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福特换帅:从油电协同到本土化创新,新能源赛道的破局能否跑出“长”胜之道?

有时候企业面对转型时,像是在跑一场漫长的接力赛,每一棒的交接都承载着沉重的期待。近日,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就迎来了一位新“跑者”,赵非接替朱华荣,正式成为公司董事长。这看似寻常的人事调整,背后却藏着这家老牌合资车企面对困境与希望的双重纠葛。

长安福特换帅:从油电协同到本土化创新,新能源赛道的破局能否跑出“长”胜之道?-有驾

深挖起来,这场“换帅”其实早已摆在日程上。朱华荣作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的掌舵人,负责整个集团的战略布局。当长安集团升格为一级央企,规定领导不能兼任三级企业职务,朱华荣的卸任几乎是板上钉钉。换帅的也意味着新的开始。赵非并不是“新面孔”,早在2018年,他就曾临危受命担任长安福特执行副总裁,当时企业正经历销量低谷,他带领团队硬是扛住压力,实现2020年的止跌回升,并在次年推动销量增长超过两成。说到这儿,好像不太容易找到谁更适合接班的了。

长安福特的这次人事调整还有更大的背景——汽车产业正在走向一条越来越电动化、智能化的路,但对于一家曾经年销近百万辆的合资车企来说,转型并不是说做就能做的。眼下的长安福特,捏着一张不算好看的成绩单:销量下滑、新能源领域几乎是“后来者”、品牌口碑也不如从前,好消息是2024年实现了盈利,但不能忽略整体经营仍较脆弱。

长安福特换帅:从油电协同到本土化创新,新能源赛道的破局能否跑出“长”胜之道?-有驾

那怎么办呢?长安福特一直在尝试。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是他们提出的“油电协同”战略,这个战略在某种程度上可能是长安福特的一个过渡方案。比如最近推出的蒙迪欧运动版搭载了“大马力E混动”技术,试图让车主既能体验速度带来的刺激,还能少烧点油。还有个叫“价值营销”的招数,他们不跟同行打价格战,反而把重点放在给用户创造体验的价值上,比如举办用户社群活动强化车主之间的联系,以及之前承诺过的车机免费升级。

新能源领域才是目前最大的挑战与未来关键。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长安福特开始采取一些颇有象征意义的动作。比如和谁都熟悉的长安汽车共同出资建立长安福特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初步目的很明显,就是从传统的“合资换技术”模式转向“技术互补”这种对双方都更有利的新合作形态。最有意思的是,他们接手了福特电马在中国市场的运营,并拿出了300家授权经销商和服务网点扩军方案,甚至贴心到免费为老车主升级芯片,到底是尝试了几步接地气的策略。

长安福特换帅:从油电协同到本土化创新,新能源赛道的破局能否跑出“长”胜之道?-有驾

说到这些“招数”,还真不是每一步都能走得顺利,中国车市的消费分化太厉害了。劣势的部分大家会有疑问:面对中国消费者对于价格灵活性、细腻服务需求提高的现状,这种不打价格战的“价值营销”能撑得住经济型消费者的压力吗?而优势又有两个不能忽视的点,一是长安福特背后依托了长安集团在供应链上的强大资源,二是他们似乎终于下决心要走“本土化”创新之路,从产品设计到服务体验都努力贴近中国消费者。

其实我们也知道,全世界的车企面对电动化转型时都难免有点手足无措,能不能找到一个“对路子”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次的换帅,除了赵非自身在长安体系内成长并拥有丰富的技术与管理水平之外,更像是在预示着某些结构上的重新调整,比如他在长安福特未来几年大概率会推进福特与长安的技术协调,技术和供应链之间也将更深层次融合,对消费者来说,新技术的实际落地还是值得期待的。

长安福特换帅:从油电协同到本土化创新,新能源赛道的破局能否跑出“长”胜之道?-有驾

说个题外话,你有没有觉得,在市场竞争拍脸的当下,变革之路最初时总是些不那么引人注目的小动作?比如长安福特这两年倡导的“圈层营销”和差异化竞争,不声不响间就开始尝试用户社群这种和年轻用户玩社交的方式,悄悄通过活动建立品牌情感连接,这可能是新能源产品未来设计中会起作用的“人情味”一点。

这一棒交接背后的意义,不只是让大家关注长安福特的转型方向,更是想让人从企业成长的故事里研究出自己的观察角度。这场战役赵非能打成什么样?也许我们的期待里不仅仅是销量上的回暖,还希望看到那些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赛道上跑出的新形态。

长安福特换帅:从油电协同到本土化创新,新能源赛道的破局能否跑出“长”胜之道?-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