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坐进小鹏MONA M03的驾驶座,手指划过15.6英寸大屏,语音助手秒速回应,空调、导航、音乐一气呵成。你可能会忍不住感叹:“12万出头能买到这么聪明的车?” 没错,当很多车企还在15万级别挤牙膏式升级时,小鹏MONA M03直接把高阶智能驾驶、620公里续航、8155旗舰芯片这些配置一股脑装进了车里,价格却卡在11.98万起步。但你可能不知道,为了把这份“科技大礼包”送到普通人手里,工程师们悄悄做了几个关键选择——不是偷工减料,而是聪明的取舍。
一、智能驾驶下放,背后是芯片的豪赌
当2025年新款MONA M03 Max登场时,行业炸锅了。双英伟达Orin-X芯片、508TOPS算力、城区+高速全场景辅助驾驶,这些以往只出现在30万级别车型的技术,被塞进了一台13万的车里。更夸张的是,它的算力和小米SU7完全一致,价格却不到一半。用户实测中,这套系统在深圳湾早高峰能精准预判“鬼探头”电动车,高速上遇到突发障碍物能在0.3秒内重新规划路线。
但实现这一切的代价是什么?小鹏为此押注了长达十年的自研技术积累。要知道,光是2021-2023年,小鹏在研发上就烧掉了近150亿。而为了降低成本,MONA M03选择了纯视觉为主、雷达为辅的方案,省掉了昂贵的激光雷达。这就像用算法弥补硬件——好比手机摄像头通过计算摄影替代单反大镜头,效果不错,但雨雾天性能会打点折扣。
二、续航焦虑破解,但电池做了选择题
“表显续航515公里,实际跑了527公里!”这是媒体在南大干线实测的成绩,全程空调24℃、平均时速60km/h,最终续航达成率102%,电耗不到10kWh/100km。即便是北京同事顶着120km/h高速狂奔,电耗也仅12.6度。车主日常暴力驾驶五天,电耗才14度出头,堪称同级电耗控制天花板。
实现低能耗的秘密在于三方面:0.194超低风阻的溜背设计、动能回收系统三档可调,以及全系搭载的磷酸铁锂电池。但这里也有取舍——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安全性高,可低温续航缩水比三元锂明显。有车主反馈,寒冬时实际续航会比标称少15%-20%。不过小鹏通过智能热管理缓解了这个问题,日常通勤用户几乎无感,但对东北严寒地区用户来说,仍是值得权衡的点。
三、舒适性配置拉满,但空间和悬挂有妥协
拉开车门,你会看到越级的配置:全系标配L2辅助驾驶、高通8155P芯片、16GB内存、256色氛围灯(高配),甚至15万内罕见的座椅通风/加热。中控屏操作丝滑,语音助手能精准执行“开空调+导航回家”这类组合指令,比很多合资车更懂国人习惯。
悬挂更是热议焦点——后桥采用扭力梁非独立结构,而非竞品常见的多连杆。好处是降低成本、扩大后备厢空间,掀背尾门塞进28寸行李箱毫无压力;代价是过减速带时后排颠簸感比独立悬挂明显。一位福州车主直言:“如果追求魔毯般滤震,这车不适合你;但想要大空间智能车,它很香。”
四、价格屠夫背后,是小鹏的破局野心
MONA M03的定价堪称精准打击:12.98万就能买到502km续航+满血智驾的Max版,比去年同配置直接降了2.6万。这种“高配低价”策略瞬间引爆市场——新款上市1小时订单破1.2万台,83%买家直奔Max版。更关键的是,它把智能电动车门槛拉低到12万级,比蔚来萤火虫(400km续航卖12万)厚道太多。
车身73%用上高强度钢+铝合金,前防撞梁采用3mm厚铝合金目字结构,能扛住5倍车重压顶测试;电池包通过严苛球击实验,短路不起火。这些隐形成本,用户看不见,却实实在在保障了安全。
结语:一台懂得“聪明省钱”的科技车
小鹏MONA M03就像精打细算的理工男:愿意把预算用在智能驾驶芯片、三电系统、安全结构这些核心项上,而在悬挂形式、内饰材质、隔音棉等次要环节做减法。它不是完美的车,但精准切中了年轻家庭的需求——用12万获得620km真实续航、能用语音控车的流畅座舱、甚至部分场景替代司机的辅助驾驶。
正如一位车主总结:“每天通勤50公里,电费不到5块钱;周末带娃露营,外放电烧水煮火锅;A级车的价格,B级车的空间,还要啥自行车?” 在这个价位里,它的取舍不是妥协,而是一种让高科技普惠更多人的诚意。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