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Q5 e-tron,大幅降价了依然卖不动!
奥迪Q5 e-tron降价,终端价都到17.91万元了,真的大跳水,可还是卖不动,九月就卖了30台,行业里的人都在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是不是太惨了。不仅仅是价格问题,大家都在想,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背后原因复杂,产品定位有问题,技术路线也怪怪的,没有搞清楚用户到底要什么,所以不行。
MEB平台,上汽大众ID.6 X也是这个平台,奥迪Q5 e-tron也在用,底盘配置不太行,前面是麦弗逊,后面是多连杆,豪华中大型SUV,这个配置有点掉价,说不过去。动力也不行,后驱版加速要9.3秒,四驱版好一点,6.7秒,不算慢,但是没啥优势,对比起来不够亮眼。续航也拉胯,CLTC续航写着550-560km,冬天就不行了,零下10℃,实际只能跑400km,缩水太严重,没有热泵系统是硬伤,北方用户肯定不愿意买。车机系统,老掉牙,功能少,界面也丑,不支持OTA升级,没法更新,没法进化,谁还愿意用。空间还行,6/7座,第三排坐小孩还行,大人坐着难受,长途就别想了,6座版,第二排没有中央扶手,没有独立空调,这配置,真说不过去。
蔚来ES8,理想L7,人家现在是高端新能源的代表,口碑已经起来了,智能化、舒适性、续航,各个方面都比Q5 e-tron强,Q5 e-tron拿什么比,根本没法打。以前买奥迪,看重的是品牌,现在不行了,光有牌子没用,产品力才是王道,东西不好,谁还买账。保值率也是个问题,二手车不好卖,三年残值率太低,买的人都担心,怕亏太多。
豪华品牌转型电动化,现在很痛苦,用户也变聪明了,对“豪华+电动”没那么迷信了,不会为了牌子多花钱了,要看东西好不好,值不值。专家都说,BBA的“油改电”车型,不行,产品力和定价脱节了,MEB平台有先天限制,改来改去,还是不行。冬天续航掉得厉害,车机不能升级,底盘也一般,买之前要想清楚,保值率和售后都要考虑,别到时候后悔。
如果,预算不多,家里需要6/7座,对奥迪牌子有感情,家里有充电桩,可以考虑一下Q5 e-tron,也不是完全不能买。想智能化好一点,要舒服,动力要强,蔚来ES8,理想L7更好,新势力更香。买之前,看看自己的用车场景,想清楚,Q5 e-tron是不是真的值这个价,别光为了牌子买单,不划算。很多人看完这个故事,都会去想,豪车品牌也不好卖了。
感觉就是时代变了,以前奥迪,那是身份的象征,现在,电动车时代,大家更看重实际的东西,续航,智能,驾驶感受,奥迪Q5 e-tron,这些方面都没啥优势,怎么卖得动,就算降价,也只是吸引一些对牌子有执念的人,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新势力品牌。这车,给人一种不上不下的感觉,想要豪华,又不够豪华,想要智能,又不够智能,想要续航,又不够远,真是挺尴尬的。
而且,现在电动车市场竞争太激烈了,新车出的太快了,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奥迪Q5 e-tron,感觉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优势不明显,大家都在想,奥迪到底在干什么,是不是有点跟不上节奏了。它的销量惨淡,也给其他传统豪华品牌提了个醒,电动化转型,不是换个壳子,把油车改成电车就行了,要真正了解用户需求,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不然,迟早被市场淘汰。
其实,奥迪也挺着急的,毕竟在中国市场,丢掉销量,那可不是小事,可能也在想办法,怎么才能在电动车市场站稳脚跟,但是,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需要投入,更需要的是,转变观念,放下身段,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开发出更好的产品,这才是出路。以后怎么样,谁也说不准,但是现在,奥迪Q5 e-tron的处境,确实挺难的。
估计奥迪自己也很郁闷,花了大力气搞电动车,结果,市场不买账,这打击挺大的,可是没办法,市场就是这么残酷,你不努力,就会被淘汰,没人会同情你。以后奥迪还会推出什么电动车,大家拭目以待,希望能够吸取教训,拿出更好的产品,重塑辉煌,毕竟,奥迪这个牌子,还是有底蕴的,也有很多忠实用户,只要肯用心,还是有机会的。
要我说,奥迪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好好研究一下竞争对手,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为什么人家能成功,然后,结合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推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不要再搞这种不上不下的东西了,浪费钱,还伤品牌。说实话,奥迪Q5 e-tron这个事情,也挺值得反思的,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浪潮中,如何保持竞争力,如何赢得未来,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现在,很多消费者买电动车,已经不那么看重品牌了,更看重的是性价比,是实用性,是智能化,奥迪Q5 e-tron,在这些方面,没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卖不动,很正常,要想改变这个局面,就必须在产品上下功夫,要么降价,降到有竞争力为止,要么推出更好的产品,各方面都比竞争对手强,才能吸引消费者,不然,就算把价格降到地板价,估计也没多少人买。
大家都在想,奥迪Q5 e-tron,到底输在哪里,有人说,输在平台,有人说,输在技术,有人说,输在营销,我觉得,都有道理,但是,最根本的,还是输在对用户需求的不了解,没有搞清楚用户真正想要什么,就盲目推出产品,结果,自然是失败。
其实,电动车市场,还有很多机会,但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奥迪如果能够认真反思,吸取教训,我相信,还是有机会的,只是,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更大的决心,更需要的是,真正放下身段,从用户角度出发,打造出真正好的产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