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景天窗真没用?丰田拒绝安装的5大理由,车主:十年不后悔

现在买车,很多人都觉得全景天窗是个必选项,往车里一坐,头顶上一大片玻璃,又亮堂又气派,感觉车都高级了不少。

可咱们要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在众多汽车品牌都把全景天窗当成卖点的时候,丰田这个品牌好像总是不太感冒,尤其是在一些卖得最好的家用车上,你想找个全景天窗都难。

这到底是丰田技术跟不上潮流,还是说它在大家看不见的地方,有自己的一套盘算呢?

全景天窗真没用?丰田拒绝安装的5大理由,车主:十年不后悔-有驾

这背后藏着的事,还真值得咱们普通消费者好好琢磨琢磨。

咱们先来说说一个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就是漏水。

可能很多人觉得,买个车怎么会漏水呢,这不应该是很罕见的事吗?

但对于全景天窗来说,这还真不是什么稀奇事。

有位深圳的车主就在网上诉苦,说自己带全景天窗的车买了三年,因为漏水问题,来来回回修了五次,车里都快成“水帘洞”了。

这可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个概率问题。

根据一些行业内部的数据,就算是技术已经很成熟的普通小天窗,设计上都存在大约5%的漏水风险。

而换成全景天窗之后,因为玻璃面积大,密封条长,结构也更复杂,这个风险概率会一下子涨到12%左右。

全球知名的调研机构J.D.Power在2024年发布的报告里也提到了,在所有关于带全景天窗车型的售后投诉里,和漏水相关的问题竟然占到了将近四成。

相比之下,像丰田卡罗拉这种只配个普通小天窗或者干脆没有天窗的车型,因为漏水产生的投诉连1%都不到。

其实丰田之所以这么谨慎,是因为早年吃过大亏。

大概在2010年的时候,丰田在国内卖的一款进口SUV,为了迎合当时的潮流,也配上了全景天窗。

结果赶上华南地区雨季,因为天窗的密封胶条顶不住长时间的湿热和暴晒,提前老化了,导致一大批车主家里外面下大雨,车里下小雨,品牌形象受到了很大影响。

从那以后,丰田内部就定下了一个规矩,能不装全景天窗就尽量不装。

实在要装,那这块天窗就得经过非常严苛的测试,比如要连续用强紫外线照上1000个小时,模拟十几年的太阳暴晒,还要反复开关2000多次,确保机械部分不出问题。

这么一套折腾下来,一块全景天窗的成本,就比普通天窗贵出三倍多,丰田觉得与其冒着以后大面积漏水的风险,不如一开始就把这个隐患给掐掉。

如果说漏水只是让人心里添堵,那接下来要说的这个事,就跟咱们的行车安全息息相关了。

全景天窗真没用?丰田拒绝安装的5大理由,车主:十年不后悔-有驾

咱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安全帽,如果在头顶上掏个大洞,虽然凉快了,但你还敢戴着它去工地吗?

车也一样。

车顶上那几根横着的钢梁,是整个车身结构里非常重要的支撑部分,就像房子的承重墙。

要装全景天窗,就意味着要把这些钢梁给切断或者移走,车顶的整体强度自然就下来了。

有专业的碰撞实验室做过测试,同一款车,带全景天窗的版本,车身抵抗扭曲变形的能力,比没有天窗的版本要低17%左右。

这个“抗扭刚度”说白了,就是车身结实不结实,在急转弯或者发生碰撞的时候,车身越不容易变形,车里的人就越安全。

丰田在这方面是出了名的“一根筋”,比如凯美瑞,它的车身抗扭刚度在同级别的车里一直都是名列前茅的。

丰田的工程师算过一笔账,为了弥补切掉横梁损失的强度,你得在天窗周围额外增加好几根加强梁,这样一来,光成本就要多出大几千块钱,车顶的重量也会增加三十多公斤,相当于车顶上常年坐着一个小孩。

在美国,有个非常权威的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他们的碰撞测试就显示,在模拟车辆侧翻的事故里,带全景天窗的SUV,车顶的抗压能力平均要下降22%。

而丰田的RAV4,就是因为坚持用完整的钢板车顶,连续十几年都在这项测试里拿到最高安全评价。

对于咱们大多数买车用来家用的普通人来说,关键时刻能保命的车身结构,可能比抬头看星星的浪漫要实在得多。

除了安全,还有一个每天开车都能感受到的问题,就是噪音。

有车主做过对比,同样是在高速上开到时速100公里,朋友那台带全景天窗的SUV,车里说话得靠喊,噪音有68分贝,而他自己的凯美瑞,车里就安靜不少,大概在62分贝。

别小看这几分贝的差距,在听觉上感受是很明显的。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一大块玻璃就像一面鼓,高速行驶时风吹在上面,产生的噪音会比钢板车顶大得多。

就算是用上了更高级的双层夹胶隔音玻璃,风噪还是会明显增加。

更烦人的是一种低沉的“嗡嗡”声,也就是所谓的低频共振。

当你开着带全景天窗的车过减速带或者走一些烂路的时候,那块巨大的玻璃会发生震动,如果这个震动的频率正好跟车身产生了共鸣,就会发出这种让人心烦意乱的声音。

全景天窗真没用?丰田拒绝安装的5大理由,车主:十年不后悔-有驾

丰田自己的实验室研究过,长时间在这样的噪音环境下开车,人的疲劳感会增加三成。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像雷克萨斯LS那种上百万的豪华轿车,也还是坚持用传统的小天窗,因为对于高端车来说,营造一个安靜舒适的乘坐环境,比一个花里胡哨的玻璃顶更重要。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成本了。

可能很多人都想不到,一块面积大约1.1平方米的全景天窗,它的材料和制造成本,加起来要6500块钱左右,这都快赶上半台小排量发动机的价钱了。

丰田的造车理念一直都是“把钱花在刀刃上”。

在他们看来,全景天窗好看是好看,但对提升一辆车的核心价值帮助不大,属于“锦上添花”但非必需的东西。

所以,他们更愿意把这笔钱省下来,用在大家更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地方。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卡罗拉双擎,它没有全景天窗,但是把省下来的成本都用在了那套混合动力系统上,那套系统的电池非常耐用,开个十几年性能也衰减不了多少,省下来的油钱和那种平顺的驾驶感受,是每天都能体验到的。

再比如丰田的入门级小车致炫,最低配的版本连个普通天窗都没有,看起来很“丐版”,但它却标配了一整套主动安全系统,包括能帮你预防碰撞、提醒你车道偏离等等。

在丰田看来,在关键时刻能避免一次事故的安全配置,远比一个一年也开不了几次的天窗更有价值。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丰田其实是摸透了大部分中国车主的真实需求。

他们自己做过市场调查,结果发现,有超过七成的车主,一年到头打开天窗的次数还不到12次,平均一个月都用不到一回。

更有意思的是,有四成的人,基本上就是提车的时候好奇打开过一次,之后就再也没动过那个开关。

而且,在35岁以上的男性车主里,有超过八成的人都觉得天窗是个“华而不实”的配置,而这个年龄段的人,恰恰是丰田最主要的客户群体。

当然,丰田也知道年轻人喜欢这个,所以你看在一些新车型上,比如威飒,它也提供了全景天窗,但它很聪明地给所有带天窗的版本都配了一个很厚的电动遮阳帘。

就这么一个小小的改动,就解决了夏天怕晒这个最大的痛点,结果显示,这种带遮阳帘的车型,天窗的实际使用率比那些只有一层薄纱网的车型高出了将近一半。

这说明,丰田不是死板,而是在追求潮流的同时,始终把实用性放在第一位。

综合来看,当别的品牌都在用全景天窗这样的配置来吸引眼球时,丰田选择坚守自己的阵地,把更多的成本和精力投入到提升车辆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上。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一辆车最重要的可能不是那些花哨的功能,而是在刮风下雨时能给你一个安稳的庇护,是开了十年之后依然省心耐用,卖二手车时还能卖个好价钱。

从这个角度看,丰田的“保守”,或许才是它最大的智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