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

要说以前提起日本汽车,那可是家喻户晓的“靠谱”代名词,谁家买了个丰田、本田啊,街坊都得羡慕:“这车省心,经久耐用!”可谁能想到,这个金字招牌,竟然在最近这些年被自己人砸了。本来“工匠精神”吹得天花乱坠,结果一个接一个的造假丑闻,让人直呼“到底谁还敢信日本制造?”

咱先想个问题——一个国家、一个行业,要想站在世界前列,靠的是技巧还是老老实实做事?如果数据随便改、产品随便出,那真能按下葫芦浮起瓢,最后谁都管不了吗?日本汽车圈的这一波大滑坡,正好给咱们活生生上了一课。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都说日本人的细致、严谨、讲诚信,怎么突然就“翻车”了?其实仔细一扒拉,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日本汽车工业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是全球老大,那时候市场竞争搞得可狠。什么油耗、排放、舒适性、安全性,都得做得漂漂亮亮,不然销量、排名都要掉。可喊着要省成本、抢销量、拿政策,最后就有人动起小心思了:数据造一造,说不定就会变成“行业标杆”。

比如三菱汽车,从1991年开始就偷偷篡改油耗数据,动不动就美化个百分之五、百分之十,小白车主们一看说明书:“哎呦,真省油!”其实买到手的未必真省。可是这种造假又不是小作坊,它堂而皇之地做了二十年,谁盯上了才查到!

再说斯巴鲁,丑事更多。三十多年让无证工人搞出厂质检,你说这能查出什么安全隐患?日产就更夸张,每年都被曝光几回,油耗、排放、试验流程,能作假的都作了个遍。最离谱的是,他们还把造假的理由说得挺高大上:“我们急着交货,没办法,只能偷点懒。”你说这不是“躬匠精神”是什么?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说到底,这些造假行为为什么会大面积、长时期地存在?第一,是因为行业压力大,利润太薄了,只要一家公司钻空子,别的公司就不服气,仿佛不作假就等着市场淘汰。第二,也是监管出了问题。你一层、我一层,大家都瞒着上级,一个链条上的谁都指望旁边的哥们儿别出事。第三,这背后还有文化问题:日本社会很多事都不愿意摊到明面上,出了错先鞠个躬,媒体一捂,等风头过了还是照旧。

有些人可能会问:你说车企造假不光彩,可毕竟自己用车,最多数据差点,坏了自己品牌,伤害不会很大吧?但高田气囊给全世界提了个醒:造假要命!

高田是全球安全气囊三巨头,大丰田、本田、通用全用它家的货。可高田为了省钱偷偷换掉原料,造气囊的“药芯”换成了便宜但特别容易爆的硝酸铵。气囊一弹开,不仅没能救人,反倒把金属碎片射进车主的脖子里。美国死了二十多位、伤了近三百人,其中有个姑娘出车祸其实不严重,可气囊爆炸飞溅的铁片扎进动脉,送医也没救过来。这不是一句“疏忽”能解释的。直到美国政府直接约谈公司董事长、索赔、逼着全球召回,才算有了交代。可钱没赔完,高田公司就彻底破产了。

这还没完事。高田资产被中国公司均胜电子买走本来以为能翻篇,结果一查才知道:高田之前连安全带都在造假!安全带织带本来要做强度拉力测试,可它家直接篡改数据,二十年如一日,供了好几百万套没达标的带子,卖到全球各地,连中国市场也中招。虽说目前没查出伤人事故,可心放得下吗?日本国土交通省赶紧发预警,催着召回,那可不是说着玩的。

这种造假,就像细菌病毒。哪怕公司破产了,技术工人、设备、企业文化全流转进新东家。你以为买下才消毒干净了,其实“毒素”早就渗进体系,每天谁都在赌运气:别出事,千万别被发现。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这一切,日本人自己没教训到吗?讲真,“日本制造”风光四五十年,靠的是细致管理、工艺传承。可当错误积成习惯,大家都觉得“反正事小、成本低、惩罚轻”,真正的精神已经改了味。当年说质量管理,丰田体制全球都在学,现在倒把“数据修饰”“流程欺骗”也“传承”出国门。坑完了美国、坑中国,坑到全世界。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想想咱们中国,现在正往“制造强国”这条路上走,全球市场最大、产业链没断过,如果不能吸取教训,把质量与诚信当企业的命根子,那迟早也会栽在这上头。别觉得造假只有日本车企会干,汽车行业链条那么长,眼睛一闭一睁,零部件、胶水、油漆、传感器,各种猫腻藏得没影没踪,结果最后买单的是谁?还是消费者、还是市场本身。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这事还甭只盯着汽车行业,咱们生活中的“数据美化”“流程走捷径”,哪个行业没有?有些时候监管不严,企业又急于求成,“反正对标国外一看,他们也这么干”,于是老老实实、笨拙守规矩的企业反倒被市场压垮。难怪有人说,“只要抓出一个真正的老实企业,简直比抓贪官还难。”日本教训说白了,就是诚信体系垮了,心态出了问题。等丑闻一波接一波曝光,昔日的光环彻底变成“信任危机”,想翻身谈何容易?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有人疑惑:为什么事情爆出来后,日本高管们那么喜欢道歉?一次次集体弯腰鞠躬,镜头一闪还挺庄重。可企业文化是什么?不是犯了错、被媒体逮到才鞠躬,而是骨子里就明白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这些鞠躬背后,其实就是一句话——补救总比预防晚一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现在日本车市不但利润跳水,连“技术强国”“品质保证”的面子都挂不住了。连本国专家、媒体都追问:我们以前那么骄傲的“日本制造”,还值得信吗?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有句话说得好:品质不是外面贴的标,是在没人监督时自己刷的漆。日本车企的事儿就是警告全世界所有有野心的制造业,不要看着别人作弊觉得眼红,最后沦陷的是整个生态。特别在全球化现在这个大局势下,谁要是动“小聪明”,只会害了自己。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想想中国,我们正处在全世界汽车业大洗牌的路口,新能源车、新材料、智能装配,说跨越就能跨越?关键差得还就是那“一点点的细节”。假如明知数据有水份、安全有漏洞、成本有猫腻还假装抓不住,一朝爆风险,市场形象就是一夜崩塌。谁还会给你第二次机会?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日本车工业用二十年时间,把自己曾经的招牌刷黑。对咱们,这就是血的经验。无论是行业、还是普通人,守规矩和讲诚信永远不是亏本生意;一旦想着见缝插针、各自为政,最后受苦的不会只是企业,而是整个社会。

其实每一次企业大案,都是一个民族社会的集体自省。今天在批评日本的时候,也得反问自己:我们准备好了吗?我们还会犯一样的错吗?眼下这几年中国汽车出口全世界,不也是站在风口上?一旦一个企业出问题,风评都会连带着摔一跤。诚信和品质,永远是我们最大的护身符,比什么技术专利都牢靠。

所以,这事听着远,其实谁离得都不远。别等头破血流才懊悔,咱们每个行业、每个人都别再存侥幸心理。市场是健忘的,也是残忍的。丢了信誉,要捞回来,比登天还难。昨儿日本人造假,今儿就是全世界的警示。你敢不当回事儿么?

日本车企造假曝光,高田气囊事故,诚信危机引反思-有驾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