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年汽车行业深度观察,某天突然想到,既然传统豪华MPV就那么被定义,很多家庭其实根本没必要买个豪华标签的车,何必非得花个百万去追逐品牌光环。车是用来代步、用来家人的。对比之下,价格、空间、实用性才是真本事。而这次看到东风风行星海V9,好像狠狠打了一剂平民也能用上豪华宣言。
我在店里转悠时,那个销售问我:你看过这车的价格吗?才15万上下,配置还不低。我心里就嘀咕:这价格,能不能真干翻一些20万出头的合资MPV?毕竟,我过去实操经验告诉我,空间大、配置丰富的车,价格差不多在这个区间,基本都能满足一家三代或者四口的需求了。
我刚才翻了翻笔记,从成本角度算。那马赫1.5T混动系统,热效率还能跑到45%,如果一公里电费才几分钱,哪怕日常上下班用,基本不用担心续航焦虑。长途用油耗也不高,估算每百公里8-9升油,油钱可省不少。说白了,整体用车成本,就算比一些纯燃油车低不少,尤其小家庭最关心那点省钱压力。
这车空间也真是花小钱办大事。超长5.2米,轴距超过3米,乘坐空间宽敞得能跟豪华别墅里的客厅比了。两侧电滑门,进出都很方便,尤其在城市停车位窄的情况下,自己试过几次,特别带感。后备箱支持拓展,从593L到2616L,露营装备、儿童大箱子,都能塞进去。还唯一一款第三排还能下沉变平的MPV,这点挺惊喜的。
对比同价位车型,我觉得难免会问:像别克GL8、广汽传祺G9,这些车配置和空间都挺牛的,但你花个多万,真能买到物超所值的MPV?我试过几辆,感觉星海V9在空间布局、用料完整性上,差不多都是直逼几倍价位的。所以我在想,核心还是要用得爽,用得久。
再聊聊智能化。这块倒是真的不差。高通骁龙8155芯片,保证了车机反应快,不卡顿。12.3英寸中控屏和副屏,操作起来很顺手,腾讯TAI 4.0系统也加持了不少娱乐和导航功能。有朋友说,车机系统挺智能,但有时运气不好,可能会出点死机或者卡顿。我觉得,还得看后续软件优化。
安全方面,L2级辅助驾驶大范围涵盖了自动巡航、车道保持,给了我很大安全感。毕竟,多少次在某些老司机开快车的路段,我都心跳加速。现在有这些辅助,多少能少点紧张。只自动驾驶这种事,还是得人盯着。
又提到乘坐体验,真是豪华到家。二排的座椅,标配通风、加热、按摩,仿佛每次出行都像在头等舱里享受。尤其是长途,那种舒服到想赖在里面不走的冲动,难怪有人会笑:买这车,像买个移动的别墅。你知道我为什么反复强调这点吗?因为我车上也遇到过朋友,抱怨座椅窝得难受,结果腰酸背痛一周。你倒是觉得,车不是百货商店,但一台空间、配置都不错的MPV,确实能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你可能会问:这车用得耐不耐造?这个问题没法一口吃成胖子。毕竟,供应链和制造工艺,都是那种国内外的拼战。我偏向相信,像东风风行这样的品牌,肯定比不过那些传统豪华车品牌材料那么讲究,但成本控制一手到位,加上其自家的产线,是个人盯人的关系。
会不会后续维修麻烦?我估算,百公里保养成本只有个估值,300-400元左右。相应的配件也不难搞到。真要硬碰硬,那些豪车维护成本我都知道,碎片化钱砸下去,排除掉品牌溢价,实际应用里,普通家庭跑得也挺顺。
有人觉得:15万能买豪华车?不现实。我承认,这话大部分时候是真的。可这次它用实际配置、空间表现,把豪华MPV的门槛一下拉低。这不是平价豪车,而是用性价比打破视界的实用神器。
我也在想:没有一款车能让所有人满意。比如我那同事,他绝对不考虑MPV,硬说还是车家族最重要。你说,这是不是人各有志?
留点悬念:未来市场会怎么变?是不是高性价比会成为家用车的新标配?反正我知道,下一次去试驾,还得带点零食,那车太舒服,想赖在车里不想出去。你们觉得呢?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