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i3探店记:优惠幅度、续航表现与细节体验
那天本来是去给朋友送个文件,结果路过熟悉的那家宝马4S店,心里一动就拐了进去。展厅正中摆着一辆白色的2025款i3 eDrive35L,封闭式双肾格栅看着挺顺眼,不会像有些新能源车那样完全丢掉品牌味道。灯光打下来,那漆面反射得很干净,有点想伸手摸一下。
销售小哥见我盯着车发呆,就凑过来说现在四个配置版本都有现车,不过价格差距不算小。我随口问了句优惠,他笑了一下,说“你要真诚心买,现在力度比去年底还大”。后来才知道,这台eDrive35L官方指导价是35.39万,但裸车能谈到19万左右,北京、广州甚至有人拿到17万现金优惠——听得我有点怀疑是不是报错价。
坐进驾驶位第一感觉是内饰没偷工减料,大面积软包摸起来细腻,没有塑料感。连屏设计的12.3英寸仪表和14.9英寸中控操作流畅,我特意多切换了几次导航和音乐,也没出现卡顿。有意思的是,中控下方那个无线充电板带主动散热风扇,这是销售顺嘴提到的,说夏天长时间充手机不会烫手——这种细节倒挺少见。
后排空间我也试了下,我1米8的身高坐进去腿部还有两拳余量,头顶不压抑;后备厢放两个28寸行李箱绰绰有余,还能塞几个背包。不过老张(修理厂师傅)提醒过我,这类纯电轿车后备厢地台相对高一些,大件搬运时腰得注意别闪着。他自己帮客户搬婴儿推车时就差点崴脚,所以用惯油车的人可能需要适应一下装卸姿势。
聊到续航,小哥说这版配70kWh电池组,CLTC标准526公里。我掏出手机翻群记录,有个南方城市的群友自测,高速120巡航空调全开跑下来实际400出头,但他说上下班代步一周一充还是轻松搞定。而且快充从30%冲到80%只要半小时多一点,他形容“买杯咖啡抽根烟回来就好了”。不过他也吐槽过一次冬天零下十度跑长途,中途找桩费了些功夫,因为部分高速服务区直流桩被占用或维护中,这种情况在北方更常见,要提前规划路线才稳妥。
驾驶感受方面,我试驾绕了一圈城区道路,加速踏板响应很直接,没有延迟感;遇上减速带的时候空气悬挂确实把颠簸化解掉不少,比起之前开的硬悬挂车型柔和很多。但方向盘回馈稍微轻了一点,我个人觉得在高速变道时可能需要更专注些。有趣的是,在转弯处还能感觉到底盘重心低,那种贴地感让人放心,只是刹停前最后两三米制动力收放还需习惯,不然容易让乘客身体往前冲一下子——这也是群里好几个新晋i3主说刚提车时踩刹不够线性的原因之一,需要磨合脚法。
价格这块,小哥又补充说50周年限量版原价35.99万,现在23万左右能落裸;而eDrive40L曜夜运动套装版原41.39万,目前22-24之间浮动。当然落地还得加保险(1.5-2.5万元)和上牌费(约2000元),所以多数版本最终落在22-25区间。他还悄声提醒,如果年底前交付还能享受购置税免征政策,相当于省三万元以上,再叠加置换补贴或者低息分期,对预算紧张的人算是一笔可观节省。不过金融方案利率多少,还得看个人征信评分才能批出来,有客户因为信用卡逾期历史直接被拒贷,这事他遇到好几回,所以提前查清楚比较稳妥。
临走的时候碰巧隔壁桌一个年轻夫妻正在签合同,他们选的是曜夜运动套装,说主要图外观黑化套件帅气。我听他们闲聊才知道,他们原本考虑混动车型,但看到纯电这么大优惠,加上市区不限行,就直接改主意。这让我想到老赵家的二手燃油宝马,上个月挂牌卖掉花了近一个月才成交,新买家就是为了置换成新能源免税+不限号,看样子趋势已经摆在那里,只不过每个人切入时间不同罢了……至于我嘛,还想再看看库存颜色有没有深蓝金属漆,到时候再决定要不要把旧A4出掉换它。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