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迪到捷尼赛思:豪车速度、设计与格局,正在颠覆你的汽车想象!

晚高峰时段总有些新闻能让人忍不住想停下来细看呀,就像今天看到的几条车界消息,真的是既新鲜又带点震感。第一个就是奥迪的R26概念车,他们这次是认认真真要进F1赛场了,而且日期已经卡死在2026年,想想都觉得热血。钛灰和碳黑的渐变涂装在灯下会像金属流动一样,红色的点缀就像一颗心在跳,这种设计不单是漂亮,跟赛车空气力学的结合也是精准到位。因为有混动系统的支持,电机部分功率可比现在的提升三倍,既然内燃机以后都用可持续燃料,那在赛道上能看到的就不只是速度,还有技术的彻底转型。等到墨尔本站揭幕战的时候,估计连那些平时不追赛车的人也会忍不住瞄一眼呢。

从奥迪到捷尼赛思:豪车速度、设计与格局,正在颠覆你的汽车想象!-有驾

说起豪车,迈凯伦的动作可以用“反常识”来形容,以前大家都猜他们的第一款SUV会走紧凑路线,但结果是更大更霸气,甚至比保时捷卡宴Turbo GT还宽一些。我在脑子里想象那个24英寸轮圈和肌肉线条的搭配,光是停在街角就能让人慢悠悠围着转一圈。新车会有混动V8,但不会用超跑的碳纤维壳,这也说明他们没打算玩一成不变的那套。这个项目要到2028年才正式带到消费者手里,中间他们还有一长串的新品计划,限量超跑、V6新平台、高性能敞篷版,听着就是个不让人休息的节奏。而且背后的资本和合作公司背景也挺有意思,跟蔚来的零部件合作,可见这两年电动化的联盟趋势真的是越来越明显。

再换个口味看看斯巴鲁,他们这个BRZ Type RA就不是“豪华路线”,更多是让赛车迷心痒的那种机械升级。限量300台只在日本卖,还要抽签才能买到,这个门槛设得挺高。车子用了赛车级的轻量化配件,像活塞、连杆这些都换成赛用级别,虽然马力没变,开起来的顺畅度和振动抑制却明显提升。加上STI的整套空气动力包,又能选碳纤维尾翼,这种定制玩味很对那批忠实粉丝的胃口。其实它就是把赛道上能验证的零件搬到量产车上,让普通驾驶者也尝到一点赛场的味儿,这种做法比单纯刷数据更有吸引力嘛。

从奥迪到捷尼赛思:豪车速度、设计与格局,正在颠覆你的汽车想象!-有驾

而捷尼赛思GV90,更值得关注的是无B柱的对开门,这种设计在概念车上常见,但量产难度很大,他们这次看样子真的要落地了。没有B柱的车门从外观到体验都是另一种自由感,从前排到后排的视线完全通透,进出也更优雅。虽然为了结构强度,他们在门本身做了加固锁止,内饰看到船长座椅、蓝紫色真皮和金属饰件,也能感受到那种强调细腻豪华的路线。参考同集团平台其他车型的配置,这台车大概率会有500公里左右的续航和双电机四驱,不管是不是喜欢电车,这样的旗舰SUV都会让人想试一试吧。

迈凯伦的MSO部门这次算是玩出了艺术气息,750S Spider Project Viva专门用拉斯维加斯的霓虹做创作主题,还请了F1车手诺里斯和皮亚斯特里亲自参与细节设计。涂装的闪烁颗粒在灯光下应该有那种赌城夜景的味道,车身上各种小彩蛋,像骰子刻年份、新西兰奖章,都是品牌和赛事的历史缩影。这台车不会量产,只是展出用,但象征意义很强,把赛道精神和都市文化结合在一起,不只是卖车,更是一次身份认同的告白。看着他们用车来讲故事,会觉得机械和艺术之间的界限其实没那么硬。

从奥迪到捷尼赛思:豪车速度、设计与格局,正在颠覆你的汽车想象!-有驾

这几条消息里有速度的魅力、有技术的突破,也有设计的惊喜。虽然我们平时见到的多是量产车,但正是这些概念和限量款在不断试探边界,让未来的汽车世界有更多不一样的可能。或许等到几年后,这些今天看似前卫的细节,就会悄悄进入我们的日常道路上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