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与三菱面临国际市场收缩与本土竞争挑战

#美女#

日本汽车产业转型阵痛 日产三菱面临市场挑战

站在东京车展的展馆里,你能明显感受到某种变化。曾经闪耀的概念车旁,围观的人群不再像往年那样密集。几位来自欧美的记者低声交谈着,话题不再是混合动力的技术突破,而是“谁会成为下一个退出欧洲市场的日本品牌”。

这种变化早有征兆。

2024年第三季度,三菱汽车公布财报显示亏损达1430亿日元。这个数字背后,是其在北美市场销量下滑27%,欧洲市场减少31%的残酷现实。除了非洲市场保持平稳,其他主要市场几乎全线溃退。

日产与三菱面临国际市场收缩与本土竞争挑战-有驾

日产的日子同样不好过。曾经引以为傲的聆风电动车,如今在全球电动车销量榜上已跌出前二十。内田诚在股东会上坦言:“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每一个市场的战略。”

问题在于,退回日本本土就能高枕无忧吗?

就在上个月,比亚迪在东京开设了第五家直营店。这是其在日本市场的第27个销售网点。店内陈列的海豚和海豹车型,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驻足。一位店长表示:“我们的目标是三年内进入日本电动车市场前三。”

日本汽车市场本身容量有限,年销量约500万辆。这个市场正被更多参与者瓜分。

日产与三菱面临国际市场收缩与本土竞争挑战-有驾

日产和三菱面临的困境具有代表性。一方面,它们在电动化转型上步伐缓慢;另一方面,品牌定位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摇摆不定。三菱加藤隆雄总裁最近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提到:“我们需要找到属于自己的赛道。”

这个“属于自己的赛道”在哪里?

或许可以从两个方向寻找答案。其一是深耕特定细分市场。三菱在东南亚的SUV领域仍保有优势,如何将这种优势转化为盈利增长点至关重要。其二是技术合作。日产与雷诺的合作模式虽经历波折,但为后续的技术共享提供了框架。

日产与三菱面临国际市场收缩与本土竞争挑战-有驾

转型从来都不容易。特别是对曾经辉煌过的企业而言。

一位行业观察者指出:“日本汽车制造业的真正挑战,不在于短期销量下滑,而在于如何重塑产业链价值。”这句话点出了问题的核心——当电动化、智能化重新定义汽车时,所有传统制造商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日产和三岚的选择,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日本汽车产业的集体抉择。是继续固守传统优势领域,还是勇敢拥抱变革?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它们接下来推出的每一款新车里,藏在每一次技术路线的调整中。

日产与三菱面临国际市场收缩与本土竞争挑战-有驾

汽车产业的变革浪潮不会等待任何人。唯有认清方向的企业,才能在风暴中找到新的航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