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如同琉璃,碎裂容易,修复却难。潍坊林肯车主王先生的遭遇,恰如这破碎的琉璃,映照出消费市场信任的危机,令人扼腕叹息。新车发动机故障,4S店承诺更换,原以为曙光在前,谁料想换来的竟是“三无”产品,无异于雪上加霜,伤口撒盐。
王先生的林肯MKX发动机罢工,4S店同意更换。然而,这新发动机如同幽灵般来历不明,没有合格证明,发动机号神秘莫测,甚至连报关单上也找不到海关的印记。这就好比购买一件“皇帝的新衣”,空有其表,却无任何保障。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车管所竟然让4S店重新打刻发动机号,而且沿用旧号码!这新发动机就此“洗白”上户,摇身一变成了合法身份,其中的猫腻,令人细思极恐。试问,如此暗箱操作,置消费者权益于何地?
王先生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谁愿意花费重金购买的座驾,却如同一颗定时炸弹,不知何时会再次抛锚?4S店却将责任推卸给车主,声称是王先生保养不当导致发动机故障。即便如此,更换的发动机也应当符合规范,岂能用“三无”产品搪塞?这正如《诗经》所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4S店巧言令色,却行鼠窃狗之事,令人不齿。更甚者,4S店竟然辩称进口发动机无需合格证,国外没有此规定。莫非进口产品就可以凌驾于国内法律法规之上?如此强词夺理,颠倒黑白,令人愤慨。
类似事件层出不穷,折射出消费市场诚信的缺失。多少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遭遇过商家的欺骗和推诿?“假一赔十”沦为虚假承诺,售后服务形同虚设。消费者的权益,如同风中残烛,岌岌可危。这让人不禁质问:市场监管的利剑在哪里?法律保障的盾牌在哪里?
要根治此类顽疾,监管部门必须雷霆出击,严惩不法商家。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筑牢消费者权益的防火墙,让消费者在维权之路上不再孤军奋战。更重要的是,企业应当恪守商业道德,诚信经营,勿让“唯利是图”蒙蔽了双眼。须知,失去的信任,如同泼出去的水,难以收回。
健康的市场,需要买卖双方共同维护。消费者要擦亮双眼,勇于维权;企业要诚信为本,赢得口碑;监管部门要执法必严,维护市场秩序。唯有如此,才能构建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让消费者安心消费,让企业蓬勃发展,这才是我们共同的愿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