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21
宝马换标藏玄机

轻松一点☝,解放双眼👀
如果你最近路过宝马 4S 店,或是刷到 iX3 的新车图,大概率会被一个细节 “戳中”—— 那个陪了我们 26 年的 “蓝白圈”,悄悄变了样。
不是翻天覆地的颠覆,却处处透着“不一样”:没有了亮闪闪的镀铬线,黑色外环成了哑光质感,连 “BMW” 字母都瘦了一圈。别以为这只是 “换个皮肤”,自 1997 年以来首次重大调整,藏着宝马在电动化时代的 “大动作”。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枚新车标到底藏了多少小心思?
01/
先看“颜值”:5 个细节
看懂宝马的 “减法美学”
把新旧车标摆在一起,像看同一个人“精致护肤” 后的变化 —— 不是换脸,而是把冗余的 “妆感” 去掉,露出更高级的质感。具体改了这 5 处:
✅ 内圈镀铬线消失:以前像给车标“戴了两层戒指”,现在去掉内层金属线,视觉瞬间轻盈,再也没有 “层层包裹” 的厚重感;
✅ 蓝白区域无分隔条:原本横贯的银色线条没了,经典“螺旋桨” 图案连在一起,就像拼图终于完整,整体感拉满;
✅ 黑色外环变哑光:从“镜面亮面” 改成 “缎面哑光”,摸起来不沾指纹,阳光下也不刺眼,低调中透着贵气;
✅ “BMW” 字母变纤细:字体瘦了一圈,线条更锐利,像从“宽松卫衣” 换成 “修身西装”,利落又显年轻;
✅ 电动车型蓝圈取消:以前 i 系列车标外圈有蓝色 “身份标识”,现在 iX3 直接用统一标,电动车终于和燃油车 “平起平坐”。
首搭新车标的 iX3 已经到店,接下来会逐步推广到新车型。这枚小小的车标,就像宝马递出的 “新名片”—— 告诉所有人:我变了,但还是那个懂豪华、懂驾驶的宝马。
02/
再挖“逻辑”:为什么
要这么改?3 个趋势躲不开
宝马不是“跟风换标”,每一处调整都踩着全球设计与行业转型的节奏,既不丢经典,又能跟上年轻人的审美。
1. 符号越简单,越容易被记住(就像穿搭越简约越高级)
现在大家刷手机时,注意力只有几秒—— 复杂的设计会被瞬间划走,而 “去繁就简” 的符号才能抓住眼。
宝马去掉多余的镀铬和线条,就是为了强化“蓝白圈” 这个核心记忆点:不管是在朋友圈的新车图里,还是路边的广告牌上,哪怕只扫一眼,也能立刻认出 “这是宝马”。
不止宝马,豪华品牌都在做“减法”:奥迪把四环标改成二维扁平款,奔驰简化了三叉星的立体效果。就像我们买衣服,以前追求 “层层叠叠的精致”,现在更爱 “一件质感好的基础款”—— 品牌设计,也在跟着用户的审美变。
2. 哑光质感不只是好看,更是 “环保信号”
黑色外环从亮面改哑光,藏着宝马的“环保小心机”:哑光处理能减少镀铬工艺的使用,而镀铬过程会产生污染物,这和宝马押注电动化的方向完全契合。
更有意思的是工艺升级:新车标用亚克力吸塑 + 电镀技术,比老标的铝制镀铬成本低,还能批量生产。连车型材料都在 “环保化”——2025 年起,宝马新车型会用回收渔网做装饰件,既能减少海洋污染,还能降低 25% 碳足迹。
原来“高级感” 不只是颜值,更是背后的责任感。
3. 纤细字母藏伏笔,和车型设计 “搭 CP”
“BMW” 字母变瘦,不是设计师随手改的 —— 更纤细的字体,能和宝马近年的车型设计 “呼应”。
比如首搭新车标的 iX3,用了半封闭双肾格栅、低风阻轮毂(风阻系数 0.29Cd),线条流畅又动感。新车标的纤细字体配上去,就像 “西装搭衬衫”,风格统一又和谐。
更重要的是,经典元素没丢:蓝白图案依然代表蓝天白云,圆形外观象征“无限驾驶乐趣”。改的是细节,不变的是宝马的 “灵魂”。
03/
深扒“野心”:换标不是终点
是电动化的 “冲锋号”
如果说设计调整是“面子”,那背后的战略就是 “里子”。宝马换标,本质上是为了在电动化时代 “重新定位自己”。
1. 用新车标给电动车 “正名”:我不是 “替代品”,是 “未来”
新车标先装在 iX3 上,这个选择很有深意。
一直以来,宝马的标签是“燃油车操控王者”,但电动化是大趋势,它需要打破这个 “固有印象”。iX3 是宝马 “新世代” 平台首款车,2025 年起还会有 6 款电动车基于这个平台推出 —— 新车标就是这些车的 “身份徽章”,告诉市场:宝马的电动车,不是 “燃油车的替代品”,而是 “未来的核心”。
取消电动车型的蓝色外圈,更是直接表态:电动车不再是“独立分支”,而是和燃油车一起,构成宝马的 “主流阵营”。
2. 讨好年轻人:从 “高冷豪华” 到 “互动伙伴”
新标的透明化设计(取消黑色立体外环),官方说这是“开放与透明”,其实是想拉近和年轻人的距离。
现在的 Z 世代,不喜欢 “高高在上的品牌”,更爱 “能互动的朋友”。透明外圈在手机 APP、车机系统里,能更好地融入背景 —— 比如在宝马控车 APP 里,车标不会显得突兀,反而像 “聊天框里的表情包”,亲切又有互动感。
配合 iDrive 8 智能系统、L2 级辅助驾驶,宝马正在打造 “视觉年轻 + 体验智能” 的闭环 —— 买车不只是买工具,更是买一种 “智能生活方式”。
3. 阶梯推广藏智慧:既尊重老车主,又抬高高端价值
细心的人会发现:新车标只用于 iX3、7 系等高端车型,5 系及以下还在用老标。
这是宝马的“小心思”:一方面,避免老车主有 “落差感”—— 如果所有车都换标,老车主可能觉得 “自己的车过时了”;另一方面,把新车标和高端车型绑定,能在电动化市场建立 “价值锚点”—— 看到哑光蓝白标,就想到 “高端、科技、环保”。
就像奢侈品用“限量款” 抬升品牌价值,宝马用新车标给高端车型 “加分”,也让消费者觉得 “买得值”。
04/
争议与思考:换标容易
让所有人认可很难
当然,改变总会有争议。
有人说新车标“没了经典厚重感”,像 “磨了皮”;有人觉得 “高端车型专属标” 有点 “区别对待”,低配车主没面子。但也有很多人觉得:哑光质感更显高级,简约设计更符合当下审美。
国际市场的接受度倒是很高—— 大家觉得这体现了宝马的 “开放态度”,愿意为年轻人改变。其实品牌调整就像 “换发型”,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关键是能不能坚持自己的方向,同时不断优化。
宝马还要面对竞品压力:奥迪取消奇偶数命名,奔驰淡化“EQ” 前缀,BBA 都在通过调整标识适应电动化。如何在 “守住底蕴” 和 “跟上潮流” 之间找平衡,是宝马接下来的课题。
最后/
一枚车标
见证宝马的“变与不变”
细细想来,宝马这次换标,是“变” 与 “不变” 的平衡:
变的是设计细节、战略方向—— 从燃油车到电动车,从高冷豪华到互动伙伴;
不变的是经典基因、驾驶初心—— 蓝白圈里的 “驾驶乐趣”,从未改变。
当哑光蓝白标出现在 iX3 前脸时,它不只是一个标识,更是宝马的 “宣言”:电动化不是妥协,而是对驾驶乐趣的 “新诠释”;数字化不是噱头,而是让用户更懂车的 “新方式”。
对我们来说,看品牌换标不只是“看热闹”,更是 “看趋势”—— 从宝马的调整里,能看到未来汽车的方向:更环保、更智能、更懂用户。
最后想问问你:你觉得宝马新车标好看吗?如果换车,会因为这枚新标,更倾向选宝马电动车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如果觉得这篇内容有用,别忘了点赞 + 转发,给身边想了解宝马换标的朋友看看~)
私信“VI设计”即享专业服务
想了解更多
点击下图加入社群👇
#主刘晨语 #logo设计 #VI设计 #你好早安
👍往期推荐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