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又整了个大动作!2026款i3改款上市还打折,这是要放大招还是认怂了?

改款继续打折卖!2026款宝马i3能耗降低、续航增加,还能走量吗?

2025年10月,宝马又整了个大动作!2026款i3改款上市还打折,这是要放大招还是"认怂"了?

最近刷汽车资讯,突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2025年10月23日,宝马官宣2026款i3正式上市,不仅能耗降低、续航增加,关键是价格还继续往下探!

这操作把网友看懵了:"堂堂BBA豪华品牌,怎么也开始打价格战了?""是特斯拉Model 3和比亚迪海豹把宝马逼急了?"


要知道,宝马i3作为宝马纯电家族的"入门担当",上市以来销量一直不温不火,2024年全年累计销量约4.78万辆,月销常年徘徊在3000-5000台左右。

宝马又整了个大动作!2026款i3改款上市还打折,这是要放大招还是认怂了?-有驾

现在2026款改款上市,宝马不仅在技术上下功夫,终端市场还继续大幅度优惠促销,摆明了是要在30-40万级纯电轿车市场硬刚到底。那问题来了:豪华品牌放下身段打折促销,到底是被市场逼得认怂了,还是憋着大招准备翻身?2026款i3的这些升级,真能帮宝马在新能源市场扳回一局吗?咱今天就来好好扒一扒。

能耗降了、续航涨了?2026款宝马i3到底改了啥关键点?

先说重点:2025年10月23日上市的2026款宝马i3,官方指导价区间35.39万-41.39万元,价格与2025款保持一致。但价格不变只是表面,真正的杀手锏是技术升级——eDrive 35 L车型CLTC续航从526公里提升至550公里,eDrive 40 L系列续航从592公里提升至625公里。当时很多人嘀咕:"续航多20-30公里就能翻身?这点升级有啥用?"结果仔细一看配置单,这升级的含金量还真不低!

具体来说,这次改款集中在三个用户最关心的痛点。一是电池容量微调出真功夫。eDrive 35 L车型三元锂电池容量从70.17千瓦时增至70.2千瓦时,增加0.03千瓦时;eDrive 40 L系列电池从78.92千瓦时提升至79.1千瓦时,增加0.18千瓦时。别小看这零点几度电,配合能耗优化,就能把续航实实在在地提上去。按照城市通勤每天50公里计算,550公里续航能跑11天,625公里续航能跑12天半,基本做到两周一充。宝马这次用的是能量密度提升加能耗优化双管齐下的策略,电池包体积基本没变,说明供应商宁德时代的电芯技术又进步了。

二是续航数字背后的实用性提升。eDrive 40 L系列的CLTC续航从592公里提升至625公里,这个数字放在30-40万级纯电轿车里算什么水平?对比一下就知道了: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续航606km但起售价26.14万,比亚迪海豹DM-i纯电续航只有110km,小鹏P7i续航最高610km但价格要贵不少。可以说,2026款i3的625km续航,卡在了够用但不浪费的甜蜜点——日常通勤一周充一次电没压力,周末周边游200公里往返也不用中途补能。而且625公里CLTC续航,按照实际城市工况打个8折,也有500公里左右,冬天打个7折还能有430公里,基本告别了里程焦虑。

三是智能配置终于补齐短板。老款i3最被吐槽的就是车机系统——iDrive系统界面虽然华丽,但流畅度不如国产品牌,语音识别经常听不懂人话。这次2026款终于开窍了:车机系统搭载基于高通骁龙8155芯片的iDrive系统,语音助手响应速度提升四成,可精准识别导航、空调等车控指令。宝马居然学会了本土化——新增了微信车载版与华为HiCar互联,还支持BMW手机APP远程功能,可实现车门控制、车辆启动、充电管理、空调控制等多种操作。这些功能以前只在特斯拉、蔚来上见过,现在宝马终于跟上节奏了。


当时很多人觉得宝马就是个技术保守派,搞新能源肯定玩不过特斯拉和国产品牌。结果2026款i3这一波操作打脸——续航涨了、智能补了,虽然价格没降但终端优惠力度依然很大!这哪是简单改款?分明是宝马被市场教育后的集中爆发!

宝马又整了个大动作!2026款i3改款上市还打折,这是要放大招还是认怂了?-有驾

官方不降价但终端狂打折?宝马到底在慌什么?

可能有人要问:2026款i3官方指导价不变,为啥说宝马继续打折?

这就得说说终端市场的真实情况了。其实这背后藏着宝马对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深度焦虑。

先看大环境: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就不是随便造造就能卖的时代了——比亚迪前10个月累计销量突破300万辆,特斯拉中国月销稳定在5-7万辆,蔚来、理想、小鹏等新势力也各自站稳脚跟。但传统豪华品牌呢?2024年1-4月数据显示,宝马i3月销量始终在5000辆以下,4月单月销量为4489辆;奥迪Q4 e-tron月销量在1200-1500辆间波动;奔驰EQE月销量则始终在三位数徘徊。用户的需求反而更现实:既要豪华品牌的面子,又要实用的里子,还得价格别太离谱。

再看宝马的真实处境。宝马和奔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均出现下滑,其中宝马销量同比下降3.8个点,奔驰销量同比下降11.6个点。终端市场的价格战才狠。广州、上海门店销售表示,加上保险和牌照,i3 35L的落地价在19万左右;武汉的价格更低,某宝马4S店销售人员表示,宝马i3 35L款优惠后价格为18.3万元左右。要知道,宝马i3刚上市时,官方给出的指导价为35.39万元起。这意味着终端优惠幅度高达16-17万!销售人员直言不讳地说:"这个价格不挣钱,可以说卖一辆亏一辆,我们门店挣的是银行返点,挣顾客办理金融贷款的钱。"

战略压力才是根本。宝马集团定下的目标是2025年纯电车型销量占比达到25个点,但中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宝马的纯电销量占比还不到10个点。如果i3这个入门爆款打不开局面,后续的i4、i5、iX1再怎么推也是空中楼阁。所以宝马这次不是认怂,而是务实——先用降价加技术升级把销量做起来,让更多人开上宝马纯电车,积累口碑和用户基础,再图后面的事。


说白了,宝马这次是把豪华品牌的傲气暂时放下,换来市场份额的实惠。从2024年全年累计销量4.78万辆来看,i3在豪华品牌纯电车里算是卖得还行的,但和比亚迪海豹动辄月销过万的成绩比,差距实在太大。宝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品牌溢价和市场份额之间找到平衡点——不能因为降价太猛砸了品牌,也不能因为价格太高丢了市场。

宝马又整了个大动作!2026款i3改款上市还打折,这是要放大招还是认怂了?-有驾

改款加降价能救i3吗?宝马这招到底够不够狠?

现在问题来了:2026款i3续航涨了、智能补了、终端价格还这么香,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到底能不能帮宝马在新能源市场翻身?

还是说只是临时止血,治标不治本?

从产品力看,2026款i3的升级确实有诚意——625km续航解决了里程焦虑,智能座舱补齐了科技感短板,后驱布局延续了宝马品牌注重驾驶乐趣的传统。但对比同价位竞品,i3依然面临三座大山。

第一座山是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起售价26.14万,续航606km比i3多一点,智能驾驶是现成的,超充网络覆盖全国。i3虽然有宝马标加持,但智能驾驶还是L2级,充电网络靠国家电网。用户怎么选?看重品牌和操控选i3,看重智能和效率选Model 3——市场被分流了。

第二座山是比亚迪海豹。冠军版起售价17.98万,顶配也才22.98万,续航最高650km,还有冰箱彩电大沙发级的配置。虽然比亚迪品牌调性不如宝马,但性价比实在太香了——预算30万以内,很多人会想为啥不买海豹加剩下的钱干点别的?i3要抢这部分用户,光靠官方价格不变远远不够,得持续保持终端大幅优惠。

宝马又整了个大动作!2026款i3改款上市还打折,这是要放大招还是认怂了?-有驾

第三座山是自家兄弟。宝马的燃油车3系,终端优惠后起售价也就26万左右,后驱版2.0T加8AT的动力和操控是祖传手艺,保值率也比纯电车高。很多宝马老粉丝会纠结:同样是30万出头,买i3还是买3系?纯电的用车成本低,但燃油车没有续航焦虑、保值率高。这个左右互搏的问题,宝马自己都没想清楚怎么解。

从市场策略看,宝马这次的改款不涨价加终端继续优惠像是一次试水——先用低价把用户拉进店,体验一下宝马纯电车的产品力,如果口碑起来了,后续再通过增值服务绑定用户。但问题是:中国新能源市场已经卷到什么程度了?比亚迪按季度改款降价,特斯拉隔三差五搞促销礼包,新势力天天在社交媒体晒成绩——宝马如果还按照传统豪华品牌的高冷路线走,等待它的只有边缘化。

业内预测:2026款i3上市后,如果终端优惠继续保持在15-17万左右,月销有望稳定在4000-6000台;但如果竞品继续加大优惠力度或推出强产品,i3的销量可能继续承压。毕竟消费者不傻,谁的产品力强、性价比高,用脚投票就行了。

网友吵翻了!这些灵魂拷问你也想问吧?

2026款i3上市后,各大汽车论坛和社交媒体评论区成了大型辩论现场,咱挑几个最典型的问题聊聊。

第一个问题:35万买宝马i3,不如终端优惠后20万入手?

有人觉得,既然终端优惠这么大,干嘛还要按官方指导价买?但也有人提醒:终端优惠幅度各地不同,而且大幅优惠往往伴随着强制装潢、强制保险等套路,实际落地价可能没宣传的那么低。而且豪华品牌大幅降价,说明产品竞争力不足或者库存压力大,买了之后保值率堪忧。说白了,看重性价比可以等终端优惠,但别指望捡大便宜——羊毛出在羊身上。

宝马又整了个大动作!2026款i3改款上市还打折,这是要放大招还是认怂了?-有驾

第二个问题:续航625公里够用吗?会不会又是虚标?

这个问题确实扎心。625公里是CLTC工况,实际城市通勤打个8折约500公里,高速工况再打个7折约430公里。冬天北方地区如果气温到零下,续航可能再缩水两三成,剩下350公里左右。所以625公里续航对于日常通勤绝对够用,但跑长途还是得提前规划充电。好在宝马在全国建了不少合作充电桩,覆盖率还算可以,但和特斯拉超充网络比还是有差距。

第三个问题:宝马纯电车保值率怎么样?会不会开两年血亏?

这个问题最现实。根据第三方数据,纯电车三年保值率普遍在五六成之间,远低于燃油车的六七成。为啥?因为纯电车贬值三宗罪:电池衰减、技术迭代快、二手市场认可度低。但话说回来,如果你打算开到报废不卖车,保值率就是伪命题——用车成本低、保养便宜,长期算下来反而比燃油车省钱。关键看你是短期持有换车还是长期使用。

第四个问题:2026款i3值得买吗?还是等下一代?

有网友提到,宝马正在开发基于Neue Klasse平台的全新一代i3,可能支持800V快充,预计2026年底或2027年上市。如果不着急买,确实可以再等等。但问题是:下一代产品上市,价格肯定不便宜,而且新平台刚推出可能存在小毛病。现款2026款i3虽然不是最新技术,但产品成熟度高,终端价格又香,对于急需用车的人来说,反而是个抄底的好时机。

宝马这次是真急了,但想翻身还得狠!

从2025年10月23日2026款i3改款上市这一战就能看出:宝马终于放下了豪华品牌的架子,开始正视中国新能源市场的残酷现实——改款升级、官方价格不变、终端继续大幅优惠,该做的动作一个没落下。但问题是:这些够吗?特斯拉和比亚迪早就把性价比加技术玩到极致了,宝马现在才开始发力,是不是有点晚了?

宝马又整了个大动作!2026款i3改款上市还打折,这是要放大招还是认怂了?-有驾

说句实话:2026款i3的产品力确实比老款强——续航涨了、智能补了,终端价格还这么香。但想靠这一款车扳回局面?难!中国新能源市场早就不是有个好产品就能躺赢的时代了,得拼营销、拼服务、拼生态。宝马如果还抱着我是豪华品牌用户自然会来的心态,那2026款i3的命运可能和老款一样——叫好不叫座,月销三四千台陪跑。

最后灵魂拷问:如果预算30-40万买纯电轿车,你会选改款升级的宝马i3,还是智能标杆的特斯拉Model 3,或者性价比之王的比亚迪海豹?

评论区聊聊,看看大家怎么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