客流量长期不足的线路,大型公交车每天载客量经常不到20人,空载率极高。 而改用小型车辆后,每公里运营成本能降低40%以上。

在孟河镇,这些网约公交的运营时间是早晨6点到晚上8点。 发车间隔根据预约情况动态调整,高峰期可能15分钟一班,平峰期可能延长到30分钟。 这种灵活调度的方式让资源利用率大幅提升。

比亚迪秦去跑公交了?乘客看到都直接懵了-有驾

有意思的是,这种模式还催生了一批"公交司机"转型为"网约司机"。 他们需要同时掌握公交驾驶技能和智能手机操作,随时查看预约系统,确保不错过任何一位预约乘客。

车辆改造也很有讲究。 这些比亚迪秦在保留原车配置的基础上,加装了公交专用的LED线路显示牌、车载支付设备和安全监控系统。 每辆车都购买了更高额度的营运车辆保险,确保乘客权益。

在票价方面,网约公交维持了原线路的收费标准,单程2元,支持公交卡、移动支付和现金投币。 这让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也能正常乘车。

据当地交通部门统计,改成网约模式后,这三条线路的日均载客量反而有所提升。 乘客反馈说,相比传统公交,这种小车准点率更高,基本能做到"约好时间就有车"。

一位经常乘坐235路网约公交的上班族说,她现在每天出门前都会先预约车辆。 从家到地铁站这段路,坐这种小车比等传统公交能节省至少10分钟,而且总能保证有座位。

不过这种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 在雨天等特殊天气,预约量会突然增加,现有运力难以满足需求。 有些乘客反映,遇到这种情况时经常预约不上车。

运营方表示,他们正在研究更灵活的调度方案,考虑在高峰时段配备更多备用车辆。 但由于成本控制考虑,暂时还不会大规模增加车辆数量。

在安全方面,这些网约公交每辆车都配备了全程监控和报警系统。 司机上岗前都接受了专门培训,包括如何确认预约乘客身份、如何处理突发情况等。

有乘客提出疑问:如果用私家车都能跑公交,那和网约车有什么区别? 运营方解释,这些车辆虽然外形是家用轿车,但本质上仍是按照公交标准管理的营运车辆,执行的是固定线路和班次。

这些网约公交的另一个特点是行驶路线相对固定。 虽然可以接受预约,但不会像网约车那样点对点接送,仍然要按照设定的公交站点停靠。

数据显示,改成网约模式后,这些线路的乘客满意度调查得分从原来的75分提升到了88分。 大多数乘客认为,这种模式既保留了公交的实惠,又增加了出行的确定性。

在运营三个月后,常州交通部门对这三条线路进行了评估。 结果显示,虽然单辆车载客量有限,但由于调度更精准,整体运输效率反而提高了25%。

这种创新模式引起了其他城市的关注。 据了解,已有多个城市的交通部门组团来常州考察,研究这种小型化、网约化的公交运营模式是否能在本地推广。

对于老年人等特殊群体,运营方也提供了便利。 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预约的乘客,可以直接在站点等候,司机在有空位的情况下都会停车载客。

这些网约公交的车辆维护也按公交标准执行。 每行驶15000公里就要进行一次全面保养,每天收车后都要进行安全检查和卫生清洁。

一位公交行业专家分析,这种模式特别适合城乡接合部和新兴居民区。 这些地区客流量尚未形成规模,用传统大型公交运营确实不经济。

在常州,这些网约公交的司机都是从传统公交线路中选拔的。 要求驾龄5年以上,无事故记录,并且要接受智能手机操作培训。

运营方在每条线路上配备了4-6辆比亚迪秦,根据预约数据灵活调配。 在预约量较大的时段,会临时增派车辆保障运力。

有意思的是,这种网约公交还吸引了不少年轻人。 数据显示,20-35岁的乘客比例从原来的15%提升到了40%,很多年轻人觉得这种公交方式更符合他们的出行习惯。

虽然采用了网约模式,但这些车辆依然享受公交路权,可以使用公交专用道。 这让它们在早晚高峰时段相比普通车辆更具优势。

在能耗方面,这些电动轿车每百公里耗电约15度,按商业电价计算,成本只有传统燃油公交的十分之一左右。

有乘客建议,是否能在APP上实时显示车辆位置,就像查看网约车那样。 运营方回应,这个功能已经在开发中,预计明年上半年可以上线。

这些网约公交的运营数据也很有价值。 通过分析预约数据,运营方能够精准掌握各站点、各时段的客流规律,为后续线路优化提供依据。

在服务质量监管方面,这些网约公交和传统公交一样,要接受交通部门的定期考核。 考核指标包括准点率、投诉率、车辆整洁度等多项内容。

一些细心的乘客发现,这些网约公交的车身虽然保持着家用轿车的外观,但在前后挡风玻璃处都醒目地张贴着公交线路标识,确保乘客能够清楚识别。

随着运营时间推移,这种模式还在不断完善。 最近新增的预约提醒功能,会在车辆到达前5分钟给乘客发送提示,避免乘客错过班车。

这种创新尝试展现了公共交通发展的另一种可能。 在保证基本服务的前提下,通过灵活配置资源,既控制了运营成本,又提升了服务品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