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标题】优惠6万的沃尔沃S90值得买吗? 车主说出三个真实缺点
都说现在买车像买菜,砍价能砍到脚底板。 沃尔沃S90这次直接放出大招:全款优惠近6万! 中配智远版落地价跌破30万大关。 这个曾经对标宝马5系、奥迪A6L的北欧豪华轿车,如今价格直逼普通合资品牌。
便宜真的没好货吗? 我们走访了多位车主,发现这款车有三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特点。
先看外观。 2026款S90就像化了淡妆的北欧模特远看还是那个味儿,近看才发现眉毛画粗了点。 前脸那个不对称的格栅设计引发了两极评价,喜欢的说它有设计感,不喜欢的觉得像没对齐的拼图。 雷神之锤大灯倒是经典依旧,现在的豪华车哪个不是“灯厂”出身?
坐进车内,第一眼就会被11.2英寸的竖屏吸引。 这块屏像极了特斯拉的简约风,老车主们却集体怀念以前的横屏设计。 有位开了3年S90的律师吐槽:“新屏像在车里装了台iPad,破坏了原本的优雅感。 ”不过8155芯片的加入让车机流畅度提升,语音助手终于能听懂方言了。
真正让车主们纠结的是底盘表现。 S90的悬挂硬得像个体育老师过减速带时颠得让人清醒。 跑高速时这种硬朗变成了优点,变道超车稳如老狗。 有位医生车主形象地比喻:“这车就像听诊器,路面上有什么毛病都能准确传到你屁股上。 ”
价格方面,S90给出了诚意。 对比同级车型,凯迪拉克CT6优惠后也要32万起步,而奥迪A6L的低配落地都要38万以上。 便宜的背后是配置的取舍:低配智逸版连无钥匙进入都要选装,中配智远版才给360度影像。
最让准车主犹豫的是动力选择。 B5版本2.0T+48V轻混系统,提速轻快缺乏激情。 有位试驾过的老师说:“油门踩下去像在推超市购物车,顺滑不够刺激。 ”而真正的性能版T8要贵上10万,虽然5秒内破百的加速很诱人,销量证明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妥协。
二手车市场的数据更值得玩味。 3年车龄的S90保值率只有55%,比雷克萨斯ES低了15个百分点。 二手车商直言:“买沃尔沃就要准备开到报废,转手时亏得肉疼。 ”不过也有车主反驳:“安全性和环保材料带来的健康价值,不能单纯用保值率衡量。 ”
说到环保,这可能是S90最独特的卖点。 新车内饰几乎闻不到异味,这点让很多宝妈放心。 为此付出的代价是隔音表现普通,高速行驶时胎噪。 有位车主苦笑道:“这车就像个诚实的北欧人,不会刻意掩饰路上的噪音。 ”
售后服务成为另一个争议点。 沃尔沃的零整比(零件价格总和与整车价格比)高达400%,意味着维修成本居高不下。 有车主分享经历:“换个后视镜花了3000块,才知道什么叫豪华品牌的后遗症。 ”
在北方地区,S90的前驱设计反而成了优势。 冰雪路面行驶时,相比后驱的宝马5系更加从容。 南方车主则抱怨:“雨战”时轮胎抓地力一般,急加速时容易出现打滑。
最让人意外的是音响系统的评价。 顶配的宝华韦健音响被公认为同级最佳,有音乐老师评价:“听交响乐时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方位。 ”低配的音响效果就相形见绌,差距大到像“耳机发烧友对比地摊货”。
销售策略也耐人寻味。 虽然官方主推B5版本,懂行的销售会悄悄推荐T8。 有销售透露:“买T8的都是真懂车的,毕竟空气悬架和四驱系统完全改变了驾驶质感。 ”可惜超过40万的售价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对比试驾过同级车型的消费者反馈,S90的座椅舒适度获得一致好评。 车机系统的逻辑设计被吐槽“反人类”,常用功能需要进入二级菜单。 有科技博主调侃:“这系统就像宜家说明书,需要耐心研究才能搞定。 ”
关于质量可靠性,车主们的体验出现分歧。 有人的车10万公里没出过故障,也有车主遭遇48V轻混系统故障的烦恼。 维修师傅建议:“买延保是必须的,是电子系统多的新款。 ”
有趣的是,不同职业的车主对S90的评价差异。 教师群体最满意车内空气质量,律师看重低调的外观,医生则对座椅的腰椎支撑赞不绝口。 年轻车主普遍认为设计过于保守,“开这车像提前进入中年”。
在充电设施完善的地区,T8版本的性价比凸显。 纯电模式能满足日常通勤,长途出行又没有里程焦虑。 有车主算过账:“每天充电的话,每月油费能省800元。 ”前提是要有固定车位安装充电桩。
售后服务网点密度成为另一个考量因素。 在二三线城市,沃尔沃4S店数量远少于BBA,保养时需要专门规划时间。 有车主抱怨:“每次保养要开车50公里,比看病还麻烦。 ”
最终的购买建议出现有趣分化。 老车主多数推荐智远版,认为性价比最高;新车主则倾向智雅版,觉得宝华韦健音响和座椅通风物有所值。 所有人都同意一点:不砍价就买沃尔沃的人,绝对是真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