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设计总监: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大尺寸格栅

最近几年,但凡是关注汽车的人,可能都绕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宝马汽车的前脸设计。

那个标志性的“双肾”进气格栅,仿佛在一夜之间被放大了好几倍,尤其是在新款的7系、X7以及备受瞩目的M3和M4等车型上,这个尺寸夸张的前脸造型,在网络上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讨论。

很多人感到困惑,甚至觉得这是宝马设计师审美的一次“跑偏”,认为这种设计破坏了宝马一贯以来的运动和优雅感。

宝马设计总监: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大尺寸格栅-有驾

然而,事实的真相可能和大多数人的直观感受不太一样。

就在最近,宝马集团的设计总监亲自出面,对这个备受争议的设计进行了解释,而他的答案,直接将焦点引向了遥远的东方,特别是中国市场。

事情的起因源于宝马在慕尼黑车展上的一次重要发布。

他们推出了一种名为“Neue Klasse”,即“新经典”的全新设计语言,并将其应用在了iX3概念车上。

这款概念车的前脸让人眼前一亮,它采用了非常纤细的双肾格栅,配合简洁的水平灯带,整体风格显得十分清秀和复古,意在向宝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典车型1600和2002致敬。

宝马官方也明确表示,这并非昙花一现,从现在到2027年,将有近四十款全新及改款车型陆续采用这种回归经典的设计风格。

宝马设计总监: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大尺寸格栅-有驾

这本应是一个让许多老车迷感到欣慰的消息,但问题也随之而来。

当人们把目光从充满未来感的“新经典”概念车移开,看到旁边展台上的现款7系和X7时,一种强烈的割裂感便油然而生。

一边是含蓄内敛的未来蓝图,另一边是霸气外露、占据了整个车头的巨大“双肺”格栅。

这让外界不禁猜测,宝马内部的设计方向是不是出现了矛盾,或者说,他们终于意识到了大格栅设计的争议,准备回头是岸了?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之际,宝马集团的设计总监,阿德里安·范·霍伊东克,这位决定着宝马未来车型样貌的关键人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的答案。

他明确表示,自己对于推出大尺寸格栅的设计并不后悔。

宝马设计总监: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大尺寸格栅-有驾

他坦言,这种设计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区,比如中国”非常受欢迎。

他甚至补充说,全球范围内,消费者“依然在追求大尺寸格栅”,这使得像宝马这样的全球性汽车品牌在做设计决策时,面临着“非常棘手”的局面。

这番话几乎是在明示,那个备受争议的“大鼻孔”,很大程度上是为迎合中国市场的审美偏好而做出的商业决策。

这番言论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对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深刻的洞察。

回顾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一种主流的审美趋势,那就是对“大气”的追求。

从早期单纯地认为车越大越好,到后来对车身加长版本的狂热追捧,再到对车身上闪亮镀铬装饰的喜爱,其背后都贯穿着一种对视觉冲击力和身份感的诉求。

宝马设计总监: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大尺寸格栅-有驾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汽车不仅仅是代步工具,它在很大程度上还扮演着社交名片和身份象征的角色。

一个巨大、醒目、充满力量感的前脸,能够最直观地传递出一种“这辆车很贵、很有分量”的信号,这恰好满足了许多豪华车消费者对于“面子”和“气场”的心理需求。

宝马显然是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并将其作为设计上的一个重要考量。

当然,很多人会提出反对意见,表示自己和身边的朋友都觉得这种设计不好看。

对于网络上的这些“负面评价”,范·霍伊东克表示他们都注意到了。

但是,他随即抛出了一个最有力的证据——销售数据。

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公司“从未在销售数据中看到过这些负面评价带来的影响”。

宝马设计总监: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大尺寸格栅-有驾

他甚至表示,事实恰恰相反,在采用了大格栅设计之后,相关车型的销量反而提升了。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

根据公开的销售报告,在宝马全面推广大格栅设计的近年里,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屡创新高。

以2021年为例,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交付了超过84.6万辆汽车,同比增长近9%,稳坐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头把交椅。

特别是作为大格栅设计的典型代表,宝马7系和X7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中一直保持着极强的竞争力,深受中国高端消费者的青睐。

这种“嘴上说不要,钱包却很诚实”的市场反应,让宝马的设计团队有了十足的底气,也解释了为什么范·霍伊东克会说“我们并不认为需要做出回应”。

宝马设计总监: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大尺寸格栅-有驾

因为对于一个商业公司而言,市场的真实反馈远比网络上的喧嚣更为重要。

然而,如果仅仅将大格栅理解为对市场的妥协,那就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范·霍伊东克进一步揭示了其背后的功能性考量。

他强调,这并非纯粹为了博人眼球,大格栅在当今的汽车技术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汽车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正在成为主流。

而要实现这些功能,车辆就必须搭载数量庞大的传感器、高清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等精密设备。

宝马设计总监:中国消费者更喜欢大尺寸格栅-有驾

这些设备的最佳安装位置,无疑就是车辆正前方的中心区域。

因此,那个看起来只是装饰的巨大格栅,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一个高科技设备的“集成平台”。

尤其是在许多新能源车型上,传统的进气格栅已经不再需要为发动机散热,转而采用封闭式设计,其表面之下,就隐藏着关乎驾驶安全和智能体验的各种“眼睛”和“大脑”。

正如范·霍伊东克所说:“它们都集成在前脸之中,只是你们看不到罢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格栅必须保持一定的面积和功能性,它是汽车迈向更高阶智能化的一个必要载体。

综合来看,宝马的大格栅设计策略,是一盘经过深思熟虑的棋。

它既是基于对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握和商业迎合,也是面向未来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技术布局。

它看似是一个简单的美学选择,背后却融合了市场、文化、商业和科技等多重因素。

虽然“新经典”设计语言的发布,预示着宝马未来在设计上可能会寻求一种更加优雅和平衡的风格,但范·霍伊东克也明确表示,公司未来会提供各种形状和尺寸的格栅,这意味着备受争议的“大双肺”并不会立刻消失,而是会与新的设计风格并存,共同构成宝马多元化的产品面貌。

从最近曝光的改款7系谍照来看,其格栅尺寸似乎有所收敛,也印证了宝马正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演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