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汽车论坛,到处都在讨论一件事——2025年10月,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新车市场价格战虽有所缓和,但前期的降价潮带来的冲击依然存在。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价格战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案例莫过于2024年8月成都车展上,上汽大众途岳新锐的上市,指导价12.59-15.39万元,但限时一口价杀到7.99万起!
这价格一出来,评论区炸了锅:"这是要清仓跑路了?""合资车真的怂了?""当年15万才能落地的德系SUV,现在8万不到就能开走?"搭载着1.5L自然吸气发动机+6AT手自一体变速箱这套组合。要知道,在新能源车疯狂内卷、自主品牌步步紧逼的2024-2025年,大众这波操作到底是被逼急了的"自救",还是憋着大招准备反攻?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背后的门道!
从12.59万跌到7.99万?大众这次到底降了啥?
先敲黑板说重点:2024年8月30日成都车展上,上汽大众途岳新锐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12.59-15.39万元,但厂家给出限时一口价,1.5L新锐版7.99万元,1.5L锐意版8.99万元,300TSI锐意版9.99万元,300TSI锐享版10.69万元。这意味着什么?相当于入门版降4.6万,几乎是打了个"6.3折"!这在几年前简直不敢想,因为那时候途岳的入门价还在15万左右,落地轻松17-18万。
第一招是动力"做了调整"保成本。
新车提供1.5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6AT手自一体变速箱,而1.5T发动机则匹配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
这套1.5L+爱信6AT的动力组合虽然不如1.5T暴躁,但胜在稳定省油。
爱信6AT这套系统在行业里可是大名鼎鼎,采用两套行星齿轮,锁止范围扩大,车辆在升档时油耗量会有所降低,整体油耗量比较低。
说白了,大众用"成熟可靠"换掉了"激进性能",把成本省下来让利给消费者。
第二招是底盘"缩水"换来低价。
针对此次降价幅度较大的入门款车型,厂家将原本的后多连杆独立悬架系统更换为扭力梁非独立悬架系统。
这操作可太"大众"了——底盘减配虽然不太地道,但对多数普通家用来说,日常开车其实感受不出太大差别,而价格实打实降了将近5万块!
第三招是配置"该给的还给"。
虽然底盘减配了,但安全配置和基础智能化该有的都没落下。
新车配备了L2级别智能辅助驾驶系统、6个安全气囊、日间行车灯,中配版本还有电动天窗。
也就是说,大众虽然在底盘上"抠"了点,但核心的动力总成、安全配置都没怂,反而用"爱信6AT+低油耗"这张牌狠狠打了一波性价比牌。
当时很多人觉得大众降价肯定会"偷工减料",结果这一波操作下来,虽然底盘确实减配了,但核心的动力总成、安全配置都没怂,途岳新锐在2024年11月销量破万,上汽大众11月销量达到12.28万辆,同比上升5.9%,实现了年内的六连涨。
这说明市场还是认可这套"降价不降质"的打法!
爱信6AT凭啥这么牛?为什么成了大众的"杀手锏"?
可能有人要问:动力总成里最值钱的不是发动机吗?
为啥大众老把"爱信6AT"当卖点?
答案很简单——在变速箱这个领域,爱信6AT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先看技术实力。
爱信6AT变速箱采用两套行星齿轮,锁止范围扩大,这样车辆在升档时的油耗量会有所降低。
同时还采用了全新的高效节能阀,在起步或怠速时能更合理利用燃油,电控泵的燃油效率提高了9%。
液力变矩器增加了长行程减震器,有效抑制了振动,轮齿之间的宽度也比较宽,有助于发动机保持较低转速,噪音相对较小。
说人话就是:省油、平顺、静音,三大优势一个不落!
再看市场地位。
一提到6AT变速箱,很多人就会想到爱信,一方面是因为爱信6AT稳定、可靠深入人心,很多人买车时都会优先考虑它;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它太常见,无论是合资的大众,还是自主的长安,它们使用的AT变速箱都是爱信6AT。
爱信华纳于1969年成立,经过多年发展和技术合作,成功推出爱信4AT和爱信6AT两款结构紧凑、省油耐用且成本低的变速箱,迅速占领平价车市场,凭借超高的销量,爱信已经成为变速箱行业的一大巨头。
但问题来了——爱信被很多主机厂选中是因为匹配容易,虽然爱信的变速箱在性能上不突出,但在主机厂的需求上满足得恰到好处,能减少时间和成本在变速箱上,售后减少变速箱环节的风险,这是一个很balance的选择。
也就是说,爱信6AT不是最强的,但却是最"好用"的——匹配容易、故障率低、采购量大成本可控。
然而近年来情况有变。
爱信6AT变速箱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明显下滑,很多热衷爱信6AT变速箱的自主品牌,现在都开始逃离爱信。
原因很简单:爱信6AT的采购价基本在8000-9000元,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成本才3000-4000元,也就是说变速箱比发动机贵一倍还多!
而且爱信还会深度捆绑服务,核心的标定程序并不会提供给主机厂,全靠工程师自己标定。
这也是为啥近年来很多自主品牌开始弃用爱信6AT,转向自研双离合或CVT——成本太高,利润被供应商吃掉一大块!
但大众不一样!
大众跟爱信合作多年,匹配经验丰富,再加上这次用1.5L自吸+爱信6AT的组合,成本控制得刚刚好,既保证了可靠性,又能把价格打下来,这招"以老换新"玩得真够精!
对于那些不追求激进性能、看重稳定省心的家庭用户来说,这套动力总成简直是"刚刚好"。
7.99万的大众途岳,到底在跟谁"硬刚"?
现在问题来了:大众途岳降到7.99万,到底想干啥?
答案很明显——2024-2025年车市"价格战"根本没停,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甚至豪华品牌都在拼命降价抢市场!
先看大环境。
始于2023年的汽车"价格战",在2025年愈演愈烈,今年5月,比亚迪宣布旗下王朝网、海洋网两大系列共22款智驾版车型参与限时促销活动,最高优惠5.3万元,这一动作引发了汽车行业的连锁反应,吉利、零跑、广汽埃安等一众车企纷纷跟进降价。
2025年1月就有超过30家车企开打价格战,其中合资品牌中,十余家合资品牌推出了优惠,部分品牌最高综合优惠可达6万元,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东风日产、别克、捷豹等品牌推出"一口价"产品。
在这种"血海厮杀"的环境下,合资品牌的日子能好过才怪!
再看竞争态势。
2024年1-9月,主流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仅为41%,德系、日系、美系、韩系品牌同比增速均为负数,分别为-10%、-16%、-22%和-23%,这也意味着合资品牌下滑速度还在加快。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已经站上60%,合资品牌被挤压到40%左右,形势可以说相当严峻。
途岳的7.99万起售价,对标的是谁?
——比亚迪宋PLUS、吉利星越L、长安CS75 PLUS这些自主品牌热销SUV!
虽然这些车大多是新能源或混动,但燃油车市场依然有大量用户需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充电不方便的地区。
大众这次降价,就是要用"德系品质+爱信6AT+超低价格"这套组合拳,把那些还在观望燃油车的用户抢过来!
最关键的战略意图是什么?
上汽大众途岳新锐以一口价7.99万元起售,这一策略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的关注,途岳新锐的销量也随之迅速回暖,为上汽大众在紧凑级SUV市场赢得了市场份额。
说白了,大众现在就是要"以价换量"——宁可少赚点单车利润,也要把销量做上去,保住市场份额!
因为在2024-2025年这个"淘汰赛"阶段,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战难以平息,大众要是不拼命,可能连牌桌都坐不住了!
从市场反响看,这招确实奏效。
途岳新锐在2024年11月销量破万,上汽大众11月销量达到12.28万辆,同比上升5.9%,实现了年内的六连涨。
这说明虽然价格战打得惨烈,但只要产品力过硬、定价策略得当,合资品牌依然有机会在夹缝中求生存。
途岳新锐用7.99万的超低价+爱信6AT的可靠性+大众品牌背书,成功在10万以内SUV市场撕开了一道口子。
网友吵翻了!7.99万的途岳到底值不值?
途岳降价消息一出,评论区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咱挑几个最热门的问题聊聊。
第一个争议:"7.99万买个减配版途岳,不如加钱买自主品牌新能源车?"
这话得分情况看!
如果你在一二线城市,充电方便、对智能化要求高,那确实可以考虑比亚迪宋PLUS DM-i这类混动车。
但如果你在三四线城市,或者经常跑长途、充电不方便,燃油车的优势就出来了——加油5分钟满血复活,不用担心续航焦虑。
再加上大众的品牌背书、爱信6AT的可靠性,对于预算有限、注重省心的家庭用户来说,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第二个争议:"底盘减配成扭力梁,开起来会不会很颠?"
确实,后悬从多连杆独立悬架换成扭力梁非独立悬架,理论上舒适性会有所下降。
但老实说,对于大多数家用场景(城市代步、高速通勤),这种差别普通人真感受不出来!
除非你是"操控党"或者经常走烂路,否则扭力梁悬架完全够用。
而且换个角度想,省下来的4.6万块钱,够你加多少年的油?买多少次保养?算总账反而划算!
第三个争议:"大众这波降价是不是要清库存?质量会不会有问题?"
途岳新锐的销量随之迅速回暖,为上汽大众在紧凑级SUV市场赢得了市场份额,这说明降价后市场反响不错,不是清库存那么简单。
至于质量,途岳新锐配备了L2级别智能辅助驾驶系统、6个安全气囊,动力总成还是成熟的1.5L+爱信6AT,这些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成熟技术,质量问题不用太担心。
当然,买车前最好去4S店实际试驾,自己感受一下才靠谱!
第四个争议:"爱信6AT这么好,为啥很多自主品牌都不用了?"
爱信6AT变速箱在国内的市场份额明显下滑,之前很多热衷爱信6AT变速箱的自主品牌,现在都开始逃离爱信。
原因就是采购价8000-9000元太贵,比发动机还贵,而且爱信不提供核心标定程序,自主品牌利润本来就薄,再被供应商分走一块,实在划不来。
所以很多国产车转向了成本低、油耗好的CVT变速箱和双离合变速箱,或者干脆上8AT。
但大众不一样,人家跟爱信合作多年,采购成本能压得住,匹配经验又丰富,所以还能继续用爱信6AT当卖点!
还有人问:"途岳这个价格,跟自主品牌比怎么样?"
坦白说,10万以内的燃油SUV市场,自主品牌确实配置高、空间大。
但途岳的优势在于品牌溢价和保值率——大众这块牌子虽然不如以前硬,但在二手车市场依然比自主品牌保值。
如果你打算开个三五年就换车,途岳的保值率能帮你少亏点钱。
但如果你打算开到报废,那自主品牌的配置优势就明显了。
大众"一降到底",是绝地反击还是回光返照?
从2024年8月途岳新锐降价到7.99万,再到2025年10月乘联会数据显示,9月实施降价优惠的车型数量为23款,价格"内卷"现象有所减弱,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见证了合资品牌从"高高在上"到"放下身段"的全过程。
大众已经彻底放下了"合资品牌"的架子,开始玩"以价换量"的狠招了!
2024年1-9月,主流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仅为41%,自主品牌市场份额站上60%,合资品牌销量全线下滑,在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环境下,大众要是还端着,可能连翻盘的机会都没有!
途岳新锐7.99万起售,就是大众"破釜沉舟"的一步棋——用价格换市场,用销量保地位。
但话说回来,这次降价到底是"绝地反击"还是"回光返照"?
目前看来,途岳新锐销量迅速回暖,11月销量破万,说明市场还是买账的。
毕竟对于预算有限、注重可靠性的家庭用户来说,7.99万买个德系SUV+爱信6AT,性价比确实不低!
但长期来看,汽车行业利润率持续走低,价格战正在摊薄整个行业利润,大众这种"放血式"经营能撑多久,还得打个问号。
关键的是,合资品牌虽然降价、推出新能源汽车等举措,但并未止住市场份额下滑的势头。
光靠降价能解决问题吗?
恐怕不够。
中国消费者现在要的不只是便宜,还要智能化、电动化、年轻化。
如果合资品牌不能在产品力上真正追上自主品牌的步伐,单纯降价只能是"饮鸩止渴"。
从另一个角度看,2025年下半年乘用车行业促销力度趋稳,市场竞争秩序优化明显,这说明行业整体正在从"无序竞争"走向"理性竞争"。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车企们会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不再比谁便宜,而是比谁能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到那时,途岳新锐这样"降价保量"的案例,可能会成为历史书上的一个注脚,记录着合资品牌在转型期的艰难挣扎。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8-10万买家用SUV,你会选"降价版"的大众途岳,还是配置拉满的自主品牌新能源车?
这个选择背后,其实反映的是两种不同的用车理念——是要传统品牌的"稳",还是要新势力的"潮"?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场合资与自主、燃油与新能源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