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正准备购买人生第一辆车的朋友来说,汽车发动机舱里的那个“秘密”——到底是选自然吸气还是涡轮增压,总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就好像去餐厅点菜,菜单上写着“清蒸”和“红烧”,都说是好东西,但口味和做法却千差万别,让人一时拿不定主意。
身边的人也总是众说纷纭,有人说自然吸气开着顺滑,后期省心;也有人说涡轮增压动力强,是现在的主流。
听得多了,脑袋里更是乱成一锅粥。
那么,在今天这个时间点,我们到底还有没有必要为这个问题纠结?
或者说,这个选择题本身,还成立吗?
我们不妨先把时钟拨回到大概十年以前,那时候,如果您在买车时讨论这个问题,是完全有必要的。
当时的汽车市场,自然吸气发动机依然占据着半壁江山,尤其是在家用车领域。
比如大家熟知的大众,有卖得非常火的1.6L自然吸气车型,同时也有带“T”的1.4T和1.8T版本供您选择。
日系品牌更是自然吸气技术的忠实拥护者,丰田、本田、日产旗下的大部分车型,都以平顺可靠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作为主打。
在那个年代,消费者确实可以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和偏好,在两种技术路线之间做出一个相对自由的选择。
但时过境迁,如今的汽车市场格局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您再去逛逛汽车市场,就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普通消费者所谓的“选择权”,其实正在变得越来越小。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您手头预算充足,想买一台奔驰、宝马或者奥迪这样的豪华品牌汽车,您会发现,在它们的燃油车产品线里,几乎已经找不到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踪影了。
从入门级的小车到顶级的旗舰轿车,清一色都换上了涡轮增压发动机。
难道我们会因为个人对自然吸气的偏爱,就直接放弃这些主流的豪华品牌吗?
这显然不太现实。
再把目光放回到我们更熟悉的合资和国产品牌,情况也大同小异。
曾经坚守自然吸气阵地的日系品牌,现在也纷纷转向。
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的主力销售车型,要么是涡轮增压,要么是采用了自然吸气发动机的混合动力系统,纯粹靠自然吸气发动机来驱动的车型越来越少,而且大多被放在了入门配置上。
至于欧美品牌以及我们引以为傲的国产品牌,更是涡轮增压技术的坚定推动者。
长安的蓝鲸动力、奇瑞的鲲鹏动力、长城的蜂巢易创等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国产动力系统,核心技术都是围绕着涡轮增压展开的。
可以说,不是我们不想选自然吸气,而是市场上留给我们的纯自然吸气车型,尤其是性能还不错的车型,已经屈指可数了。
所以,我们今天买车,考虑更多的往往是预算、品牌、空间、配置和外观,当这些条件都满足了我们心仪的某款车时,它大概率就是一台涡轮增压车。
纠结于进气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失去了实际意义。
当然,每当谈到这里,总会有一些对驾驶有情怀的朋友会提出,“大排量自然吸气才是真正的王者!”那种动力随着转速攀升而线性输出的感觉,那种高亢的发动机声浪,确实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难以比拟的。
这一点我们必须承认,大排量自吸发动机的驾驶质感确实有其独特的魅力。
但是,“情怀”和“浪漫”的背后,往往是需要普通家庭难以承受的经济成本。
首先是高昂的售价,同样一款车型,搭载V6或V8自然吸气发动机的版本,其价格可能比四缸涡轮增压版本高出一大截。
其次是惊人的使用成本,大排量意味着高油耗,尤其是在我们日常上下班拥堵的路况下,油费会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的税收政策是与排量直接挂钩的,排量越大,每年的车船税和购车时的消费税就越高。
所以,“大排量自吸是王道”这句话,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消费者来说,更像是一个美好的向往,并不具备现实的参考价值。
我们真正应该比较的,是我们买得起、也用得起的小排量发动机,比如1.5升的自然吸气和1.5升的涡轮增压,这两者之间谁更胜一筹。
那么,当我们将比较的范围限定在小排量发动机之后,涡轮增压的优势就体现得非常明显了。
从最直观的动力参数来看,目前市面上主流的1.5T发动机,最大马力普遍可以达到180匹以上,峰值扭矩更是能轻松超过250牛·米。
而一台表现优秀的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其数据可能也就在170匹马力和200牛·米左右。
不难看出,涡轮增压技术可以用更小的排量,压榨出比更大排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更强的动力。
这背后是技术的进步,它让发动机在保证动力的前提下,还能兼顾燃油经济性和环保法规的要求。
这种“花小钱办大事”的能力,正是涡轮增压发动机能够迅速成为市场主流的核心原因。
这种数据上的优势,最终会直接转化为我们日常驾驶中的直观感受。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涡轮增压的车开起来“有劲儿”,尤其是在市区里起步、超车的时候感觉特别轻松?
关键就在于它的动力输出特性——“低转速高扭矩”。
您可以把自然吸气发动机想象成一个需要充分热身才能进入最佳状态的运动员,它的力量需要随着转速的升高才能逐渐释放出来,通常要到三四千转以上,你才能感觉到它真正的实力。
但在我们日常驾驶中,尤其是在城市道路,发动机的转速很少会长时间维持在那么高的区间,大部分时间都在两三千转,甚至更低。
而涡轮增压发动机,就像一个自带“助推器”的选手,它的涡轮在很低的转速,比如一千五百转左右就开始介入工作,强制向发动机气缸内压入更多空气,让燃油燃烧更充分,从而在第一时间就爆发出强大的扭矩。
这就意味着,在大家最常用的转速区间里,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动力响应更快,可以说是随叫随到,让你感觉车子开起来非常轻快。
所以,即便两台车的最大马力参数相同,但涡轮增压车能让你在日常驾驶中更容易、更早地用到它的峰值动力,这种体验上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最后,我们再来聊聊大家对涡轮增压发动机的一些老顾虑,比如所谓的涡轮迟滞、保养费用高和容易坏的问题。
这些担忧在早期的涡轮增压技术上确实存在,但放在今天来看,大部分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所谓的“涡轮迟滞”,也就是踩下油门后动力要等一下才来的感觉,在现在的车上已经非常轻微了,因为现在的涡轮做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轻,响应速度极快,绝大多数驾驶者已经基本感觉不到。
很多时候我们感觉到的顿挫,其实是变速箱的换挡逻辑所致。
至于保养,涡轮增压发动机由于工作环境更苛刻,确实需要使用品质更好的全合成机油,并且更适合加95号汽油,成本上会比一些可以用矿物油、加92号汽油的自然吸气车略高一些,但一年下来多出的花费也有限,用这点成本换来更出色的驾驶体验,是完全值得的。
而在可靠性方面,涡轮增压技术已经普及了十几年,技术非常成熟,其设计寿命基本与整车同步,正常使用开到报废也无需担心。
很多国产品牌甚至敢于提出发动机终身质保的承诺,这本身就是对其技术可靠性的最大证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