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前两天在沈阳中街那个老二手车市场,我算是撞见了个“奇迹”。
一台黑得发亮的奔驰S450L,就那么静静地趴窝在那儿,气场强大得跟个刚退役的保镖似的。
可那价签,好家伙,六十八万八。
我脑子里那根弦“嗡”的一声,差点没当场宕机。
这可是21年的车,当年能让老板们挤破头掏出一百三十多万才能落地的玩意儿,现在直接给你拦腰一刀,再抹个零头。
这哪是S级啊,这简直就是高级白菜,水灵灵还带泥的那种。
心里痒痒,拉开车门就钻了进去。
那方向盘一摸,感觉倒是不赖,但脑子里下意识就跟哥们那台宝马740Li比了比,你说这俩货,到底谁才是老板们的真爱?
车商在旁边唾沫横飞地吹,说这是3.0T带48V轻混的,听着就高端。
我绕到车后头,瞅着那俩排气管,心里琢磨这玩意儿开起来不得跟火箭发射似的?
可转念一想,沈阳这嘎达的冬天,路面跟抹了油一样滑,这大排量加上动不动就零下二十度的天,一脚油门下去,烧的哪是油啊,是心头血。
最邪乎的还不是价格,是这车的档案。
车商轻描淡写地说,三年,也就转了三回手。
我当时就乐了,三年三过手,这车是烫手山芋还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平均一年换一个主子,这比人家换手机还勤快。
第一任车主什么来头?
开了一年就腻了?
再看里程,十万七千公里,这哥们是把车当高铁开了?
我趴在发动机盖子上瞅了半天,也不像是飙车豁出来的,没那股子狠劲。
车商见我一脸狐疑,赶紧往上凑,说后面两任搞不好都是大企业老板,遇上什么股权变更,资金链一紧,先把这门面给处理了。
这剧本在咱东北,还真不算稀奇。
毕竟,公司日子不好过的时候,别说一台奔驰了,连老板自己都可能被“优化”掉。
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什么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去拼,实在拼不动了,就只能卖车换米下锅了。
这事儿就变得有意思了,买这车的人图啥?
图它便宜?
六十八万八买个当年百万级的豪车,听着是占了天大的便宜。
可这便宜背后,藏着多少坑,谁心里有数?
我那个在宝马当技师的朋友早就跟我科普过,这种带48V轻混系统的车,就是个电动爹,尤其是在咱这动不动就冰天雪地的东北,那故障率,感人至深。
我拐弯抹角问车商这车有没有大修过,他那眼神躲躲闪闪,话也说得含糊,我就知道这里头水深。
二手豪车,最怕的就是历史不清不楚,前任车主有没有偷偷改过变速箱?
厂家还给不给保修?
碰上一个,就够你喝一壶的。
再说了,现在这年头,电动车的风刮得那么猛,各种补贴跟不要钱似的。
开这S450L,一年养车成本没两万下不来,都能再买辆不错的电车了。
隔壁奔驰家的EQS580,虽然长得像个胖头鱼,但人家省油啊,还环保。
未来哪天一纸限行令下来,这些大排量的油老虎可能连高速都上不去,到时候这六十多万不就等于买了一堆废铁?
想想都后背发凉,等等党永远不亏,就怕政策来个突然袭击。
不过,这车也不是一无是处。
那个柏林之声的音响,我必须给它点个赞。
开关一按,高音头旋转着升起来,仪式感拉满。
放首老歌,那十五个喇叭营造出的声场,真不是特斯拉那种白开水能比的。
可话又说回来,有多少人买这车是为了听音质?
估计大部分老板都是为了在后排吹着空调,听着音乐,谈着几千万的生意,顺便让客户瞅一眼车外的三叉星辉标。
在东北,面子这东西,有时候比天还大。
说到底盘,这车3米2的轴距在冰雪路面上转弯,技术不好真容易“画龙”。
但那套空气悬挂是真牛,调到最高,什么搓衣板路面都不在话下,沈阳这路况比南方复杂多了,这点上德系车的功底还是扎实的。
最有意思的是,听说已经有经销商在研究把这类二手豪车出口到中东去了。
咱这儿的烫手山芋,在那帮土豪眼里可能就是香饽饽,转手还能赚个差价。
这倒是给在泥潭里摸爬滚打的经销商们指了条新路子。
所以啊,这台三年三过手的奔驰S级,就像个谜。
优点明晃晃地诱惑你,缺点也像个无底洞一样等着你。
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这个时代所有人的纠结:是选择看得见的风光,还是选择未来的安稳?
是为了一时的面子,还是为了长久的里子?
我没敢掏钱,毕竟这浑水,不是谁都蹚得起的。
你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