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85后”高管赵长江突然离职。
他干了16年,从销售员一路做到高管。他31岁就成了最年轻的销售总经理。他把年销只有4千辆的“合资弃子”变成了爆款王。但现在,比亚迪押宝让他激活方程豹。这是第三个月,他突然走了。
有人说他“功成身退”。另一些人说他“甩锅跑路”。
赵长江在2021年接手腾势。当时这牌子很差。它和奔驰的合资黄了。它14年里有七年累计销量不足3万。2021年全年只卖了4783辆。股东一直给钱让它活着。业内都说它不行。
赵长江没有按老办法做。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改品牌。他推翻了旧定位。他明确说:“我们用比亚迪技术做高端车。”他把混乱的经销商模式改为直营。他在全国开了600家店。一半以上的店开在二线城市,只看高端用户。
第二件事:做产品。他大力推插混MPV腾势D9。当时别克GL8在高端MPV市场卖得很好。没人相信腾势能成功。D9正好是插混车。它上市后大卖。累计卖了25万辆。2025年前9个月,它贡献了7.4万辆。这是腾势总销量的68.9%。别克GL8出了插混版,理想MEGA升级。D9仍然守住了32%的市场份额。
第三件事:抓运营。他半夜回复客户群消息。他去工厂盯了一个月。他把基层销售的敏感度用到最高。做了这三件事,腾势的均价从25万到了38万。它从“边缘品牌”变成了比亚迪高端阵营的主力。
赵长江救了腾势。但它有个问题:太依赖D9。2023年推出的SUV N7本来想抢理想L6、小鹏G6的市场。结果2025年9月只卖了98辆。这比最高时跌了95%。2024年的Z9系列更差。他们说“三个月交付破万”。但2025年9月Z9卖258辆。Z9 GT卖583辆。销量很低。
现在腾势的销量主要是D9。它定了30万辆的目标。前9个月只完成了10.88万辆。达成率只有36%。如果去掉D9的7.5万辆,其他车型加起来不到3.5万辆。
行业里很多公司都因为“单品依赖”失败过。例如理想。它以前只靠理想ONE。后来新产品跟不上,导致L8、L9销量下滑。品牌均价还跌了4万。腾势现在也有这个风险。如果D9被别的车超过,整个品牌可能失败。
赵长江离职不是突然的。2025年7月,比亚迪让他去方程豹。李慧接手腾势。公司想让他用“爆款经验”激活方程豹。公司也想让李慧解决腾势的单品问题。
只有三个月。这事失败了。主要原因是比亚迪的高端化体系没做好。现在比亚迪的“三驾马车”中,仰望只卖了几千辆。腾势被方程豹超过了。腾势看起来最稳,但风险最大。
赵长江可能明白了:没有好产品,光靠宣传救不了品牌。
还有一件事:据说他要去智界。智界现在也有腾势的问题。2025年9月智界R7卖了4788辆。这是品牌销量的77.36%。别的车型卖不好。智界需要一个能造爆款、会建渠道的人。赵长江很合适。
智界能再造D9的成功吗?难说。腾势有比亚迪的技术支持。智界的体系能不能接住,现在不知道。
赵长江16年的比亚迪生涯,像一场新能源高端化实验。靠一款爆款能快速起量。但想站稳,必须靠很多产品撑起来。他救了腾势一时。但他没有解决行业里的共性难题。
他现在走了。腾势怎么解决D9依赖?智界能靠他成功吗?
谁来做都一样。新能源行业已经不是靠一款车就能活下去的时代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