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电动车就是富人的玩具,穷人的生存工具,普通人应理性选择,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考虑,避免盲目跟风而导致不必要的财务压力

我先说个数据。根据汽车产业研究所的统计,2023年中国新能源车的渗透率大概在20%,而且这个比例还在快速攀升。你会发现,不少朋友去年还在纠结电是不是绿能,今年就开始冷不丁地充电站在哪多了的话题。这个变化很直观,也很现实。新能源车的普及,不光是车企导向的营销,更多是我们日常使用中的点滴体现。

我身边有个同事,去年跑去买了辆纯电的Model 3。开了半年,坦白说,他的第一反应是:成本稳定了不少。但他也吐槽:充电太不便利,家里没有条件装快充,出门还得折腾。我跟他说,别以为油车就没有麻烦。哪怕你车没出毛病,油费涨到两块多一升,驾驶成本其实变化不大。这个比喻:油车的油钱就像打麻将的底注,稳定点,但随时可能翻倍。

新能源电动车就是富人的玩具,穷人的生存工具,普通人应理性选择,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考虑,避免盲目跟风而导致不必要的财务压力-有驾

以前我试过算过一个粗略的成本——如果你一年跑一万公里,一辆十年前的中端油车(比如大众(X)或卡罗拉)百公里油耗在6升左右(估算),4元一升(估算),那么你的油费差不多:1万公里×6升/100公里×4元=2400元。也就是说,油费一个在两千五到三千块的区间。开十年,除了零星维修,基本没啥大问题。静下来想想,换成新能源,初始购车价会贵个10%-20%,但啥时候能收得回来?这个问题没那么明显。

我刚才翻了下自己手机上的笔记,记得去年市场调研给出一个数据——平均纯电动车的维护费用比油车低不少(估算,大概每年1000块左右,主要是电池保养和轮胎),但充电的次数和场景真是个麻烦事。尤其是在北方,冬天电池表现缩水,暖风还得考虑下能耗。同志们,天一冷,充电速度变慢,电量下降,暖风冻得不敢开。这个温度差,影响的不止续航,还关系到你下一次充电的真实性能。

新能源电动车就是富人的玩具,穷人的生存工具,普通人应理性选择,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考虑,避免盲目跟风而导致不必要的财务压力-有驾

说到续航,我相信很多朋友或者身边的某位叔叔阿姨都遇过够用与否的问题。而实际上,市面上50kWh、70kWh的电池包,标准续航大概在300–400公里(估算,样本少),但你走高速,可能会比这个数低10-15%。大部分人其实没细想过,电池耗损其实比油耗变化还要快,走个三五年,电池可能存在贬值的风险(这点没细想过?)。政策补贴后,一部分成本会被抹平,但我老觉得,买车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使用场景。

讲个具体的例子。有个朋友去年贷款买了款新能源SUV,花了22万。首付一半,月供一两千,但他也抱怨,用了不到两年,车的价值已掉了百分之十几。这车能保值吗?他问我。我心里早知道,市场上新能源车的保值率普遍偏低,可能只有同行油车的一半左右。狭义来说,这就像是你用一辆快到期的手机,买新不划算,但还是得糊弄一年两年。

讲到这里,我得自我更正一下。之前说新能源车比油车便宜,可能没考虑到一些情况 —— 比如说优惠政策变动,或是二手市场的接受程度。实际上,关于便宜,这个也得打个折扣。

新能源电动车就是富人的玩具,穷人的生存工具,普通人应理性选择,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考虑,避免盲目跟风而导致不必要的财务压力-有驾

回到最开始,那些跟风买车的故事。有朋友说:我买了新能源,省了油钱,还能享受号召绿色出行的感觉。但问题是,很多新手司机其实忽略了维修、充电桩网络的布局,以及未来的电池更换和升级。相比油车,修理师傅也要重新学技能,不可能完全跟上这个新能源的新宠。

我还想点提问:你身边有因为新能源车而后悔的吗?还是觉得早晚都要换,反正不着急?很多人都喜欢跟我说等二手的便宜点,我再入手,但其实二手新能源车的保值率还在摸索阶段。这个市场还不规范,担心买了个四五万掉价——这个担心其实很合理。

在我看来,普通人的购车思考,不应该跟风或者追热点。比如说,我一朋友,去年看了一圈新能源,最后还是买了个排量1.5的油车,说:便宜,耐用,还不折腾。其实他这句话很好点明了购买标准:经济实惠、用得长久、维护方便。这个逻辑对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最有用。

新能源电动车就是富人的玩具,穷人的生存工具,普通人应理性选择,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考虑,避免盲目跟风而导致不必要的财务压力-有驾

顺便说一句(这段先按下不表),其实市场上有一些二手新能源的价格陡降,像极了去年二手苹果手机的行情。估算,三年前的新能源车二手价可能只有新车的50%。有的品牌新能源车保值还行(比如极少数经过检验的),但大多数都差点意思。你可能会觉得:我花二十多万买了个新能源,三年后值个十万左右,折旧率就像是一家鞋店掉价那样快速。

也许吧,新能源车未来会更好,但目前我觉得更多还是富人的玩具和有存款人的工具。普通人买个十万以内的油车,跑个十年,真没啥压力。其实这个还挺现实。

新能源电动车就是富人的玩具,穷人的生存工具,普通人应理性选择,根据自身经济情况考虑,避免盲目跟风而导致不必要的财务压力-有驾

我一直很好奇:你觉得未来几年,新能源车会逐渐变成普通人的选择吗,还是总会被富人堆里拉开距离?汽车还是生活的一部分,跟用钱多还是少没多大关系,只不过买车的心态,确实值得琢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