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曾力推“大鼻孔格栅”?宝马高管:在中国市场受追捧

相信不少关注汽车的朋友们,前几年都被宝马新车的设计给整得有点懵。

特别是那个车头正中间的双肾格栅,也就是咱们常说的“猪鼻子”,那尺寸是肉眼可见地一年比一年大,从一开始挺精神的小鼻孔,一步步膨胀,到后来在宝马7系和纯电动的iX这些旗舰车型上,简直就成了一对“大腰子”,感觉都快占了半个车头了。

一时间,网上的段子和吐槽满天飞,有人说丑,有人说太夸张,觉得宝马的设计师是不是审美跑偏了。

为啥曾力推“大鼻孔格栅”?宝马高管:在中国市场受追捧-有驾

可奇怪的是,不管大家怎么说,宝马好像铁了心一样,在这条“大鼻孔”的路上一路狂奔。

这背后到底是图啥呢?

最近,随着宝马在德国慕尼黑车展上发布了一款全新的概念车,这个谜题的答案,总算是被宝马自己的设计总监给揭开了,而且这个答案,还跟咱们中国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事情是这样的,在慕尼黑车展上,宝马展示了一款叫“新世代”的概念车,这款车可以说是未来几年宝马新车的设计方向。

让很多人眼前一亮的是,那个被吐槽了很久的“大鼻孔”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细又长的双肾格栅,造型非常复古,一下子就让人想起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宝马那些经典的功勋车型。

宝马也大方承认,未来的新车,包括差不多四十款车型,都会朝这个更清秀、更经典的方向去设计。

这下可好,很多人都觉得宝马这是“迷途知返”,终于听进大家的意见了。

为啥曾力推“大鼻孔格栅”?宝马高管:在中国市场受追捧-有驾

可问题也来了,既然现在觉得小的好了,那当初为什么非要把格栅搞那么大呢?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宝马集团的设计总监,一个叫阿德里安・范・霍伊东克的荷兰人,也就是主导了“大鼻孔”时代设计的总负责人,出来说话了。

他非常坦率,一点没藏着掖着,直接就把原因说了出来。

他说,之所以会设计出那种非常巨大的格栅,是因为这种设计在世界上的一些特定地区特别受欢迎,他直接点名说:“比如在中国市场”。

他还补充说,就算是现在,也还有很多中国消费者就喜欢这种显眼、霸气的设计。

这话一说,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有点意外,敢情这“锅”是咱们的?

但咱们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一下,会发现他说的不无道理。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尤其是对于汽车这种既是工具又是身份象征的商品来说,“大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

为啥曾力推“大鼻孔格栅”?宝马高管:在中国市场受追捧-有驾

咱们买车,讲究的是一个“面子”,车身要长,空间要宽敞,外观看起来要有气势。

一个巨大、醒目、闪闪发亮的进气格栅,正好就满足了这种心理需求。

它就像一个响亮的宣言,不用说话就能告诉别人这是一台豪华车,能给车主带来很强的存在感和价值感。

宝马作为一家在中国市场深耕多年的豪华品牌,显然是把这一点研究得非常透彻。

他们知道,要想抓住核心消费者的心,就得在设计上迎合这种偏好。

所以,宝马其实是做了一道选择题。

一边是欧美等传统市场,那里的车迷可能更喜欢宝马经典、运动、内敛的风格,对“大鼻孔”接受度不高;而另一边,是以中国为代表的、购买力极强的新兴市场,这里的消费者用实实在在的钞票,为这种霸气的设计投了赞成票。

作为一个要赚钱的全球性企业,宝马的选择其实很现实。

为啥曾力推“大鼻孔格栅”?宝马高管:在中国市场受追捧-有驾

范・霍伊东克也说了,他们对这个决定一点也不后悔,因为市场的反应证明了他们是对的。

他说,虽然网上骂声一片,但从实际的销售数据来看,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消费者抵制”,那些被吐槽的车型反而卖得更好了。

数据也确实如此,就在“大鼻孔”设计争议最大的那几年,宝马在中国的年销量节节攀升,好几次都坐上了国内豪华品牌销量第一的宝座,尤其是像7系、X7这种顶级车型,顶着最大的“鼻孔”,销量却异常坚挺。

这说明了一个现象,那就是在网上发表评论的人,和真正花大价钱去买这些车的人,可能根本就不是同一群人。

对于宝马来说,能带来利润的设计,就是好设计。

当然,如果仅仅把“大鼻孔”归结为迎合市场,那也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

范・霍伊东克还解释了这背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技术的需要。

为啥曾力推“大鼻孔格栅”?宝马高管:在中国市场受追捧-有驾

现在造车,已经不是简单地把发动机、变速箱和四个轮子装在一起了。

现在的汽车越来越智能,各种驾驶辅助功能,比如自动跟车、车道保持、主动刹车等等,都离不开大量的传感器、雷达和摄像头。

这些精密的电子设备就像是汽车的“眼睛”和“耳朵”,需要安装在车头最合适的位置。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么多零零碎碎的东西,怎么才能既美观又不影响功能地整合起来呢?

宝马给出的答案,就是那个巨大的格栅。

在像宝马iX这样的纯电动车上,那个我们看到的“大鼻孔”其实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用来给发动机通风的口子了,它是一整块高科技的封闭面板。

在这块面板后面,就集成了一大堆的摄像头、雷达和传感器。

所以,把格栅的面积做大,不仅仅是为了视觉上的冲击力,更是为了给这些越来越复杂的智能硬件提供一个安身立命的“家”。

为啥曾力推“大鼻孔格栅”?宝马高管:在中国市场受追捧-有驾

从这个角度看,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务实,而且很有前瞻性的工程设计。

它把一个装饰性的部件,变成了一个功能性极强的科技平台。

所以,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宝马格栅从“大”到“小”的这个变化,就能理解得更全面了。

这并不是宝马承认自己以前做错了,向舆论低头,而更像是一次设计理念的更新换代。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他们可能找到了更好的方法来隐藏那些传感器,所以设计上可以回归更经典、更简洁的风格。

但这也不代表“大鼻孔”就会被彻底抛弃。

设计总监也说了,未来宝马会提供不同风格的设计,言下之意就是,喜欢霸气大格栅的消费者,以后照样能买到自己喜欢的车型。

这是一种更聪明的商业策略,就像去餐厅吃饭,菜单上既有重口味的菜,也有清淡的选择,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说到底,汽车设计从来都不是一件纯粹的艺术创作,它是在审美、文化、技术和商业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点的过程。

宝马的“鼻孔”大小之争,恰恰就是这个过程最生动的一个写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