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绅降价七万,混合动力,侧滑门销量一般

深秋的傍晚,汽车展厅里灯光有些冷。

销售员站在一辆艾力绅至尊版旁,手里攥着优惠报价单,像攥着一张彩票,却仿佛对即将开奖的结果没什么期待。

展厅窗外,几年前的MPV“老三样”正安静地停在车位上,像一堆被遗忘的道具。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岁月静好”,但静好的背后,藏着些许不安和等待。

艾力绅降价七万,混合动力,侧滑门销量一般-有驾

如果我是那位销售员,手里拿着降价7.9万的价格,面对来参观的家庭和企业客户,我会不会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这车,为什么还是卖不动?

难道终端价格已经打到骨折,还不够吗?

如果我是消费者,站在这车旁边,掂量着舒适座椅、侧滑门和那套省油混动系统,心里算着油耗和实际空间,又会不会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先把现场证据摆出来。

2024款艾力绅,指导价27.98-33.18万,终端优惠高达7.9万。

至尊版直降到25.28万,经典版只要20万出头。

全系标配油电混合系统和双侧电动侧滑门,还有不少MPV实用配置,比如前后双天窗、航空座椅、L2级辅助驾驶,智能车机也不是上个世纪的产物。

但销量,9月只有717台,8月也不过刚刚跨过700。

这不是“降价就有春天”的故事。

旁边的丰田赛那:单月8000多台,别克GL8 PHEV也有7000上下。

谁在抢走顾客?

谁又在站着看,谁还在原地踏步?

艾力绅降价七万,混合动力,侧滑门销量一般-有驾

一场看不见的“生死时速”,在数据之间悄悄流淌。

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艾力绅的困境更像一场悬疑剧。

它曾经是街头频率最高的MPV,商务和家庭两开花,加价还要排队。

如果用刑事案件里的术语,这叫“高发地带”。

但现在,案情突变——销量持续萎缩,优惠不断加码,依然无济于事。

最直接的证据链是:空间不够大(车长4951mm,比不上腾势D9、赛那)、科技感不足(中控屏和智能化略显落后),再加上动力虽然省油,但和插混、纯电MPV比起来,体验差异明显。

一个“曾经的优等生”,怎么就被边缘化了?

我的立场很简单。

不是说这车有多差,它的确有本田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那种“稳定、可靠、省心”。

油耗6L上下,对得起家用需求;双侧滑门、航空座椅这些配置,也称得上体面。

然而,时代变了。

新能源MPV推着电动化、智能座舱走进寻常百姓家,追求的不仅是省油,更是“科技”和“新鲜感”。

艾力绅降价七万,混合动力,侧滑门销量一般-有驾

艾力绅这套i-MMD混动系统,虽然成熟,但面对电驱的“推背感”和智能座舱的花样,难免让人有点“穿越回昨天”的错觉。

降价不是万能药,药方里缺了点“创新成分”。

细节推演一下,现实到底有多复杂。

空间问题最直观。

4951mm的车长,轴距2900mm,对家庭还行,但对企业接待,大客户一坐就能感受到和“更大MPV”的区别。

腾势D9、赛那,空间大,气场就不一样。

科技感问题,用本田CONNECT 3.0说是“不落伍”,但和国产MPV的大屏、语音、座舱联动相比,还是显得有些“克制”。

你可以说设计是“实用主义”,但现在实用已经不是唯一标准。

真的要实用,消费者会不会觉得,家用轿车、SUV也能满足需求?

动力体验也不是简单的油耗数字可以解决的。

混动系统省油、省心,值得肯定。

但新能源MPV一脚电门,推背感直接拉满,电驱系统的静谧和顺滑,连本田都承认是“另一种体验”。

艾力绅降价七万,混合动力,侧滑门销量一般-有驾

插混车型还能做到更低油耗,而且纯电续航解决了城市通勤的焦虑。

艾力绅的“综合实力”,在激烈对比下变成了“不上不下”。

有点像职场里那个“不会犯错但也不突出”的老员工,稳定但不出彩,时间久了就容易被忽略。

其实这故事里也有点黑色幽默。

销量下滑,经销商拼命降价,厂家还在“稳中有升”的年报里寻找亮点。

日系合资车企在新能源浪潮下,“坚守”变成了一种被动的“边缘化”。

有点像老警察面对科技刑侦队伍,拿着老相机,看着无人机和AI数据分析,心里清楚“经验值”还重要,但也明白这已经不是靠耐心和稳扎稳打就能赢的年代。

曾经的“香饽饽”,在新世代面前,变成了“老面包”。

现实中的消费者,其实也不傻。

降价确实诱人,艾力绅至尊版25.28万,买个空间不错、配置不差、油耗省心的MPV,账本上“合算”。

但只要有选择权,谁不想试试新能源MPV的智能座舱,或者更大、更豪华的空间感?

哪怕对智能化没那么痴迷,至少也想买个能“跟得上时代”的车。

艾力绅降价七万,混合动力,侧滑门销量一般-有驾

很多人现在买车,看的不只是“省油”,而是“新鲜感”和“体验升级”。

艾力绅的处境,是一整个合资MPV的缩影:不是产品力没了,而是产品力被“场景力”压制。

说到这里,也只能自嘲一句:当年本田和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无敌”,就像刑侦剧里的老警探,经验和口碑都在,但新工具、新理念来了之后,谁还会再用老方法破案?

市场就是案发现场,消费者是“证人”,企业是“嫌疑人”,销量是“证据”,产品力就是“推理线索”。

只是,这案子没有凶手,只有时代的进化和淘汰。

如果非要给艾力绅开药方,我不会只写“降价”两个字。

更应该写:顺应电动化和智能化,补齐空间、科技、体验的短板。

不是靠“稳”撑几年,而是靠“变”争未来。

否则,降价只是“延缓边缘化”的止痛药,换不来主流阵营的复活。

市场从不讲情面,只看证据和结果。

最后,留个开放性问题给所有正在观望的车企和消费者:在一个“体验至上”的车市环境里,到底是“省心稳妥”更重要,还是“创新体验”更有吸引力?

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只是,下一个艾力绅会不会是别的品牌、别的车型?

谁又能提前预判自己的“案情变化”?

毕竟,市场从不相信奇迹,只相信进化。

也许,这才是今天展厅里那盏冷灯最真实的寓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