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域彻底颠覆:减重90公斤还不够,竟给混动加上了声浪

花钱买个混动车,不就是图个安静省油吗?本田现在倒好,非要在下一代思域上给你塞进一套模拟换挡的程序,还要配上引擎声浪。这是喝多了还是突然想通了?

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我也觉得匪夷所思。这个时代,大家都在谈智能座舱,谈自动驾驶,恨不得把方向盘都取消掉,让车变成一个纯粹的移动客厅。结果本田呢?它好像根本没听到,一门心思又钻回了底盘和操控这些老古董里面。

新思域彻底颠覆:减重90公斤还不够,竟给混动加上了声浪-有驾

很多老车迷估计都还记得当年开红头本田的感觉吧,那种高转速时VTEC开启的独特声线,那种过弯时车身紧凑得像卡丁车一样的感觉。那是一种纯粹的,机械带来的快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感觉在本田的新车上越来越淡,车子越来越舒适,越来越家用,但也越来越……无聊。直到这次,他们扔出来一个叫车体柔性动态管理的新词。

这词听着玄乎,但意思挺颠覆。过去大家造车,总觉得车身越硬越好,恨不得做成一块钢板。本田这次说,不行,纯粹的硬是不对的。好的车身,应该是在过弯极限的时候,能有那么一点点柔性的形变,把轮胎的抓地力用到极致,让车开起来更稳,也更好控制。这思路有点武学里以柔克刚的意思了。

新思域彻底颠覆:减重90公斤还不够,竟给混动加上了声浪-有驾

为了实现这个,他们捣鼓出了一个全新的中型车平台,目标就是给下一代思域、雅阁和CR-V这些主力车型换上。这平台一上来就减重了90公斤。你可能对90公斤没概念,这相当于车上少坐了一个壮汉,而且是把重量从骨架里抽出去的。车身轻了,操控自然就灵活,加速也更快,刹车距离也更短,这一连串的好处就都来了。

更有意思的是,本田居然把自家研究机器人用的姿态控制技术,也用到了汽车上。系统会根据你的驾驶意图和路况,主动调整车辆的俯仰和侧倾,让你在加速、刹车、过弯的时候,感觉车子特别听话,好像能读懂你的心思一样。

当然,这一切的改变,都是为了服务那个核心——Enjoy the Drive,享受驾驶。所以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那个S+ Shift模拟换挡功能,好像就没那么奇怪了。本田很清楚,买混动车的人,心里可能也藏着一个不想妥协的驾驶狂。它不是真的给你一个变速箱,而是在运动模式下,通过调整电机和发动机的输出曲线,模拟出那种升降挡的节奏感和声浪,本质上是一种情绪的满足。

新思域彻底颠覆:减重90公斤还不够,竟给混动加上了声浪-有驾

这步棋走得挺险的。因为今天的市场,主流的声音都在告诉你,车就是个工具,代步就好。那些强调驾驶乐趣的品牌,比如宝马,也都在努力地向舒适和智能化靠拢。本田这种逆流而上的做法,看起来有点不合时宜。

但换个角度想,这或许才是本田最聪明的生存之道。当所有车都变得越来越像一个装着四个轮子的手机时,那个唯一还坚持好开的品牌,会不会反而成了稀缺品?他们把前舱、后底盘和乘员舱这些部分都做了模块化处理,据说共用率能到60%以上,这能大大降低开发成本,让他们有资本去坚持做一些看似小众但能定义品牌的东西。

新思域彻底颠覆:减重90公斤还不够,竟给混动加上了声浪-有驾

所以,下一代的思域会是什么样?它大概率不会有业界最大的屏幕,也不会有最花哨的语音助手。但它可能会是你在开过一堆电动车之后,重新找回手握方向盘时那种兴奋感的车。

新思域彻底颠覆:减重90公斤还不够,竟给混动加上了声浪-有驾

全世界的车厂都在抬头看天,琢磨怎么上天入地,只有本田,还在低头看路,研究怎么让四个轮子更好地粘在地上。这究竟是一种落伍的固执,还是一种清醒的回归?等到2026年,看看那台新思域再说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