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买车,特别是给家里添置第一辆或者第二辆车的时候,大众这个品牌常常是很多人绕不开的一个选项。
在咱们父辈那一代人心里,大众车就约等于“皮实、耐用、高级”,开出去有面子,用起来也放心。
这种观念影响深远,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走进4S店,还是会下意识地先去大众展厅转一圈。
这本身没什么错,大众的确有很多经典的车型,在国内市场上打下了坚实的江山。
但是,时代在变,汽车市场也在变,如果我们还用十年前的眼光去看待今天的汽车,那可能就要吃亏了。
现在,那些真正花时间研究车、对比车的朋友们,在聊到大众旗下的一些热门车型时,往往会表现出一种“心照不宣”的谨慎。
他们不是说这些车不好,而是在如今这个选择极其丰富的市场里,它们已经算不上是那个最优的选择了。
咱们就从大家最熟悉的一款车聊起,大众朗逸。
这车的销量简直是个传奇,每个月都能在榜单上名列前茅,马路上跑的数量比比皆是,被很多人戏称为“国民家轿”。
跟着大家买,总归不会错得太离谱,这是很多人的朴素想法。
朗逸最大的优点,就是大家公认的稳定性和耐用性,维修保养也方便,对于那些只求一个代步工具、不想折腾的人来说,确实省心。
但问题在于,我们现在买车,真的只图一个“省心”就够了吗?
你花十多万的预算,坐进朗逸的车里,特别是中低配版本,触手可及的地方大多是硬邦邦的塑料,中控屏幕小得可怜,甚至连个最基本的倒车影像都需要额外花钱选装。
这种配置水平,放在今天来看,确实显得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我们不妨把目光转向同价位的国产车。
比如说,你去看看吉利、长安或者比亚迪的同级别轿车,同样是十来万,人家给你的可能就是大面积的软性材料包裹、一块堪比平板电脑的智能大屏、全套的主动安全系统,还有流畅的语音交互功能。
用车体验完全是两个次元。
懂车的朋友会算一笔账:同样是花钱,一边是买一个大众的车标和一份“不出大问题”的承诺,另一边是买来实实在在的舒适享受、科技便利和更低的用车成本。
这道选择题的答案,对于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来说,已经非常清晰了。
朗逸就像一部功能机时代的经典手机,质量确实可靠,但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的今天,它的吸引力更多地是建立在过去的品牌光环之上。
再来说说曾经的中型车标杆,大众帕萨特。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帕萨特是商务和家庭用车的完美结合体,开出去稳重大气。
但近几年的帕萨特,日子过得并不算舒坦。
一方面,之前在一些碰撞测试中的表现,让它一直以来标榜的“安全”形象受到了一些冲击,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时心里会多一份疑虑。
为了稳住市场,帕萨特采取了最直接的办法:大幅度降价。
现在去店里问,动辄几万的优惠是很常见的。
这对于买新车的人来说,听起来是个好消息,但对于懂行的人来说,这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新车价格的大幅跳水,直接影响的就是二手车的保值率。
你今天花二十万买的车,可能开上两年,转手一卖就亏掉七八万,这笔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精明的消费者一算这个账,就会觉得这笔买卖并不划算。
与此同时,帕萨特的竞争对手们一个比一个强。
日系的丰田凯美瑞和本田雅阁,虽然内饰科技感也常被吐槽,但它们的混合动力技术成熟可靠,省油是实打实的,而且二手车市场上的保值率非常坚挺。
而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更是来势汹汹,比亚迪汉直接用新能源的优势,在加速性能、行驶静谧性和智能化程度上,对传统燃油车形成了“降维打击”。
夹在中间的帕萨特,论品牌口碑的稳定性,不如日系对手;论科技感和性价比,又被国产新秀甩在身后。
它的处境,就像一位曾经的武林高手,名号依然响亮,但面对新时代的各路豪杰,已经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
我们再把视线转向SUV市场,大众途观L同样是一款家喻户晓的车型。
空间大、底盘扎实,开起来很有德系车那种厚重的感觉,这些都是它的优点。
但途观L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的产品更新速度太慢了。
你坐进2024年的途观L车里,再去看一看旁边展厅里的国产新势力SUV,比如理想或者问界,那种感觉就像是瞬间从一个普通的智能手机时代,穿越到了一个万物互联的AI时代。
途观L的车机系统,无论是屏幕尺寸、反应速度还是功能丰富度,都和现在主流的智能座舱有很大差距。
它的驾驶辅助功能,在别家已经开始普及更高级别的城市领航辅助驾驶时,它还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层面。
对于现在越来越看重科技体验和智能化交互的年轻家庭来说,途观L的吸引力确实在下降。
而且它的终端优惠,并没有大到能让人们心甘情愿地忽略掉这些短板。
所以,懂行的消费者会觉得,花同样的钱,完全可以买到动力更强、配置更全、体验更新潮的车型。
还有一款在年轻消费者中人气很高的车,大众速腾。
很多人喜欢速腾,是因为它那个所谓的“高级底盘”,开起来路感清晰,过弯支撑性好,很有驾驶乐趣。
这确实是速腾的一个特点。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
这种偏向运动化的调校,是以牺牲一部分乘坐舒适性为代价的。
如果你是驾驶者,可能会觉得这种紧绷的感觉很棒,但如果你是坐在后排的家人,尤其是在路况不太好的地方,那种频繁而直接的颠簸感,体验并不会太好。
而且,速腾的后排空间在同级别中也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对于一辆家用车来说,“均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品质。
它需要照顾到车上每一位成员的感受,而不是只让驾驶者一个人开心。
如果你的用车场景主要是自己上下班代步,偶尔带带人,那速腾或许还不错。
但如果需要经常带着家人长途出行,那么它的舒适性短板就会被放大,很多注重家庭体验的消费者在仔细对比后,会把它从备选清单里划掉。
最后,我们聊聊大众家族里最“漂亮”的一位,大众CC。
它的外观设计确实没得说,无框车门、流畅的溜背线条,每次在路上看到,都会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
但美丽,往往是要付出代价的。
为了这个迷人的造型,CC的实用性做出了巨大的牺牲。
最明显的就是后排头部空间,因为车顶线条下压得太厉害,个子稍微高一点的人坐进去就会觉得非常压抑,长途乘坐更是煎熬。
另外,它的后备厢开口设计得又高又窄,虽然内部容积不小,但想放进去一个大尺寸的行李箱或者婴儿车,都得费一番周折。
更重要的是它的价格,一台CC的落地价,已经可以买到配置更高、空间更实用的其他品牌B级车,甚至能够到一些豪华品牌的入门门槛。
懂车的人都知道,汽车终究是一个服务于生活的工具,颜值固然重要,但如果为了颜值而牺牲掉最基本的实用性和舒适性,那这份美丽带来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剩下的可能就是日常使用中的各种不便。
买车终究是件大事,需要综合考量,而不是一时冲动为“颜值”买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