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起火,消防:车辆在高速发生故障,拖下高速后冒烟起火

一辆徐州牌照的小米汽车,在江苏常州街头燃起熊熊大火。 火光冲天、浓烟翻滚的画面瞬间引爆网络——这已是小米汽车近期第三起公开的起火事故。

小米汽车起火,消防:车辆在高速发生故障,拖下高速后冒烟起火-有驾

惊魂一刻:拖车刚卸下,车辆瞬间自燃

据现场目击者描述,11月10日,这辆小米SUV在高速发生故障后,被拖车运送至常州某修理店附近。 然而,就在车辆从拖车卸下一两分钟后,车身突然冒烟并迅速起火。 附近商户心有余悸:“火势覆盖了整个车身,烧了二三十分钟,幸好消防员及时赶到,无人伤亡。 ”常州消防证实,起火原因正在调查,但提及车辆此前因事故导致底盘受损。

——这一幕与今年4月安徽高速小米SU7撞护栏爆燃致3人死亡、10月成都小米SU7碰撞后车门无法打开致驾驶员身亡的事故,形成了刺眼的呼应。

追问焦点:底盘碰撞与电池安全

尽管小米曾高调宣传其电池安全技术,如电芯倒置设计、17层高压绝缘防护等,但接连事故暴露出极端场景下的潜在风险。 业内人士分析,底盘碰撞可能导致电池包变形,引发内部短路。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车辆在未直接碰撞的情况下起火,是否与底盘受损后的电池稳定性有关?

更令人担忧的是,事故后救援难度频现。 成都事故中,电子门把手失效导致救援人员“拳打脚踢”也无法破窗;安徽事故中,车门锁死困住三名乘客。 这些案例共同指向智能汽车的安全冗余设计——当电路系统失效,机械应急方案能否真正救命?

行业警示:技术狂飙别丢了“生命敬畏”

小米汽车起火,消防:车辆在高速发生故障,拖下高速后冒烟起火-有驾

小米汽车曾以“纽北赛道纪录”标榜性能,但赛道光环与日常安全并非等同。 消费者要的不是极限速度,而是每一次出行都能平安回家的确定性。 当车企热衷于宣传智能驾驶、百公里加速时,是否该重新审视对电池安全、机械冗余等基础保障的投入?

国家已行动:9月发布门把手强制性国标征求意见稿,拟淘汰全隐藏式设计;10月小米召回11万余辆SU7,原因正是辅助驾驶系统存在碰撞风险。 这些举措背后,是对“科技以人为本”的回归。

安全不应是营销话术,而是生命底线

每一次起火事故,都是对行业的一记警钟。 车企不能只靠发布会上的“重新定义”,更需在每一次事故后反思:技术是否真正守护了生命? 毕竟,对于车主而言,再炫酷的科技,都比不上事故发生后那一扇能及时打开的车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