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让不少人,尤其是生活在县城和乡镇的朋友们格外关注。
这事儿的主角,就是那个总能造出“神车”的五菱。
从五菱宏光到宏光MINI EV,五菱似乎总能精准地抓住咱们老百姓的需求。
而这一次,他们把目光对准了一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领域——三轮车。
但五菱一出手,就没打算按常理出牌,他们放出话来,要造一台混合动力的三轮摩托,续航里程能达到惊人的680公里。
这个数字一出来,可把那些开着电动“老头乐”的大爷大妈们给整不会了,每天都得算计着电量,跑个几十公里就心慌的日子,难道要被终结了?
不过,这台听起来近乎完美的三轮车,到底是解决我们出行难题的福音,还是一个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却充满问题的“新玩意儿”呢?
这事儿,咱们得坐下来,好好地聊清楚。
首先,咱们必须承认,680公里的续航能力确实太有冲击力了。
为了让大家有个直观的感受,我们不妨做个比较。
现在市面上最常见的电动三轮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老头乐”,续航里程普遍在50到100公里这个区间。
这意味着,它们的主要活动范围基本就被限制在了家门口的几公里内,出个远门,比如从村里去一趟县城,都得提前规划好充电的地方,续航焦虑几乎是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
再看看普通的125cc燃油摩托车,虽然加油方便,不存在续航焦虑,但它们的油箱通常不大,加满一箱油能跑个200公里就算不错了,长途跋涉同样需要频繁进出加油站。
现在,五菱这台混合动力三轮车来了,它用一台200cc的发动机配合一个12千瓦的电机,一下子把燃油车的长续航和电动车的经济性结合了起来。
680公里,这个距离足够你从北京一路开到河南郑州,中间都不用为能源补给操心。
这对于那些需要经常在城乡之间往返,或者从事小本生意需要长距离运输的人来说,吸引力无疑是巨大的。
而且,它还不只是跑得远,配置也相当可观,载重能力达到800公斤,车内是三门四座的布局,甚至还给配上了冷暖空调。
这简直就是把一台小型汽车的舒适配置,搬到了一台三轮车上,彻底改变了过去三轮车“冬冷夏热,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
然而,就在大家为这些强大的性能参数感到兴奋的时候,一个关键的细节却给这份热情泼了一盆冷水。
这台车的最高时速被限制在了80公里每小时。
这个速度意味着,它将与所有的高速公路无缘。
这就造成了一个非常尴尬的身份定位问题。
你说它是摩托车吧,它却有着四个座位和空调这样的汽车化配置;可你要说它是汽车吧,它又只有三个轮子,连上高速的资格都没有。
它就像一个被卡在中间地带的“新物种”,既无法完全融入摩托车的世界,也够不着汽车的门槛,只能在国道、省道和乡间小路上行驶。
这种不上不下的定位,让它的使用场景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接下来,我们再谈谈大家最关心的价格问题。
据透露,这台车的售价将在3万到5万元之间。
这个价格区间,可以说设置得非常巧妙,也让很多潜在的消费者陷入了纠结。
我们可以算一笔账:如果你的预算有限,花一两万块钱买一台新国标的电动车,虽然便宜,但续航短板明显,活动半径受限;如果你咬咬牙,花六七万块钱买一台二手的五菱宏光或者其他小型汽车,虽然能上高速,是个正儿八经的四轮车,但购车成本和后续的保险、保养、油耗开销都要高出一大截。
而五菱这台混动三轮车,正好就卡在了这两者之间。
它用超长的续航解决了电动车的痛点,又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吸引了那些觉得买二手车负担重的消费者。
它就像在市场上开辟了一个新的赛道,专门等着那些预算和需求都比较“纠结”的人。
但是,这种纠结还体现在它的内饰上。
宣传中提到的钢琴烤漆、人体工学座椅、中控大屏,听起来非常高级。
可我们得想一想,买这种车的人,大多是用来做什么的?
很可能是用来拉货、下地干活的。
试想一下,你刚从地里忙完,一身泥土坐进那个据说很高级的座椅上,心里会不会咯噔一下?
或者你从批发市场拉了一车化肥,搬运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那漂亮的钢琴烤漆面板,不出几天可能就变成了大花脸。
花几万块钱买了一台内饰精致的三轮车,结果用起来却要小心翼翼,生怕弄脏了、刮花了,这种感觉,实在有些本末倒置。
不过,以上讨论的性能、价格和定位问题,其实都还不是最关键的。
对于这种新型交通工具来说,一个最根本、也最致命的问题,就是政策法规。
说白了,就是它到底能不能合法上牌,能不能正大光明地开上路。
这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
现实情况是,目前国内很多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对于三轮摩托车的管理政策都非常严格。
在“禁摩限电”的大背景下,很多地方的车管所早就已经停止为三轮摩托车办理登记上牌业务了。
我身边就有这样的真实例子,一个朋友想买个三轮车做点小生意,跑了好几个地方的车管所,得到的答复都是“不给上牌”。
最后没办法,只能多花好几万买了一台小货车,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五菱这台车,就算技术再先进,续航再长,如果最终倒在了“上牌”这道门槛前,那一切都将是空谈。
你满心欢喜地花了5万块钱,结果买回来的却是一个只能在村口转悠的“大玩具”,连城都进不去,那份失落感可想而知。
更何况,围绕着它还有一系列悬而未决的法律问题:它到底属于机动车里的哪一类?
保险应该怎么买?
年检的规定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开它需要什么样的驾驶证?
是摩托车D照就可以,还是需要汽车驾照?
对于这些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切身利益的问题,目前厂家还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说法。
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
综合来看,五菱这次瞄准的市场,其实是一个非常细分的、甚至可以说是夹缝中的市场。
它的理想用户画像应该是这样的:生活在政策相对宽松的三四线城市或者广大的县城、乡镇地区,当地允许三轮摩托车上牌;有中长途的出行或运输需求,但又不想承担汽车那么高的成本;对车辆的舒适性有一定要求,不满足于传统“老头乐”的简陋。
把这些条件一条条筛选下来,真正符合的消费者群体到底有多大,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
五菱的意图很明显,是想用一款正规、有技术含量的产品,来规范和升级目前乱象丛生的低速电动车市场。
这个想法是好的,也体现了“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的企业精神。
但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或许不是一台更豪华、更复杂的三轮车,而是一个能合法上路、价格合理、能实实在在解决问题的工具。
所以,对于这台车,我们可以保持关注,但千万不要冲动。
在下决心之前,最应该做的不是研究它的续航和配置,而是先去当地车管所问一句:“这种车,咱们这里能上牌吗?”毕竟,再长的续航,也跑不过一张写着“禁止通行”的通知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