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台央企新车太炸裂了!不到14万可买,标配百万底盘+激光雷达

一台14万出头的新车,底盘质感能叫板百万豪车,高配版还给你装上了激光雷达。 这不是什么概念车,是长安深蓝S7,一台真实能买到的中型SUV。

这台央企新车太炸裂了!不到14万可买,标配百万底盘+激光雷达-有驾

就在去年,这个配置表还只存在于汽车媒体的幻想帖里。 但深蓝S7就这么来了,带着央企的底气,把高端配置一把拉到了地面。

很多人的印象里,新能源玩花样的是新势力,传统大厂总是慢半拍。 但深蓝S7的出场,像是一记重拳。 它用的是EPA1纯电数字平台,电池包压在底下,车身重心低得像是贴地飞行。

底盘下面,藏着的是铝合金和高强度钢混搭的车身。 官方说整车扭转刚度能跟宝马X3掰手腕。 实际开起来什么感觉? 绕桩测试成绩做到了61公里每小时,这个数字在同等价位里几乎找不到对手。

方向盘转动起来几乎没有虚位,车头响应直接。 过弯时车身扎得很稳,没有那种晃晃悠悠的松散感。 走在破损路面上,悬挂动作很干脆,大小颠簸一口就吞下去了,车内没有生硬的冲击。

一位刚提车的用户在车友圈里留言:这底盘,确实有点那个“百万级”的味道了。

激光雷达的选项。 以往这东西只出现在30万以上的车型上,深蓝S7在13万多起步的版本上就提供了选装。

高配车型直接标配一颗激光雷达,再配上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多个高清摄像头。

这套硬件意味着什么? 在市区拥堵路段,它能实现自动跟车,识别红绿灯,甚至自动变道超车。 高阶的领航辅助驾驶功能也有了基础。 遇到雨天,毫米波雷达可能会受到干扰,但激光雷达依然能通过三维点云清晰捕捉周围环境。

这台央企新车太炸裂了!不到14万可买,标配百万底盘+激光雷达-有驾

上周末我在南京试驾时正好碰上下雨。 路口突然窜出的电动车,系统很早就识别出来并提前减速。 那种安全感,确实是普通传感器给不了的。

动力系统提供了纯电和增程两种选择。 纯电版最大功率有160千瓦和190千瓦两种,都是后驱布局。 电门踩下去,动力来得直接,城市里超车很轻松。

增程版可能是更多人的选择。 CLTC标准下纯电续航超过200公里,综合续航能达到1120公里。 这意味着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当纯电车用,一周充一次电就够。 长途出行时,加油就能走,没有里程焦虑。

实际驾驶中,增程器启动时几乎察觉不到,车内依然保持安静。 充电速度也跟得上节奏,30分钟能从30%充到80%。 现在快充桩越来越普及,补能越来越方便。

坐进车内,首先注意到的是没有传统仪表盘。 所有行车信息都通过AR-HUD投射在前风挡上。 中控是一块15.6英寸的屏幕,能向主驾或副驾侧旋转12度,像向日葵一样。

语音助手的响应速度很快,基本能做到“随叫随应”。 副驾驶正前方还嵌着一块12.3英寸的娱乐屏,集成在遮阳板里。 面部识别、手势控制这些功能都没有缺席。

这台央企新车太炸裂了!不到14万可买,标配百万底盘+激光雷达-有驾

车身长4750毫米,轴距却达到了2900毫米。 后排地板是全平的,腿部空间很充裕。 后备箱开口大,容积可观,放婴儿车或者露营装备都没问题。

深蓝S7并不完美。 低配车型需要选装才能获得激光雷达,座椅通风、后排侧气囊这些高级配置也只出现在高配车型上。 内饰某些部位的材质处理,相比传统豪华品牌还有提升空间。

但回到14万出头的价格,这些取舍似乎变得可以理解。 用一位汽车媒体人的话说:“这车的短板,都在你能接受的范围之内。 ”

在15万以内的价位,深蓝S7给出了一个以往难以企及的选择:既有扎实的底盘功底,又有前沿的智能装备,还解决了纯电车的续航焦虑。 它面对的,是那些既看重传统驾控质感,又不愿错过智能科技的用户。

市场反应很快显现出来。 上市第一个月,深蓝S7的订单就突破了8000台。 这个数字背后,是消费者用真金白银做出的选择。

一位刚刚卖掉合资紧凑型SUV转订深蓝S7的用户说:“以前觉得新势力太激进,传统品牌又太保守。 深蓝S7找到了一个平衡点,既有大厂的稳健,又有科技的锐度。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配置下放的速度越来越快。 一年前还属于高端车型专属的激光雷达、AR-HUD等配置,如今已经出现在14万级别的车型上。 深蓝S7像是一条鲶鱼,搅动了整个细分市场。

产品本身的颠覆性,加上有竞争力的定价,让深蓝S7成了2024年新能源SUV市场的一个现象级产品。 它证明了一件事:在电动化时代,价值重构正在加速发生。

#玩出数码新浪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