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变了,是真的有点不一样了——这篇文章就把最近那些热闹的点儿交代清楚,讲明白什么时候怎么转折,让你知道蔚来是怎么从被骂到被捧,然后又开始稳住人心的,后面有几处细节你可能想不到,我把时间线和关键节点都放齐了,让人一口气看明白。
2018年2月,特斯拉那份年报亏了22亿美元,市场就开始折腾起来,Model 3的产能问题让投资人抓心挠肝,而马斯克还在烧钱做Semi和Model Y,到处是质疑和空头的声音;
那会儿特斯拉走过“地狱时刻”,结果熬出来了,市值翻了很多倍,这事儿其实跟后来蔚来的故事有相似的影子;
2019年,蔚来曾经被扣上“最惨男人”的帽子,销量和现金都被人怀疑,但李斌一直是长期主义的那一套,说耐心点再给时间,能把自己从悬崖上拉回来;
2020年,蔚来成了新势力销冠,风光一时,但随后又陷入高端纯电的困局,好多声音觉得蔚来顶不住价格战和竞争压力;
2024年上半年,蔚来的月销量还在1万到2万之间徘徊,子品牌投入沉重,财务压力明显,几次差点要调整策略,但内部还是决定坚持多品牌路线;
2025年下半年,李斌打了两场关键仗,先后推出乐道L90和全新ES8,10天内15万人来试驾,全新ES8订单排到明年一季度,乐道L90三个月交付破万,产能拉到1.5万;
萤火虫那款上市时口碑有风波的车和年初交付受挫的乐道L60,口碑都逆转了,销量跟着翻盘,三大品牌合力把蔚来拉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0月,蔚来、乐道、萤火虫三条线全线增长,蔚来当月交付量首次突破4万台,NIO和乐道贡献各约1.7万台,萤火虫近6千台,同比接近翻倍,这波增幅不是靠入门车、而是旗舰车型带动;
全新ES8和乐道L90走红,原因不止是价格诱人,还在于产能够用,单车降本和平台复用让毛利率反而更好,李斌说这会把四季度毛利率拉回到16%到17%;
蔚来在研发上下了很多注,ES8用了神玑芯片,算力没变但单车降本一万元,NT3.0平台65%零部件复用让整体成本下降,电池和核心件价格回落也帮了忙;
李斌过去很反对降价,他担心行业掉进无底价战,曾说中国车企营收占全球两成利润只有2到3%,价格战会把大家都拖下水;
为了这次回暖,蔚来早在2017年就开始做多品牌尝试,先有长安蔚来和广汽蔚来,后来变成阿维塔和合创,2020年决定自建乐道和萤火虫,路径从合资回归自研;
过去两三年,子品牌投入重,销量没起来时财务压力山大,公司内部一度考虑暂停子品牌,但最后选择坚持并优化组织,扁平化研发团队开始支持三条品牌线,电驱电机高度复用节省了资源;
换电网络的扩张也给蔚来加了把火,两周前换电次数突破9000万次,日均换电单量超过10万次,1亿次换电指日可待,换电成了用户首选的补能方式之一;
行业环境也在变化,公共充电桩数量和换电站扩充让加油的体验优势在缩小,纯电车型销量增速在2025年上半年有明显回升,乘用车市场的电动化拐点正在显现;
在公司内部,蔚来推行CBU,组织结构精简,高层调整持续进行,秦力洪在内部强调这是“检验体系能力的生死局”,四季度要把盈利做出来,不是展示给别人看的;
高盛最新把蔚来2026到2030年的销量预测上调了6%到11%,预计2028年实现全年EBIT盈亏平衡,股价从年内低点3.02美元反弹到8.02美元,投资者开始重新下注;
乐道L90的前备箱设计让人记住,ES8尺寸在中国纯电SUV里属于上位,第二起居室的概念也抢了不少MPV的用户,这些产品细节带来的感知提升并非偶然,是多年平台化和自研能力积累的结果;
李斌说蔚来十年前做的事情和今天差别不大,坚持技术路线和产品规划的“冷板凳”让公司在拐点来临时能迅速放量,产品定义层面也学会跟进用户认可的配置,不再死抱面子不学人家的优点;
这一轮反弹既有外部环境的催化,也有内部节奏的优化,三大品牌的协同、产线产能的提升和换电网络的规模化,合在一起把蔚来推到一个新的起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