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车市,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咱们普通人印象里,那些挂着奔驰、宝马、奥迪标志的豪华车,都是高高在上、轻易不打折的。
可你要是现在去4S店里转一圈,就会发现情况变了,尤其是在那些四五十万起步的中大型豪华轿车市场,降价促销的声音此起彼伏,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这些大品牌也开始愁销量了?
咱们不妨就着2025年9月份刚出来的终端销量数据,好好地、通俗地聊一聊,看看这豪华车市的江湖里,到底在上演着怎样一出精彩大戏。
首先,咱们必须得看那三位常年霸占榜单前列的“老大哥”——奥迪、奔驰和宝马,也就是大家常说的BBA。
这三家加起来,几乎就占了整个豪华中大型车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可别以为他们是铁板一块,他们相互之间的竞争,那叫一个激烈。
就拿9月份的销量来看,一汽奥迪的A6L卖得最火,一个月就卖出去了14891辆,今年前9个月累计卖了超过11万辆,这个成绩可以说是遥遥领先。
但你可能会奇怪,A6L马上就要换新款了,按理说现在是产品末期,怎么还能卖这么好?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靠“便宜”。
奥迪现在给出的优惠力度非常大,以前可能要花大价钱才能买到的车,现在用一个相对实惠的价格就能开回家。
对于很多看重车子尺寸、空间和品牌的消费者来说,这种诱惑力是巨大的。
说白了,奥迪就是在用实实在在的性价比,趁着换代前再收割一波市场,这个策略显然非常成功。
排在第二的是北京奔驰E级,9月份卖了13517辆,成绩同样非常亮眼。
奔驰的玩法和奥迪就不太一样了。
奔驰在国内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那个三叉星徽的标志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很多人买奔驰,不仅仅是买一辆交通工具,更是买一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所以,即便奔驰E级的优惠没有奥迪A6L那么夸张,它的价格更坚挺一些,但依然有大把的消费者愿意为这份“豪华感”和“面子”买单。
这说明,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在关键时刻是能转化成实打实的销量的。
再来看看华晨宝马5系,它在9月份也重新回到了月销万辆的行列,卖了10305辆。
宝马前段时间销量有些波动,但它很快就反应过来了,也加入了降价的行列。
大幅度的现金优惠一给出来,销量立马就上去了。
这也从侧面说明,在如今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即便是宝马这样强调驾驶乐趣的品牌,也必须向市场低头,用价格来吸引消费者。
总的来看,德系三强的这场戏,就是奥迪带头用价格冲锋,宝马一看形势不对赶紧跟上,而奔驰则凭借着深厚的品牌底蕴稳住阵脚,三家你来我往,价格战打得是真刀真-枪。
聊完了国产的BBA,我们再来看一个特别有中国特色的现象。
为什么同样是奥迪、宝马、奔驰,后面带个“L”的国产加长版能卖得那么好,而原装进口的标准轴距版却无人问津?
数据显示,9月份进口的宝马5系只卖了770辆,进口的奔驰E级更是只有570辆,这点销量跟国产加长版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这背后,其实是中国消费者对“大空间”的执着追求。
对于这个级别的车来说,后排空间的大小不仅仅是舒不舒服的问题,它更代表着一种“尊贵感”。
无论是接待客户,还是带着家人出行,一个能轻松翘起二郎腿的后排,所带来的满足感是标准轴距车型无法给予的。
所以,那个小小的“L”字母,代表的是厂家对中国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
上汽奥迪的A7L就是个绝佳的例子,进口的A7是一款造型非常优美的轿跑车,但因为后排空间小,前9个月一共才卖了1273辆。
而国产的A7L,虽然被一些车迷朋友吐槽说为了加长牺牲了原版的设计美感,但它摇身一变成了更实用的三厢轿车后,前9个月的销量达到了14612辆,是进口版的十倍还多。
市场用真金白银告诉我们,在大多数消费者眼里,实用的大空间远比所谓的“原汁原味”更重要。
BBA打得不可开交,日子最难过的,就要数那些二线豪华品牌了。
它们被夹在中间,上有BBA降价打压,下有我们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处境相当尴尬。
比如以安全著称的沃尔沃S90,虽然终端价格已经很吸引人了,但9月份也只卖了1899辆。
原因很简单,当隔壁的奥迪A6L卖得也那么便宜的时候,沃尔沃的性价比优势就荡然无存了,品牌力又拼不过人家,销量自然上不去。
还有主打英伦风范的捷豹XFL,9月份只卖了787辆,销量还在下滑。
更惨的是凯迪拉克CT6,一个月才卖了36辆,基本上已经在市场的边缘徘徊,只能寄希望于即将推出的新款车型能带来转机。
然而,就在这些老牌豪华品牌苦苦挣扎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却带来了惊喜。
红旗H9在9月份卖出了883辆,这个数字不仅超过了捷豹XFL,也展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
红旗H9为什么能成功?
首先是它那个极其霸气、庄重的外观设计,开在路上气场完全不输给BBA。
其次是它的性价比,换装了新的变速箱后,优惠完的起步价甚至低到了23万多。
花二十多万,就能买到一台尺寸这么大、回头率这么高的豪华轿车,这笔账谁都会算。
红旗H9的成功,不仅仅是一款车型的胜利,它更代表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和我们文化自信的提升。
它向所有人证明,在高端汽车市场,我们中国品牌同样可以有所作为,并且正在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最后,我们再看看新能源车在这个细分市场的表现。
如今电动车是大势所趋,但在豪华中大型轿车这个领域,电动车的日子可不怎么好过。
即便是卖得最好的华晨宝马i5,9月份也只卖了469辆。
奔驰的EQE优惠力度也不小,可一个月才卖了116辆,这个成绩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至于价格更高的保时捷Taycan,销量就更少了。
这是为什么呢?
归根结底,会花四五十万甚至更多钱买这个级别轿车的消费者,通常想法会更稳重一些。
他们对于电动车普遍存在的续航焦虑、充电便利性以及未来二手车保值率等问题,都心存疑虑。
对他们来说,一台平顺而有底蕴的燃油发动机所带来的那种从容和高级感,是目前的电动车还无法完全替代的。
豪华品牌想要在高端市场顺利完成电动化转型,看来还需要拿出更有说服力的产品,走的路还很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