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80多年历史的日产汽车,居然把自己的全球总部大楼给卖了!这笔交易总价高达97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5亿元),买家是敏实集团牵头的财团。更耐人寻味的是,日产卖了楼之后还不能走,得通过“售后回租”的方式继续使用。一家老牌车企为何要动“总部”这块根基?这970亿救命钱,能堵上日产的财务窟窿吗?
970亿成交!卖总部还能接着用?
根据日产官方披露的信息,此次出售的总部大楼位于日本横滨市神奈川区,是日产从1990年就开始使用的核心办公地点,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不仅是办公中枢,更是日产的品牌象征之一。这笔交易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交割,而买家敏实集团是全球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长期为日产、丰田等车企提供配套服务。
最关键的“售后回租”条款更是暴露了日产的无奈:出售后日产将以租赁形式继续使用该大楼,租期长达20年,每年需要支付的租金并未对外公布,但业内估算每年至少要30亿日元。这种“卖了又租”的操作,本质上是把固定资产变成现金流,相当于用未来20年的租金换取当下的资金周转。日产CFO古川雅弘在财报会议上直言,此举是“为了优化资产结构,筹集运营资金”。
不是冲动之举!日产的财务“窟窿”早有预兆
日产出售总部绝非一时兴起,而是被持续多年的财务压力逼到了墙角。翻看日产近年的财报就能发现,其盈利状况早已亮起红灯:2020财年(2019年4月-2020年3月)因疫情和戈恩事件双重打击,净亏损高达6712亿日元,创下公司历史最大亏损;2021-2022财年虽短暂盈利,但2023财年又陷入亏损,净亏损达1553亿日元。
除了连续亏损,日产的现金流也持续紧张。截至2023年3月底,日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1.8万亿日元,看似充裕,但扣除短期债务后,实际可自由支配的资金并不多。更棘手的是,日产的全球销量持续下滑,2023年全球销量仅为377万辆,较2018年的峰值555万辆下降了32%,核心市场中国区销量更是同比下滑18.4%。销量下滑导致营收缩水,而研发、生产等固定成本居高不下,只能通过变卖资产回笼资金。
当地时间11月6日,日产汽车公司发布2025财年半年报(4月至9月),公司净亏损为2219.21亿日元(约合103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盈利192.23亿日元。
售后回租是救命稻草?隐患也不容忽视
对于日产来说,970亿日元的资金确实能解燃眉之急。根据日产的规划,这笔资金将主要用于三个方向:一是加大电动车研发投入,计划2030年前推出19款新电动车;二是优化全球产能,关闭部分低效工厂;三是偿还高息债务,降低财务成本。从短期来看,这能缓解现金流压力,为转型争取时间。
但长期来看,售后回租的隐患也很明显。20年的长期租金会成为日产未来的固定支出,一旦后续盈利状况没有改善,这笔租金可能会变成新的财务负担。更重要的是,出售总部大楼传递出的“收缩信号”,可能会影响投资者信心和经销商渠道稳定性。有日本本土券商分析师表示:“总部是企业的根基,出售根基意味着日产的转型已经到了‘背水一战’的地步。”
你觉得日产出售总部大楼是明智之举吗?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中,还能有哪些破局之道?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我,带你看透汽车行业的风云变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