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的慢与稳:在内卷时代,它为什么敢走“不跟风”的长期主义路?

中国汽车产业从来没像现在这样复杂过。看似智能化、新能源风头正劲,但内卷带来的浮躁与事故频发,撕裂了行业发展的平静表面。一个业内朋友最近对我说:“现在的车企,就甭谈什么悠然发展了,都在走钢丝”,有点危险,也有太多防卫和攻击,不自觉地让人感到紧绷。我们不止一次问自己:中国汽车的根和初心,到底是什么?

丰田的慢与稳:在内卷时代,它为什么敢走“不跟风”的长期主义路?-有驾

这个问题,不只在国内有人探讨,放眼国际汽车市场,似乎也有人给出了答案。刚刚结束的东京车展上,丰田提出了“TO YOU”和“DISCOVER”的理念,社长佐藤恒治的让我印象极深,他说:“驱动这一切的,是‘为了他人’的理念,过去如此,未来也是如此”。这句话,有点像是在时代巨浪里,提醒每个造车者停下脚步,重拾本色和初心。别光想着怎么讨好市场,也别老想着行业对手的威胁,做回那个真正的自己。

这种回归,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也有体现。丰田没有像一些企业那样大谈参数、续航、算法,也没有不断强调技术的高精准,而是反复回到一个主题:人和移动出行本身——如何让每个用户真正享受驾驶和更好的生活。

丰田的慢与稳:在内卷时代,它为什么敢走“不跟风”的长期主义路?-有驾

说个细节吧,那天我站在展台前,第一次听丰田员工提到“Best in Town”,这个理念的核心是做好企业公民,扎根本地,真正了解并解决当地需求。这是一个大方向,但又足够接地气。尤其是丰田展台的布局,三大板块成果展示,不卖什么虚假概念,既有多路径新能源技术的实物直观呈现,也有一系列针对移动自由的创新成果。这种展示特别务实,跟那些把炫酷科技提炼成广告语的企业形成了鲜明对比。

有些人可能会说,丰田看似“慢”了,但其实它一点都不慢,人家的步伐从东京走到上海,从全球脉动到扎根本土,稳得很。这次进博会上一家跨国车企工作人员告诉我:“像丰田这样的企业,是见证了中国汽车行业从燃油到新能源,从单边贸易到全链条合作的发展,它的战略几乎不跟风,不去迎合所谓的潮流”。让中国团队制定定义权,打造铂智系列、电动时空舱式产品,都是在本地站稳脚跟后扎实推进的成果。

丰田的慢与稳:在内卷时代,它为什么敢走“不跟风”的长期主义路?-有驾

比如铂智3X这个车型吧,明显就是为家庭用户服务,越级的空间设计加上全场景智能驾驶,不光实用,还打到家庭消费者的心坎里。而雷克萨斯,也恰逢20周年,成立新能源公司,建设氢能工厂,然后还通过沙盘展示研发、生产链,整体思路清晰得让人佩服。但这不是为了夸技术,是因为它们确实解决了不少本土用户和市场的痛点。

再比如氢燃料的突破,丰田这次展示的49t氢燃料电池牵引车,解决了长距离运输中低碳又高效的难题,甚至在一场展会上抛出了换氢模式的切实计划,准备2026年先在山东做试验。究其背后,不只是一个技术创新,而是从根本上协助产业绿色升级和成本优化。这些事,不带半点浮躁,有点笃定的意思。

丰田的慢与稳:在内卷时代,它为什么敢走“不跟风”的长期主义路?-有驾

仅仅扎根还不够,这家公司思变的能力同样让人钦佩。丰田的“Multi - Pathway”(多路径新能源解决方案),逻辑就特别清晰。从纯电动到氢能,再到燃料电池技术,它不是单一赌注,而是给用户更多选择。看到展出的Sweep储能系统时,我甚至有种感慨,环保回收这事儿看似没人愿意碰,丰田竟然愿意做。不只是回收废旧电池,甚至还在能源分配、衰减电池的使用上做了不少功课。

还有铂智4X Robotaxi,这款无人驾驶车真开始测试了,明年国内一线城市就能见到它们上路,规模化运营不远了。更有意思的是,它搭载了4颗Orin-X芯片,说实话,这算是全球首创,姿态不张扬,但东西给你拿得很硬气。丰田式变革就是这样吧,既稳重,又敢闯。

丰田的慢与稳:在内卷时代,它为什么敢走“不跟风”的长期主义路?-有驾

丰田的变革从来没有离开“人”,从“Mobility for All(为了所有人的移动自由)”,到东京车展的“TO YOU”,这条路其实蛮清晰,是从关注车到关注人,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变化。像GR运动品牌,就让驾驶回归到乐趣本身。看到现场那辆GR YARIS的时候,那股纯正的血统和不多余的性能设计,很自然让我想到赛道的激情。包括福祉领域的展品,无论是带电动升降座椅的埃尔法福祉版,还是专为行动不便群体设计的Welwalk康复支持机器人,它们更像是把技术转化为一种温暖,为用户服务,而不是一堆冷冰冰的参数堆砌。

它的底色是什么?是一种从容,是一种扎根的温度,是一种对市场不卑不亢的思量。坦白说,这种风格在浮躁的内卷时代显得有点另类。丰田的底色不光是它的长期主义,更是它对本色的回归——以人为本,把心放在用户和未来身上。用扎实与变革打破周期,起来特别简单,但要真的做到,也不容易。

丰田的慢与稳:在内卷时代,它为什么敢走“不跟风”的长期主义路?-有驾

或许,中国汽车产业有些东西可以向它学,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的根、我们的初心,扎得深些,或者求变得淡定些,差一点攻防意识,多一点本色表达,也许路会宽不少,你觉得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