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款S级升级了啥?纯电版和燃油版为何双线作战?

家人们,四季度汽车圈传来重磅消息,奔驰又在搞"大事情"了。

2026年改款S级轿车不仅要进行大幅升级,这次可不是那种改改外观就完事的套路,而是从外观到内饰、从动力到智能化的全面革新。

更狠的是,纯电版S级同步推进,要和燃油版打一场"双线硬刚"。

要知道,现款S级依然是奔驰的"利润奶牛"。

2024年中国市场卖了1.6万台,国内富商老板们都把这车当成"社交名片"。

这次突然放大招,摆明了是要继续稳坐豪华轿车第一把交椅。

那这波升级到底有多少真东西?咱今天就来扒一扒。

【第一部分 2026年改款S级升级了啥】

改款S级升级了啥?纯电版和燃油版为何双线作战?-有驾

奔驰这次改款不是全新一代,大家先搞清楚这个概念。

这是W223代的中期改款,全新一代还要等到2030年才会推出。

预计2026年上半年就能见到这台升级后的新车,虽然还盖着伪装,但从路透图已经能看出点蛛丝马迹。

先来看外观部分的变化。

现款S级那个"老气横秋"的多幅镀铬格栅被网友吐槽像"老干部专车",这次终于要换掉了。

新前脸用上了扁平化的黑武士设计,搭配贯穿式LED灯带,最抢眼的是新增的"三叉星"日行灯设计。

说白了,就是把奔驰的品牌logo直接融入到灯组里,晚上亮起来辨识度超强,一眼就知道这是奔驰。

侧面线条更显流畅,C柱设计也有调整,整体看起来更显年轻。


车长还是保持在5.29米左右,轴距维持在3.2米,没有大幅改动。

但车尾的改动最明显,三角形的传统尾灯被升级成了立体光带,进一步强化"三叉星"的品牌元素。

这套设计逻辑很清楚,就是把自家logo当主角来用,视觉冲击力直接拉满。

内饰才是真正的"科技爆炸"。

现款S级那个"大联屏"组合,12.8英寸中控加12.3英寸仪表,这次要全部升级。

新车会上4K分辨率的一体式悬浮曲面屏,从主驾延伸到副驾,宽度将近1.5米,看着跟科幻电影里一样。

配合AR-HUD抬头显示,整个驾驶舱的科技感直接拉到新高度。

中控台取消了大部分物理按键,改成触控加语音加手势控制。

挥挥手就能调节空调风量,说出来就能执行导航命令,这些都不算啥稀奇事儿了。

但奔驰也没傻到完全砍掉实体按键,怕老板们嫌麻烦,保留了音量、驾驶模式这些常用功能的旋钮。

这样既满足了科技感的需求,又照顾到了实际使用体验,平衡得不错。

动力部分才是真正的"看家本领"。

燃油版搭载新一代3.0T直六发动机,配合48V轻混系统,还有插混版本可选。

新的3.0T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到了42%,现款才38%,这意味着油耗能降低15%左右,烧油的效率确实上来了。

这个数字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直接符合2030年的欧七排放标准,奔驰是在为未来提前布局。

插混版的纯电续航约在100到110公里左右,比现款的48公里续航提升了一倍多。

这对于城市通勤来说已经足够了,大多数人的日常驾驶距离也就这个范围。

要是跑长途,燃油发动机随时待命,不用担心续航焦虑。

纯电版才是奔驰这次放的大招。


基于最新的EVA2M平台打造,这个平台是EVA2的升级版,配备业界主流的800V高压架构。

改款S级升级了啥?纯电版和燃油版为何双线作战?-有驾

什么意思呢?就是充电速度更快,电池效率更高,续航里程更远。

双电机四驱加100多度电的电池包,续航里程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S,预计能超过600公里。

最绝的是充电速度。

800V高压平台配合大功率充电桩,15分钟就能跑400公里。

你没听错,就是这么快。

对标燃油车加油5分钟、跑500公里的体验,纯电版虽然充电时间长一点,但也足以解决大部分人的长途焦虑。

这套动力方案的背后,是奔驰在新能源领域的战略投入。

2022到2030年这个时间段,奔驰总计要投入40亿欧元以上到电动化研发中。

注意,这不是一年投入200亿,而是整个十年的总和。

这个投入规模足以支撑奔驰在电动豪华车领域的持续创新。

【第二部分 纯电版和燃油版为何双线作战】

可能有人要问,既然新能源车这么火,奔驰为啥不直接砍掉燃油版,all in纯电呢?

反过来说,就守着S级的豪华招牌,慢悠悠地升级不也挺舒服的吗?

为什么非得同时推燃油和纯电?这不是自己跟自己抢客户吗?

这个问题问得好,但奔驰的想法其实更复杂。

全球豪华车市场早就变了天。

宝马和i7混合销售,纯电版在部分市场的占比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虽然因地而异。


奥迪A8的插混版成了不少中国消费者的"新宠"。

改款S级升级了啥?纯电版和燃油版为何双线作战?-有驾

就连保时捷Taycan这种纯电跑车,销量也在一点点蚕食S级的潜在客户群。

年轻人更吃电动性能这一套,0到60加速快、无声驾驶体验、黑科技配置,这些都是年轻富豪看重的。

但这只是市场的一面。

另一面是,国内三四线城市的富商、中东土豪,还有很多传统汽车市场,他们对纯电动车依然有疑虑。

充电设施覆盖不足、续航焦虑、电池寿命担忧,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问题。

加油5分钟,跑500公里这种便利性,目前还没有纯电车能完全替代。

很多人就是相信燃油发动机的"声浪"和"可靠性",这种信念不会因为几句宣传就改变。

奔驰的"双线作战"本质上是一种市场精准拿捏。

既要抓住新能源的发展趋势,不能掉队;又不能丢了那群还在用燃油的忠实客户。

这群客户虽然开始老龄化,但消费力强,对品牌忠诚度高。

一口气砍掉燃油S级,风险太大,相当于把一大块肯定的收入盘子推开。

技术层面,奔驰其实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EVA2M平台在电动豪华车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不同于大众的MEB平台注重成本控制,也不同于丰田的e-TNGA注重混合动力。

EVA2M就是为豪华电动车量身定制,既要保证性能,也要维持那份优雅的豪华感。

燃油版这边,新3.0T发动机的热效率提升意味着什么?

这是奔驰在燃油技术上仍有掌声的表现。

42%的热效率是什么概念?对标全球最先进的燃油发动机水平。

配合48V轻混,这套组合能把油耗往下压,排放也变得更清洁。

提前符合2030年的欧七排放标准,说明奔驰不是单纯地想守着燃油市场,而是在做技术储备。

最关键的一个数据,奔驰说"纯电版和燃油版的底盘架构有70%的通用件"。

这意味着啥?研发成本能分摊。

如果两个版本从零开始各自研发,成本翻倍。

但有了70%的通用零件,采购成本降低,生产流程也能优化,最后消费者能买到的价格就不会离谱。

这就是工程思维,看似打"双线战",其实是在做成本和效率的优化。

S级从来不只是"交通工具",这个定位很重要。

它更是"科技风向标"和"奢华象征"。

当年W223刚推出时,后排娱乐系统、空气悬架预瞄功能这些黑科技都是行业首创。

正是这些创新,定义了"百万级豪华车该有的样子"。

这次纯电版要是成功了,奔驰就能继续坐稳"电动豪华一哥"的位置。

要是燃油版优化到位,那群还信仰燃油的老板们照样得乖乖掏钱。

说白了,就是"两条腿走路"的战术,哪条腿都很关键。

【第三部分 能否守住豪华车老大位置】

现在关键问题来了。

这次大幅升级,真的能让奔驰S级继续当"老板们的首选"吗?

宝马7系、奥迪A8,还有蔚来ET9这样的国产高端新能源,会不会趁机反超?

先看竞品。


宝马7系一直主打"运动豪华",操控性确实是强项,这是宝马血液里的基因。

改款S级升级了啥?纯电版和燃油版为何双线作战?-有驾

但内饰的科技感,总是被业内评价说"不如奔驰精致"。

宝马i7虽然把电动性能做得很好,但品牌的豪华格调总感觉比奔驰少一点那种"贵气"。

奥迪A8靠着"科技感"和官车形象积累了一批忠实用户。

这个优势在中国市场特别明显,政商界用户比例大。

但品牌的溢价能力,明显弱于奔驰。

同样的价位,消费者觉得奔驰的豪华感更足,用料更讲究。

蔚来ET9是新对手,2024年12月正式上市,售价78.8万到81.8万元,计划2025年3月开始交付。

这个定位直接对标奔驰S级、宝马7系。

蔚来的智能化确实吊打传统豪华车,车载AI助手、换电服务、全域900V高压这些都是卖点。

但品牌底蕴呢?百年品牌光环呢?社交属性呢?

这些还需要时间积累。

从数据角度看,现在奔驰还是绝对统治者。

2024年中国市场,S级加迈巴赫S级合计超过2.1万台。

宝马7系销量不足1万台,奥迪A8销量更少。

蔚来ET9还没开始交付,谈销量太早。

但为什么要强调"还要时间积累"?

因为豪华车的消费逻辑不同于其他品类。

不是说产品好就能赢,社交属性、品牌文化、消费者心理预期,这些都很关键。

开一台蔚来ET9出去,说自己买了个"国产新能源",有的人会点赞,但有的人会问"怎么不买奔驰"。


这就是品牌认知的差异,改变需要时间。

改款S级升级了啥?纯电版和燃油版为何双线作战?-有驾

奔驰这次升级的核心优势在哪?

就是"豪华加科技的完美平衡"。

内饰用料,Nappa真皮、实木饰板这些都是讲究的,档次感摆在那里。

智能化也不差,AR-HUD、后排娱乐系统、4K曲面屏这些配置都齐全。

再加上"三叉星"品牌logo的百年积淀,更适合那些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消费者。

但挑战也确实存在。

消费者的口味越来越"刁钻"。

年轻一代富豪既要豪华感,又要智能化体验;中年土豪既要舒适性,又担心纯电动车的电池寿命和安全隐患。

电池成本高,如果出问题了,更换电池的费用能顶一辆普通车。

这种顾虑不是没有道理的。

奔驰要想继续"躺赢",得在几个方面下功夫。

纯电版的电池质保需要足够给力,比如承诺8年15万公里不限里程的保障。

燃油版在静谧性上再精进,用更好的隔音材料和技术。

智能驾驶功能不能卡顿,车机系统的流畅度要达到国产新能源的水准。

一旦在这些细节上掉链子,被吐槽"不如国产10万级小车流畅",那就真要"打脸"了。

【第四部分 网友关心的几个问题】

消息出来后,网友们炸了,各种疑问都有。

咱挑几个最典型的来聊聊。

第一个问题,纯电版续航600多公里,真的够用吗?

冬天会不会缩水到跑不动?

答案是这样的。

那个600多公里是CLTC工况的理想数据,实际城市通勤能跑480到520公里就不错了。

相当于燃油车一箱油的续航,对日常使用来说够了。

冬天温度低,锂电池活性会下降,续航确实会缩水。

零下10度的环境,续航可能会打个8折,降到480到520公里左右。

这听着有点悬,但奔驰这次用了电池恒温系统。

这个技术不是新鲜事,保时捷Taycan早就在用,通过液冷散热和加热装置把电池温度控制在最佳工作区间。

有了这套系统,冬天的缩水幅度会比那些没有恒温系统的纯电车小很多。

而且800V高压平台充电快,长途时15分钟充电跑400公里,这样的补电频率足以化解焦虑。

第二个问题,燃油版还值得买吗?

现在新能源这么火,会不会很快被淘汰?

这个问题问的人很多,答案是短期内燃油版绝对值得买。

3到5年的时间范围内,燃油S级还会是最优选。

为什么?一个是现实问题,国内很多三四线城市的充电设施还不够完善。

快速充电桩覆盖不足,即便买了纯电车,充电也是个麻烦事。

另一个是心理问题,中东、北美这些市场还是燃油车的天下,这个市场格局短期不会改变。


奔驰燃油版这次优化了油耗和排放,养车成本不会比现款高。

而且"燃油S级"这个身份,在商务接待、社交场合里的属性还是有的。

有些客户就是觉得燃油车"更稳重""更可靠",这种偏好改变不了。

所以短期来看,燃油版的生命力还很足。

第三个问题,纯电版和宝马i7、蔚来ET9对比,优势在哪?

这个问题很有看头。

宝马i7的操控性是强项,宝马的底盘调教一直以"运动"著称。

但豪华感的细腻度,确实不如奔驰。

内饰用料、氛围营造,这些都是奔驰的绝活。

蔚来ET9的智能化程度确实高,车载AI、换电体系、驾驶体验都不错。

但品牌的附加值呢?

购买奔驰S级时,你买的不仅是车,还买了一份品牌身份。

在高端社交圈里,这份身份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奔驰纯电S级的杀手锏就是"豪华加科技的完美融合"。

它不是为了追求极致的智能化而放弃豪华,也不是为了保留传统豪华而拒绝科技。

而是把两者糅合在一起,既有百年品牌的格调,又有前沿的电动黑科技。

这个定位对那些资金充足、追求品味的消费者很有吸引力。

【结语 王者归来还是自我革新】


从这次曝光的信息能看出,奔驰根本没打算"躺平"。

燃油版优化短板,纯电版正面硬刚,双线作战的野心很明显。

但2026年的市场早就不是2020年那个"随便改改就能卖"的时代了。

宝马、奥迪、还有蔚来这样的国产高端新能源,都在虎视眈眈。

这次大幅升级到底能不能帮奔驰守住"豪华老大"的位置?

说实话,谁也给不了绝对的答案。

但从技术层面、从品牌积淀、从消费者心理来看,奔驰还是有相当的底气。

关键是细节执行,产品体验不能有短板。

预计2026年新车上市时就能看出端倪。

到那个时候,市场反应、消费者评价才是真正的检验。

最后一个灵魂问题抛给你:

要是预算150万以内买豪华轿车,你是选"经典永流传"的燃油S级,还是试试"科技感拉满"的纯电S级,或者搏一把国产高端新能源?

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