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求车企别造那个破大六座SUV了。
11月7日,零跑汽车全新两厢车型LAFA5正式开启预售,价格区间定在10.58万-13.18万元。其同步推出零跑Lafa5 Ultra版本,计划于2026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大陆正式交付。
在国内市场造两厢车,通常被认为是“作死”,除了个别主打低价的小型两厢车外,像高尔夫一样级别的国产紧凑型两厢车几乎一水的扑街,以至于鲜有厂商再敢尝试。
零跑LAFA5,是零跑第二次尝试两厢车。上一次推出这一品类,还是2019年上市的零跑S01,然而,这款车本质上不是为了两厢车市场而来,而是瞄准了当时比较火热的年轻轿跑市场。
所以,LAFA5算是零跑第一次正儿八经得去造一台两厢车,也是新势力品牌首次在A级市场尝试这一车型。而从产品层面来看,LAFA5也注入了零跑的很多心血,这款车能不能火,从某种角度甚至关系到未来1-3年新能源A级两厢车市场的命运。
两厢车的生意逻辑
国内消费者对两厢车始终抱有一种"意难平"的复杂情感。这种情绪源于两厢车在中国汽车消费文化中的特殊位置——它既是年轻消费者个性表达的载体,又长期受困于“不够大气”的世俗眼光。
在汽车文化成熟的欧洲市场,两厢车是主流选择。大众高尔夫八代传承、全球累计超3500万辆的销量,MINI凭借独特英伦风格成为文化符号,都证明了两厢车的持久生命力。
这些经典车型之所以能穿越周期,正是因为它们超越了单纯的交通工具属性,成为品牌精神与用户个性的双重表达。
然而在中国市场,两厢车的命运始终坎坷。早期富康作为“老三样”之一曾广受欢迎,但随着汽车进入家庭,三厢车因"有头有尾"的传统观念更受青睐。
此后尽管有高尔夫、福克斯等全球车型引入,但两厢版本的市场表现总逊于三厢版本。这种消费偏好使得两厢车在中国始终难以摆脱“小众”的标签。
然而,国内消费者又并非完全不爱两厢车,飞度、思域以及福克斯等产品在国内都有过巅峰时刻。而当其中一些经典产品停产时,很多消费者乃至业内人士忍不住聊上两句“爷的青春终于过去了”。
汽车有文化认为:问题的核心在于价值认知的错位。
现阶段,两厢车的困境本质是创新不足的困境。因此才会导致中国消费者渴望两厢车代表的年轻、运动与个性,却又难以接受“花同样价钱买个小车”的现实。
当车企只是简单复制海外车型,而没有针对本土需求进行价值创新时,两厢车就只能在三厢车和SUV的夹缝中生存。
而两厢车本身存在的认知矛盾又让这一细分市场陷入恶性循环——车企因销量预期不佳不愿投入优质产品,而产品力不足又进一步加剧消费者的观望情绪。
零跑LAFA5的突破在于,它通过技术创新以及全球协作重构了两厢车的价值判断。
基于LEAP 3.5技术架构,零跑将全域自研的成本优势转化为产品竞争力。预售价10.58万元起的LAFA5,提供了605公里续航、高通8295P芯片、激光雷达选装,以及底盘由零跑与Stellantis公司团队联合调校等传统意义上“越级”的配置。
同时,这款车吸取了S01的教训,不再把轿跑造成一个样子货,而是由内而外锐化运动感和个性化,比如从其内饰采用超椭圆数字曲面设计、“百变副驾”配备6个“魔术拓展坞”和1个矩形凹槽,以及创新的“零跑灵动贴”等等细节中能看到,零跑以一套完整的设计体系保证了内外部体验的统一。
而这种“技术平权”的策略,以及“本土设计+海外公司经验”的思路,正是破解两厢车“意难平”的关键——如果消费者能把性价比的对比标准从空间转移到技术上,以及两厢车带来的不同体验上,并认识到它是一个独立的品类,那么两厢车才有真正的活路。
同样重要的是,零跑为两厢车找到了新的商业模式。通过与Stellantis集团的合作,零跑已建立覆盖35个国家的海外渠道网络,这种全球化布局让LAFA5能够突破中国市场的规模限制,在欧洲等两厢车接受度高的市场寻求增量。
由此,在其它品牌因担心销量而回避两厢车时,零跑通过全球市场分摊研发成本,让这门"不赚钱的生意"变得可持续,甚至能让两厢车变成一门真正的好生意。
跟风造车有多可怕?
不管零跑LAFA5能不能火,我们都需要先给零跑的勇气点个赞。
这几年,中国汽车市场始终了陷入了一种怪圈,即什么产品火就造什么,而不是真正得去发现一些用户真正需要的产品。
譬如,如今各大品牌纷纷押注大六座、大七座SUV,似乎这是唯一的增长路径。如昊铂、蔚来、智己、理想、深蓝、领克等一系列品牌均押注大六座SUV,造出这么多类似的产品,对消费者来说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其中一些竞争力落后的产品将卖给谁?
没人买的汽车怎么处理?
浪费的产能和资金到底怎么办?
似乎没有人关心。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资源错配问题,而是同质化产品过度竞争,将无可避免得导致价格战进一步加剧,使得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更加严重。
同时,很多同质化的产品为抢上市窗口期,部分车企压缩研发测试周期,产品质量风险陡增。此外,售后服务体系更难跟上新车投放节奏,消费者权益受损隐患加剧,最终将反噬品牌价值。
至少从LAFA5中能看到,零跑汽车选择了不同的路径。凭借“全域自研+精准卡位”策略,零跑依照自身发展的需要推出了LAFA5,这体现了零跑对市场需求的冷静判断。而相比起跟风造车,相信更多人希望看到零跑LAFA5这样具有差异化特征的产品。
有文说:
MPV火了造MPV,大六座SUV火了造大六座SUV,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快没有新活儿整了。零跑LAFA5是个例外——别管它名字致敬的谁,它至少有可能让两厢车市场不再意难平。(撰文丨豆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