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大降价,个别车型降幅50%,购车正当时!

最近要去买车的朋友们可能都发现了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甚至可以说是有点让人不敢相信。

那就是,过去那些价格坚挺,甚至有时候还得加价排队的燃油车,尤其是那些挂着响当当名牌的合资车、豪华车,现在一个个都跟商场里换季清仓大甩卖似的,折扣打得让人眼花缭乱。

走进展厅,销售顾问不再是以前那种爱答不理的态度,而是热情地告诉你:“哥,这款车现在优惠力度特别大!” 这个“特别大”到底有多大呢?

燃油车大降价,个别车型降幅50%,购车正当时!-有驾

有的车型直接打了对折,优惠幅度高达50%,几十万的车,一下子能省出十几万,这在几年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

很多人心里肯定犯嘀咕:这到底是怎么了?

是这些外国大厂突然良心发现,决定薄利多销回馈中国消费者了?

还是说这背后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大变故?

其实,这既不是厂家发善心,也不是什么偶然的市场波动,而是一场由咱们中国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掀起的,对传统汽车市场格局的颠覆性冲击。

燃油车大降价,个别车型降幅50%,购车正当时!-有驾

咱们先从最吸引眼球的豪华品牌说起。

以前一提到奔驰、宝马、奥迪,也就是大家常说的BBA,那都是身份和面子的象征,是很多人奋斗的目标。

可现在,这个目标的实现难度可以说是直线下降。

就拿奔驰A级这款车来说,它本身定位就是豪华品牌的入门级轿车,是很多年轻人够得着的第一台奔驰。

按照以前的行情,办齐了怎么也得二十大几万。

燃油车大降价,个别车型降幅50%,购车正当时!-有驾

可现在呢?

最高优惠达到了12.5万元,算下来降幅接近50%,也就是说,可能十几万块钱就能开上一台崭新的奔驰轿车。

这消息一出来,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真的假的?”。

这背后其实就是一场残酷的客户争夺战。

买这个价位车型的,大多是追求时尚和品牌的年轻人,他们也恰恰是对新技术、新体验最敏感的一群人。

而在同样的价位,我们国产的新能源车能给他们什么呢?

燃油车大降价,个别车型降幅50%,购车正当时!-有驾

是比特斯拉还快的零百加速,是车里能看电影、能K歌的超大智能屏幕,是越来越好用的自动辅助驾驶,更重要的是,是每公里不到一毛钱的用电成本。

当一个年轻人手握二十万预算,一边是仅仅能满足品牌虚荣心,但在配置和体验上相对传统的奔驰A级,另一边是科技感爆棚、好玩又省钱的国产新能源车,这个选择题其实并不难做。

所以,奔驰不是不想卖贵,而是在我们强大的国产新能源车面前,它如果再不放下身段,拿出实实在在的优惠,那么连这部分最看重品牌的客户可能都留不住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了奥迪和宝马身上。

奥迪A4L,一直是豪华中型轿车市场的热门选手,商务家用两相宜,现在最高降价超过18万,这力度堪称“骨折价”。

燃油车大降价,个别车型降幅50%,购车正当时!-有驾

宝马的入门级SUV宝马X1,也给出了将近15万的优惠。

这些车过去都是各自品牌的销量支柱,是利润的重要来源。

它们之所以也扛不住,是因为在它们所在的三十万到四十万价格区间,遭遇了像理想、问界、蔚来这些中国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正面阻击。

这些国产品牌非常聪明,它们没有去硬碰硬地跟BBA比拼所谓的“百年造车底蕴”或者“机械素质”,而是另辟蹊径,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

它们把车打造成了一个“移动的家”,车里有大彩电、小冰箱,座椅宽大舒适像大沙发,智能语音助手能听懂各种指令,长途旅行时,大人小孩都能在车里得到很好的照顾。

燃油车大降价,个别车型降幅50%,购车正当时!-有驾

这种全新的“豪华”体验,是传统燃油车给不了的。

当消费者发现,花同样的钱,可以买到一台更懂自己、更能照顾家人的“超级奶爸车”时,那个曾经闪闪发光的BBA车标,似乎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所以,奥迪A4L、宝马X1们的大幅降价,实际上是在为它们过去在智能化和用户体验上的“不思进取”买单。

如果说豪华品牌是被我们的新能源车打得“措手不及”,那十几万到二十万区间的普通合资品牌,简直就是被按在地上摩擦,是这场变革中受冲击最严重的“重灾区”。

像大众朗逸、别克威朗这些车型,曾经都是中国家庭买车的首选,是“国民神车”的代表,销量榜前几名常年被它们霸占。

可现在呢?

燃油车大降价,个别车型降幅50%,购车正当时!-有驾

朗逸最高降5.8万,威朗最高降6万,降价幅度都接近50%。

算下来,一台全新的、品质可靠的合资A级轿车,五六万块钱就能入手。

这已经不是降价了,这简直是在“清仓甩卖”。

它们之所以这么惨,是因为遭受了来自上下的双重夹击。

往上看,豪华品牌降价,把原本属于它们的价格空间给挤占了;往下看,以比亚迪秦PLUS为代表的国产插电混动车型,直接喊出了“电比油低”的口号,用七八万块钱的起售价,给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既能用电又能用油,还没有里程焦虑的完美解决方案。

燃油车大降价,个别车型降幅50%,购车正当时!-有驾

老百姓的账算得很清楚,买一台朗逸,一个月油钱可能要七八百,而买一台秦PLUS,如果家里能充电,一个月电费可能都不到一百块,一年下来就能省出大几千甚至上万块。

在这样实实在在的经济账面前,所谓的“德系品质”、“美系扎实”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

大众、别克们只能用这种近乎“腰斩”的价格,来勉强维持住自己的市场份额,但这无疑是饮鸩止渴,它们的品牌价值和利润空间正在被快速消耗。

所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场燃油车“降价潮”,它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技术实力和市场影响力全面提升的一个缩影。

它标志着过去由外国品牌主导定价、定义产品的时代正在加速终结。

咱们自己的车企,通过在新能源和智能化赛道上的奋力拼搏,已经成功地掌握了市场的主动权,开始用我们的技术、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价格来为全球汽车市场树立新的标准。

这场由内而外的变革,不仅让传统燃油车巨头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也实实在在地给咱们普通消费者带来了好处,让我们能用更少的钱,买到技术更先进、体验更好的汽车产品。

这对于整个汽车市场来说,是一次健康而深刻的洗牌,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更是一件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