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的朋友肯定都遇到过车灯起雾的情况,特别是在一些特殊天气或者刚洗完车之后。车灯起雾,那感觉就像是眼睛上蒙了一层纱,看啥都不真切。这时候,很多朋友就会想办法把雾气弄出去,可要是车灯起雾怎么都吹不干,那可就麻烦大了。老师傅们都再三警告,这种情况下要是上高速,简直就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跟自杀没啥两样!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咱今天就来好好唠唠这其中的门道。
咱先说说车灯为啥会起雾。其实,汽车大灯并不是完全密封的,它得有一定的透气性,这样才能平衡内外压力。在大灯的后侧,一般都会有一根橡胶管和大气相通。为啥要有这根管呢?因为大灯在工作的时候,那可是个 “发热大户”,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根管就是用来把这些热量排出去,让大灯能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稳定地发挥作用。
不过,这根管在给大灯 “降温通风” 的同时,也给了水汽可乘之机。比如说,在下雨天,外面的温度低,雨水带来的温度差,就会让大量的水雾顺着这根橡胶管偷偷溜进车灯内部,结果车灯就起雾了。还有洗车的时候,要是操作不当,拿高压水枪对着大灯一顿猛冲,强大的水压可能就会冲破大灯原本的密封防线,让水顺着橡胶管进到车灯里面,造成车灯起雾。另外,要是大灯的密封胶条老化、破损或者安装的时候没弄好,外界的水汽也会更容易进到大灯内部,特别是车子经过涉水路段或者在潮湿环境里长时间行驶,那水汽就像找到了 “突破口”,源源不断地进入大灯,形成雾气。
可能有些朋友觉得,车灯起雾而已,没啥大不了的,开一会儿灯,让它自己把雾气烘干不就行了。一般情况下,要是雾气比较少,打开车灯,利用灯泡产生的热量,确实能让雾气慢慢蒸发散去,15 分钟左右,说不定雾气就没了。但要是雾气特别严重,一直吹都吹不干,这时候问题可就严重了。大家想想,在高速上开车,车速那么快,周围的环境又复杂,车灯就是我们的 “眼睛”,要是 “眼睛” 被雾气糊住了,照明效果大打折扣,我们根本看不清前方的路况,路上有没有障碍物、前面的车距离我们多远,全都两眼一抹黑。要是突然遇到个紧急情况,根本来不及反应,这多危险啊!而且,车灯长时间处于这种起雾吹不干的状态,里面的电路和灯泡一直被水汽侵蚀,很容易出现短路、损坏的情况。要是在高速上,车灯突然不亮了,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之前就听说过这么一件事儿。有个司机在下雨天跑完长途之后,发现车灯起雾了,他也没当回事儿,想着开一会儿灯就能好。结果第二天要跑高速,他检查的时候发现车灯的雾气还是没散干净,但他觉得问题不大,就直接上高速了。结果在高速上,因为雾气的影响,车灯的照明效果太差,他没看清前面突然变道的车辆,等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刹车,直接就撞上去了,车子严重受损,人也受了重伤。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车灯起雾吹不干的时候上高速有多危险。
那要是遇到车灯起雾吹不干,该怎么办呢?如果雾气不是特别严重,我们可以先把车停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让它自然风干,不过这个方法可能得花不少时间。也可以打开车灯,让灯泡的热量加速雾气蒸发,但注意别开太长时间,不然灯泡容易过热损坏。还可以在车灯里面放一些干燥剂,像硅胶包之类的,让干燥剂把水汽吸走。要是这些方法都不管用,那就得考虑把车灯拆下来处理了,不过拆车灯这事儿,最好还是交给专业的维修师傅,毕竟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工具,自己瞎弄的话,说不定会把车灯弄得更坏。
为了避免车灯起雾吹不干这种麻烦事儿,在平时我们就得注意保养。要定期检查大灯的密封胶条,看看有没有老化、破损的情况,要是有,就得及时更换。开车的时候,尽量别让车子过太深的积水路段,减少水进入车灯内部的机会。停车的时候,也尽量找干燥的地方停,别把车停在潮湿的环境里。
总之,车灯起雾吹不干可不是个小问题,尤其是准备跑高速的时候,一定要把这个隐患解决好。咱们开车出门,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各位朋友,觉得这篇文章有用的话,就动动您的发财小手点赞关注一下,愿您出行平安,一路顺遂,干啥都发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