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十年专注湿式双离合,放弃8AT真执着

长城汽车这十年,把湿式双离合玩出了花,8AT却始终被“冷落”,到底图个啥?

提到国产SUV,长城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从哈弗H6一战封神,到如今坦克、魏牌多线开花,长城用实力证明了中国品牌也能在燃油车时代走出自己的路。而在这条路上,有一个细节一直被车迷津津乐道:别人家都在抢着上8AT,长城却一门心思扑在湿式双离合上,十年如一日,堪称“轴”得执着。

长城十年专注湿式双离合,放弃8AT真执着-有驾

翻开近十年的长城产品线,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无论是城市SUV还是硬派越野,从十几万的哈弗M6到三十多万的坦克500,湿式双离合变速箱(DCT)几乎是清一色的标配。反观同级别竞品,长安、吉利、传祺等纷纷与爱信8AT牵手,开起来平顺又省心,口碑一路走高。按理说,这种“大势所趋”的配置,长城没理由看不见。

可偏偏,长城就是不为所动。

不是没试过,而是试过之后选择了坚持。 早年长城也曾小范围搭载过6AT甚至尝试接触8AT,但最终还是决定把资源和研发重心全部押注在湿式双离合上。为什么?因为双离合天生具备传动效率高、换挡速度快、油耗表现更优的优势,尤其适合追求动力响应的城市SUV。而长城的用户,恰恰最吃这一套。

长城十年专注湿式双离合,放弃8AT真执着-有驾

于是,我们看到了7DCT450、7DCT300、9DCT等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湿式双离合产品接连问世。特别是那台能承受450Nm扭矩的7DCT450,不仅用在了哈弗H6、大狗这些热门车型上,甚至被硬塞进了坦克300这种非承载式车身的越野车里,你说“轴”不“轴”?

更“轴”的是,为了匹配这台变速箱,长城连发动机调校、油门逻辑、四驱系统都跟着优化。久而久之,“DCT+高扭矩发动机”成了长城动力系统的黄金组合,开过的人都说:虽然低速偶有轻微顿挫,但一旦跑起来,那种干脆利落的换挡节奏,真有点性能车的味道。

长城十年专注湿式双离合,放弃8AT真执着-有驾

反观8AT,虽然平顺性无敌,但结构复杂、成本高、传动效率相对偏低,对油耗控制是个挑战。而长城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不走“拿来主义”的捷径,要走就走自研的长线。 与其花大价钱买别人的“成熟方案”,不如把钱砸在自己的研发上,哪怕前期口碑有争议,也要把技术牢牢握在自己手里。

如今回头看,这份“轴”劲儿,反而成了长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自研DCT不仅降低了整车成本,还让动力标定更加灵活,甚至为后续的混动系统(如Hi4-T)打下了坚实基础。 坦克500 Hi4-T那套混联系统,不就是靠着纵置9HAT和P2电机玩出的花样?而这背后,正是多年DCT技术积累的厚积薄发。

当然,也有人质疑:湿式双离合的可靠性、城市拥堵路况的舒适性,真的比得上8AT吗?这确实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长城用十年时间,把一条“非主流”的技术路线走成了“主流选择”。它没有盲目跟风,而是根据自身产品定位和用户需求,做出了最符合战略利益的取舍。

长城十年专注湿式双离合,放弃8AT真执着-有驾

所以,与其说长城“弃8AT不顾”,不如说它在下一盘更大的棋。当别人还在依赖外部供应链时,长城已经把变速箱变成了自己的“技术资产”。这份执着,或许不够讨巧,但足够硬核。

长城十年专注湿式双离合,放弃8AT真执着-有驾

未来,随着电气化加速,AT和DCT的争端或许会逐渐淡化。但回望这十年,长城对湿式双离合的坚持,无疑是中国品牌技术自立的一个缩影。不是所有坚持都有回报,但总得有人先走一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