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市面上出来一些车,长得跟雷克萨斯ES差不多,可落地只要12万多一点,这让好多人心里都长了草。
这车猛地一看,样子确实到位。
车长快5米,往那一停,感觉挺像那么回事的,线条也好看,有点豪华车的意思。
对那些手里钱不多,又想要个大车撑场面的人来说,这简直太有吸引力了。
花十几万,买个看着像几十万的面子,这买卖听着就不亏。
更厉害的是,这车还是油电混合的,说是一百公里就用4升油。
这个数对天天堵在上下班路上的人,诱惑力太大了。
你想想,别人堵车心疼油钱,你这边不紧不慢地用电走,油耗基本不动,那感觉多好。
跑个长途也不用老想着加油站,一箱油能跑很远,省心又省钱。
空间大也是它的一大好处。
快5米的车身不是吹的,人坐后排,腿想怎么放就怎么放,翘个二郎腿都松松垮垮的。
家里有老人小孩的,特别吃这一套。
老人坐着不挤,小孩在后面睡觉也能伸展开,一家人出门,舒舒服服。
这么看下来,从面子、省油、空间这几点来说,这车好像正好打在了普通家庭的需求上。
可是你静下心来琢磨琢磨,车这东西,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跑不了。
12万块钱,给了你一个雷克萨斯ES的壳子和一套省油的系统,那它肯定要在别的地方把成本省回来。
这就好比你去吃自助,龙虾随便吃,但喝的肯定是便宜的粉末冲剂。
等你真坐到车里头,那个美好的想法可能就要打折扣了。
一拉车门,那轻飘飘的感觉和关门时“哐”的一声,就告诉你这车用料不扎实。
车里面更是省钱的重灾区,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全是硬邦邦的塑料,摸着硌手,用指甲一敲,响声特别脆。
中控那个屏幕可能看着不小,但用起来反应慢,界面也土里土气的,跟豪华车那种精致的感觉完全是两码事。
开起来的感受更能说明问题。
在城里慢悠悠地开,电动机确实又安静又顺,油耗也真低。
可车一开上高速,速度一快,这车的毛病就全出来了。
发动机的吼声、风刮过的声音、轮胎滚动的声音,乱七八糟地全往你耳朵里钻,隔音差得不行。
这时候就别提跟雷克萨斯ES比了,可能还不如一些做得好的国产轿车。
底盘的感觉也很一般。
过个减速带或者坑坑洼洼的路面,你能清楚感觉到车子硬邦邦地跳一下,然后还多晃悠两下,一点高级感都没有。
那种又稳又厚实的开车感觉,在这车上是找不到的。
开着它跑长途,时间一长,耳朵吵得难受,身子也颠得不舒服,根本谈不上什么享受。
所以,这车到底买不买?
这就成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它就像一个偏科生,好的地方特别好,差的地方也特别差。
你不能指望它长得像A,内涵像B,价格却只有C那么低。
如果你的想法特别清楚:预算就12万,一分钱都不想多花;家里人多,后排必须大;天天上下班堵车,省油是第一位的。
至于车里的塑料感、高速上的噪音、开起来的质感,你都觉得不重要,能开就行。
那这车对你来说就挺合适,它正好能满足你的主要需求。
但反过来说,要是你对开车的感觉有要求,受不了车里吵,也看不上那满眼的塑料,买车不光是为了从A点到B点,还希望它能给你带来点舒服和体面的感觉。
你买它,可能就是图那个“像ES”的样子,想花小钱装个大样子。
那我劝你还是再看看,或者干脆加点钱买别的。
因为这种车你买回家,刚开始的新鲜劲一过,每天摸着那硬邦邦的方向盘,听着高速上的各种噪音,心里肯定会不舒服。
那种“我本来能买个更好的”想法会一直冒出来,让你越来越不痛快。
到最后,这台为了省钱买的车,反而成了你心里的一个疙瘩。
说到底,买车是给自己买的,不是给别人看的。
别人怎么说怎么看,跟你每天开车一点关系都没有。
真正重要的,是这台车能不能让你开着舒心。
想明白自己到底要什么,也知道自己愿意放弃什么,这比问一千个人都管用。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