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车咋个开得久,还能用得顺,每个地方都流传种种说法。小区门口有个老陈,买桑塔纳十年了,一点毛病都没有,他逢人便吹:“新买的车,首保真的是关键,后头合成机油比矿物的好,别省这几十块。”我也是听他这些话,后来换车直接找售后让师傅推荐全合成。
师傅一边喝茶,一边跟我讲,“机油滤跟发动机油早换点没坏处,空气滤芯最多两年最迟得换,空气脏了进发动机,烧机油烧钱。”我也不是信哪张嘴,自己查过,这玩意儿换得勤,气门室盖都干净。群里有车友嫌钱,三年还没换过空气滤芯,结果上次年检尾气都不过,折腾半天才搞定。
不过有些说法没那么靠谱。去年冬天我热车,邻居王哥就在旁边抽烟:“你别傻站着,十几秒就够了,慢慢开别猛踩。”我之前总觉得,早上冷车就得怠速五分钟。后来找技师聊才明白,发动机冷启动时,机油真没爬上去,怠速太久反倒积碳多。师傅常操心,“你看你这发动机舱积碳,八成是长期怠速等,没必要。”
我那辆老凯美瑞有个冷门配置,座椅加热一到冬天不可或缺。车友群里分享,说这功能其实省油,屁股一热人就不那么开空调了。还有个方向盘加热,南方不太用得上,北方冬天谁用谁知道。要说清理积碳,偶尔带车上高速,拉到3500转跑个把小时,师傅说排气系统也顺便畅快了,三元催化器不会被堵。
买新车时销售顺嘴一提,别天天看AT变速箱踩得猛,市区容易费油。CVT呢,开出租的师傅老提,暴力起步、加速爬坡,会把钢带磨出毛病。双离合,咱隔壁那辆福克斯据说两年不到离合器片烤糊了,劲儿太大。还有些人停地不规矩,斜坡一停十来天,车架和底盘轻微变形,回收二手车价格直接砍一截,这都是听修理铺小哥提的。
去年秋天大保养,我让师傅都换了,火花塞、汽油滤芯,顺便检查变速箱油。“省得等这儿等那儿,五六万公里换一次最保险,”他总念叨。有些东西,比如电动调节座椅,虽然没坏过,可师傅暗示这玩意儿一旦进水烧了电机,维修麻烦还贵。群友还传说,老别克有配置防爆胎,开到乡下坑洼路面不怕扎,但修补一次要几百。不碰最好。
关于方向盘,师傅优优哉哉讲的,“长期停车方向盘歪着,会损伤转向柱,轮胎也吃亏。”有车友就是没注意,换胎频率比别人多一倍,异响一堆。
记得上个月车友聚会,老宋说起朋友新买的小众牌子斯柯达昕锐,说底盘扎实,走烂路很稳,可惜配置冷门,氙气灯不带透镜,夜路看得费劲。说到养护,他媳妇总把车停坡道顶端,结果有回拉手刹没挂住直接滑下来,幸好人没事,都当个段子讲。
平时跑高速不多,偶尔兜兜风,听说能顺带清积碳,发动机排气顺畅不少。可也有师傅摇头,“车老些还是别太猛跑,别让机油过热。”其实说到底,发动机、底盘、变速箱,啥车都离不开这三样,保护好了,别的配件也不会太娇气。交通规矩嘛,邻里都互相提醒,一年下来没啥大事故,偶有擦碰也不至于大出血。
要问这些小细节靠不靠谱,估摸得看自己用车习惯。老张的老帕萨特换过主刹车泵,修理费都快赶上新车年检。还有,工地上开皮卡的师傅讲,“别天天尾门开着装重货,悬挂吃不消。”这些年车圈八卦不少,谁说得准呢。
反正我家那辆用了十二年,偶尔周末拿去郊区土路怼一怼,底盘擦点泥巴,回家还是花半小时洗干净。过年那阵子乱七八糟的养护小故事,车友群里蹦出来一大堆。最近有人说老车转手二手市场,配置是多是少都不值钱,真正值钱的还是整车状态,谁保养得细致谁捡便宜。
师傅跟我调侃,“有钱就勤快换,没钱就慢慢跑,别瞎折腾车。”春天来了,想起去年雨后泥路,一脚油门轰飞泥点子,还是有点意思。至于那些养车的老理儿新八卦,明天回修理铺再打听两句,算是养护圈里的日常小插曲。
全部评论 (0)