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别克GL8这辆车。说实话,这车厉害啊!二十多年前,它刚出来的时候,那线条,那空间,一下子就把咱们中国的商务车市场给盘活了。从一开始被叫“陆上公务舱”,到现在出了新能源插混版,它变了26年,有了一百八十万个车主。大家信赖它,它也一直都是咱们这豪华MPV里的“天花板”。你说,一个车企是怎么做到的?我觉得这事儿挺有意思,咱们今天就聊聊它。
现在车市多卷啊。都2025年了,感觉大家都在拼命,就像打仗一样,刀都快亮出来了。比亚迪和特斯拉,那价格战打得,都快一年了。好多新能源车都降价了,有的便宜几千块,有的直接便宜好几万。有些牌子为了多卖点,甚至亏钱也在卖。看着都替他们急。这种竞争,连MPV这种以前不那么热门的车,都躲不过去。有一辆车就是不一样,它偏偏卖得特别好。就是别克GL8。乘联会刚说了,今年1到10月,它总共卖了十万多辆。它的陆尊插混版,开了一年还能卖八成多的价钱,这保值率,真高!
我身边很多老板朋友,几乎人人都有一辆GL8。有人开玩笑说,你用GL8去接客户,人家一看就觉得你这个人挺靠谱的。你说,咱们中国人买MPV,怎么就绕不开它呢?差不多十个人里,有八个会先看看GL8。这事儿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那时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丰田普瑞维亚很火,一下就把日系MPV给带起来了。我记得那时候央视财经报道过,日系车厂算盘打得特别精。造车每一分钱都算得清清楚楚,给的配置也绝对不会超过定的价钱。
你看丰田埃尔法,它2010年来中国,到现在也没怎么大改。动力系统跟现在的新能源车比,差了一大截。可是,它就是靠着“少”,一直加价卖,加个二三十万都是常事。这种卖法,在日本可能还行。毕竟日本一年才卖四百多万辆车,搞点“小而美”的就够了。但咱们中国市场完全不一样啊!咱们十四亿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地盘。2024年,一年就卖了三千多万辆车,是日本的七倍多。通用汽车早就看明白了。它在1999年,专门给中国市场设计了GL8,然后就直接开进了机场的贵宾通道。当时汽车圈很多人都觉得通用疯了,谁会信MPV能在中国火起来?但是事实证明,市场大,就得走“量大”的路子。车造得多,成本就低。省下来的钱,又能拿去做研发,让用户用着更好。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越转越大。
举个例子吧,2015年那会儿,很多日系MPV还在用老旧的自然吸气发动机。GL8呢,已经开始用涡轮增压了。油耗低了,车子也更有劲了。那时候《中国汽车报》测过,GL8的百公里加速,比一个日系对手快了将近两秒。你说,这差距多大?这两种做法,说白了就是“水土不服”。日系车在日本,像个“精致的小作坊”。可它到了中国这个“超级大工厂”,自然就比不过GL8这种懂得本土化,走“大规模”路线的选手了。
GL8能火这么久,不是随便就行的,它有自己的几把刷子。第一招,我觉得是技术上的“降维打击”。去年《汽车博览》做过测试,GL8插混版从北京开到上海,路上就充了一次电。跟同级别的日系混动MPV比,能省差不多三百块油钱。这可不是小数目。有些日系车,到现在都拿不出能打的插混技术,还在用老旧的混动系统撑场面。更关键的是,GL8虽然是美国牌子,但它骨子里是实实在在的“中国造”。武汉那个上汽通用工厂,可是国家级的智能制造工厂,《大国重器》都报道过。在那里造的GL8,零件九成多都是国产的。咱们中国的新能源供应链有多牛,就不用我多说了吧?宁德时代的电池、华为的车机系统,这些顶尖的资源GL8都能用上。可有些进口MPV呢,想加个咱们中国人喜欢用的CarPlay,都得等半年。这就是本土化做得好不好的区别啊。
它的第二招,我觉得是“豪华平权”。以前,你想买个带真皮座椅、有按摩功能的MPV,没个五六十万根本下不来。那是真的贵啊。可现在呢,GL8所有车型都有真皮座椅,还有按摩功能。两米八长的迎宾光毯,一键VIP模式,这些都成了标配。三十多万就能买到手。去年我在网上看到一个网友分享,他本来想买一辆日系MPV。结果去试了GL8的按摩功能,立马就改主意了。他说:“花一半的钱,享受一样的待遇,我干嘛不选它?”这就是规模化的厉害之处,它把本来很奢侈的东西,变成了我们老百姓都能用得上的日用品。《经济观察报》评论过,这种生意模式,比单纯的技术领先更难学。因为它要对市场看得特别准。
第三招,是它织了一张“服务大网”。全国有八百家4S店,百分之九十八的地级市都有它的服务点。就算你住在三线小城,以前修个高端MPV得跑省会,现在家门口就有GL8的维修站了,换个零件当天就能搞定。有个数据特别能说明问题,GL8的车主,有六成多会再买它。很多公司买了第一辆,后面要添车,还是选它,就是图个省心啊。二手车市场更不用说了,开一年还能值八成多,比好多家用轿车都高。你看《中国二手车报》的榜单,它常年都是MPV里的第一名。
我觉得GL8能这么成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它特别懂中国市场。它知道咱们中国人买MPV,不光是拿来拉人。在商务场合,它还是你的“脸面”;一家人出去玩,它就是你“移动的港湾”。它在很多小地方都做得特别用心。比如第三排空间,很多日系MPV为了省钱,做得特别挤,大人坐久了腰酸背痛。可GL8特意把轴距加长了,第三排的腿部空间,比一个日系对手多了十五厘米。《消费者报道》测过,一百八十斤的大个子坐进去,都不觉得挤。它还特别懂咱们中国的人情世故。第二排那个迎宾光毯,晚上上下车自己会亮起来,显得很有档次。后排的小桌板可以折叠,开会放电脑,孩子写作业,都够用。这些小细节,不是他们瞎想出来的。是上汽通用团队走访了一千多个家庭和企业,慢慢出来的。
反观有些外国牌子,老是把海外的车直接搬到中国来卖,根本就不考虑咱们本土的需要。比如某款德国MPV,它方向盘本来在右边,后来改到左边卖给咱们。结果车子内饰就特别别扭,销量一直都上不去。《汽车周刊》评论过,不懂中国用户想法的车,再有名气,也站不住脚。GL8的转型也特别果断。2020年,新能源车开始爆发,它立马就投钱研发,推出了插混版。可有些日系牌子还在那儿犹豫呢。等它们推出混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